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目的观察腔内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带膜支架植入治疗结直肠低位吻合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 7例因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结直肠低位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瘘 ,依赖骶前引流管行双套管冲洗 5~ 7天后 ,使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带膜支架植入肠腔封堵瘘口 ,2~ 3周后去除支架。结果 7例吻合口瘘封堵均成功 ,封堵后肠瘘现象即刻消除 ,2~ 3天后骶前引流管内坏死组织基本消失 ,2~ 3周去除支架时吻合口瘘均愈合良好。结论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带膜支架植入治疗结直肠低位吻合后吻合口瘘效果确切 ,明显缩短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脑室扩大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单一脑室或多脑室扩大的症候群,由于引起脑室扩大的病因较多,涉及各个年龄段人群,加之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给临床治疗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将我院收治的90例脑室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1月至2006年11月山  相似文献   
13.
1996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 2 2例急性心梗病人 ,其中 ,6例在急性期出现心脏骤停 ,经复苏后有 4例获得成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见表 1)表 1 急性心梗致心脏骤停复苏成功 4例临床资料病例顺号 性别 年龄(岁 ) 临床诊断心脏骤停时间 心脏骤停类型心脏骤停再复苏时间 (s)自主心律恢复时间 (min)电复律能量 (w/s)1男 65急性前间壁心梗 1 996 - 0 2 - 0 71 6∶30室速 (扭转型 ) 2 0 30 2 50 / 2 502女 57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1 998- 0 3 - 1 4 1 4∶2 0室颤 35 35 30 03男 53急性广泛前壁心梗 2 0 0 0 - 0 5 - 1 4 1 7∶0 3室颤 2 0 1 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mil-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诊治的结直肠癌、癌旁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病理标本,作为A组、B组和C组的研究对象,每组各6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im-1蛋白表达,并分析Bim-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与B,C组相比,A组Bim-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与中高分化腺癌相比,低分化腺癌中Bim-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与Dukes B期相比,Dukes C期标本中Bim-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与无淋巴结转移相比,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Bim-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 Bmil-1蛋白的异常表达能够反应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CS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D-二聚体及脂蛋白(a)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78例ACS组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UAP组42例;AMI组36例),5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D-二聚体及脂蛋白(a)浓度。结果血清胆红素、D-二聚体及脂蛋白(a)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急性期粥样斑块破裂、新鲜血形成,三者浓度显著升高,结论其变化与斑块活动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对ACS发生的预测、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我院行急诊腹腔镜检查及其手术治疗的6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61例患者采用进一步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为89.7%,1例术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采用腹腔镜对急腹症早期进行检查,通过了解腹腔内各部位脏器的损伤程度及范围采取准确的治疗措施,这样既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减少,还可使患者及早的脱离危险期,减轻患者痛苦,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5%左右,其中近70%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1]。近来,同步放化疗是不能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2]。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采用含铂两药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根治术后介入导管动脉化疗对肝转移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动脉化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肝转移的作用。方法治疗组56例直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动脉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靶血管为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5-Fu+DDP+MMC,治疗后观察其5年的肝转移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5年内出现肝转移8例(14.3%)。死亡16例,5年存活率71.4%;对照组肝转移9例(20.5%),死亡17例,5年存活率61.4%,两组的肝转移发生率和5年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直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动脉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提高其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国产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CHF患者,停用血管扩张剂,给予口服厄贝沙坦75~225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血压、心胸比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下降(P<0.05、<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1),心功能改善1~2级。药物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国产厄贝沙坦治疗CHF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