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对犬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MC)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5条家犬两侧股骨中段横型载骨,左侧以SMC内固定(SMC组),右侧以加压接骨钢反(CP组)内固定,术后1、2、4、8、12周行X线摄片、三点折弯测试、骨组织形态测量观察。结果:X线显示在SMC组术后4周骨折愈合,CP组在8周,SMC组愈合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外骨痂及骨质疏松,骨折后4、8、12周,SMC组骨痂内骨生成量、截骨处骨皮质厚度和固定段骨力学强度均高于CP组(P<0.05)。结论:与CP比较,SMC内固定可对骨折起到有效内固定和持续加压作用,使骨愈合时间缩短,提高了固定段骨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明确天鹅记忆接骨器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加压力值,为术后功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阐明其临床康复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光测弹性力学技术,将天鹅接骨器特有的加压枝的动态记忆应力冻结在环氧树脂板材中,测定天鹅接骨器动态记忆加压肱骨于解剖位的生物力学值。结果天鹅接骨器纵向持续动态加压力为163.88N。结论天鹅接骨器特有的持续加压力,保证了早日去除外固定后可接受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康复。  相似文献   
93.
正1病史资料27岁男性患者,驾驶摩托车摔伤致右肘、腕疼痛,活动受限2h后就诊。患者骑车时跌倒,右手掌撑地,当即感右前臂疼痛,右腕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指端麻木,指端各手指活动正常,血运正常。入我院后立即查X线片,显示"桡骨头向前脱位,同侧下尺桡脱位(尺骨头向背侧脱位),尺骨茎突撕脱骨折"。急诊给予手法复位,先在牵引下纠正,再次行右肘、腕关节X线片,发现未能复位(见图1),建议患者住院进行手术治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伤后送老年伤员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地震后我院收治的14例老年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救治方法。结果:经过4—8周的处理,14例老年伤员均获得有效治疗。所有伤员预后良好,无麻醉及手术并发症,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肺栓塞、褥疮、脑卒中等并发症,出院时合并的内科疾患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状况良好,营养状况明显好转。结论:对老年伤员的伤情与全身状态评估,小组方式的治疗护理与康复,积极营养支持,根据伤情积极对症处理,辅以必要的心理干预,是提高老年地震伤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索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6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4例,C2型7例,C3型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断端复位后以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内固定,辅助使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加压螺钉。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26.5个月。肱骨髁部骨折在术后平均3.8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骨折端移位、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畸形愈合及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参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6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持骨稳定,可在骨块间提供持续纵向压应力,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4例进行分析,男19例,女15例。根据Weber-AO分类:B型28例,C型6例。应用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对34例Weber-AO分型的B型及C型踝关节骨折,采用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以避免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对同时伴有后踝骨折的病例,同时一个切口对腓骨及后踝进行固定。结果:随访时间1.2~3.2年,平均1.8年。34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8.2%。结论:腓骨后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避免了螺钉对关节面的损伤,增加了螺钉的把持力,并可一个切口同时完成外踝及后踝骨折的治疗,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
锁定接骨板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后骨不连,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之一。我们自2004年11月~2006年3月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21例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疗效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
髌骨骨折术后发生创伤性骨髓炎,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容易转变成慢性骨髓炎,被迫行全髌切除术来阻止感染扩散,最终导致残疾,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2001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镍钛聚髌器结合闭式滴注引流Ⅰ期治疗髌骨创伤性骨髓炎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股骨髁上骨不连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larscrew, DCS)加自体髂骨移植技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8例股骨髁上骨不连,内固定采用DCS,对严重骨质疏松或骨不连靠近关节面的患者加用髁支持钢板头部;植骨采用自体髂骨,骨移植形式为骨块与碎骨条相结合。术后短期采用术后连续被动活动(CPM)锻炼膝关节功能,持续1年的长期被动与主动锻炼。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34个月。 结果 所有患者骨不连均治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5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从平均73°(5°~135°)增加至平均97°(30°~135°)。13例疗效优良, 4例满意, 1例差。 结论 采用具有坚强固定及断端加压作用的DCS,必要时加用多孔髁部固定钢板,结合有效的自体髂骨植骨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长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髁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采用记忆合金弓齿钉固定治疗的24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9~71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Lauge-Hansen分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按照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获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2周。术后AOFAS评分为(87.50±13.16)分。1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临床疗效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记忆合金弓齿钉处理踝关节骨折并发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不仅能保留踝关节及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活动,且负重前无须常规取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