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75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119篇 |
综合类 | 91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天鹅型记忆接骨器(swan-like memory compressive connector,SMC)应用于肱骨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通过轴向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扭转试验三种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建模,对比分析肱骨中段骨折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和8孔钢板治疗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轴向拉伸试验得出载荷-应变曲线及拉伸强度,加载1000N时的SMC与钢板固定的强度分别为2.21MPa和2.35MPa,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位移与刚度得出载荷-位移曲线及轴向刚度,加载1000N时的SMC与钢板固定的轴向刚度分别为465N/mm和424N/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试验得出弯矩-挠度曲线及弯曲刚度,弯矩在5N·m时SMC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的刚度分别为18.59N·cm/(°)和17.84N·c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试验得出扭矩-扭角曲线及扭转刚度,SMC固定组与钢板固定组在最大扭矩下的扭转刚度分别为302.11N·cm/(°)和287.07N·c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固定的稳定性接近钢板组。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背景:骨科虚拟手术计划有助于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精确性。
目的:探索计算机术前模拟手术技术在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13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影像扫描,将其DICOM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中Mimics软件,使用分割方法,于内固定前建立计算机模拟手术过程。
结果与结论:骨块分割出来和提取关节表面模型的平均时间为45 min(30~70 min),操作者可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时间平均为28 min(16~45 min)。计划13例手术入路,最终12例完全采用,12例完全采用了模拟手术固定方法,1例部分采用了计划固定方法;螺钉数与术前计划一致的有10例患者,螺钉长度与术前计划一致的有8例,固定钢板与术前计划一致的11例。随访CT显示关节面解剖复位6例(46%),7例(54%)满意,没有螺钉穿入关节腔。说明通过计算机术前模拟手术,可以制定准确的手术方案,为指导实际手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自体薄中厚网状皮修复肿瘤截肢术后难治性创面的效果。方法对10例下肢肿瘤截肢术后存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有效清创,然后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7~14d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薄中厚皮拉网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 9例患者创腔彻底封闭,创面肉芽新鲜红润,移植网状皮片后创面修复。另1例患者行网状皮移植后,仍有约0.4%TBSA残余创面,继续换药12d后创面基本修复。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自体薄中厚网状皮成活能力强,引流好,对创面基底要求不高,覆盖创面后能较好较快地修复肿瘤截肢术后难治性创面。 相似文献
34.
急诊微创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脱位3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300例单踝、双踝或三踝骨折部位和类型,急诊微创操作,解剖复位,钢丝张力带和拉力螺钉单独或组合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281例,未出现感染、畸形、骨不连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远期随访269例,除3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其他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急诊微创内固定治疗踝部骨折脱位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复位好、固定牢、锻炼早、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疗效,关节功能恢复快而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12例髌骨骨折后髌骨增大患临床表现,探讨大髌骨现象形成原因和预防。方法:观察1992~2001年问,12例骨折后髌骨增大患的骨折固定方式、临床表现和双侧X线片对比情况。结果:骨折后形成大髌骨,原固定方法分别为石膏、钢丝或丝线环扎、张力带或改良张力带固定等。患有膝关节酸痛、股四头肌乏力和伸膝困难等症状。体检和x线发现患侧髌骨较健侧增大,部分X线片显示有髌股关节退变。结论:大髌骨无特异性症状。根据体检和X线片发现患侧髌骨较健侧增大即可诊断大髌骨。不能很好掌握传统固定方式,或传统固定方式本身具有缺陷是产生大髌骨的主要原因。提高手术技巧,选择镍钛聚髌器等适当固定方式可预防大髌骨。 相似文献
36.
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肱骨头解剖颈至外科颈及肱骨近端干段骨折、骨不连的内固定新技术。方法 根据生物记忆材料镍钛合金性能与肱骨近端解剖生理特征,研制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proximal humerus memory connector,PHMC),并临床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共22例。患者平均年龄41.7岁,平均随访18.5个月。结果 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骨不连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骨愈合形式均呈骨板样骨替代,未见无序骨痂出现。PHMC术后弃用外固定,创伤反应期(7~12d)后,进行主动渐进性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按Michael Reese评分,平均88.5分。结论 PHMC能有效治疗肱骨解剖颈始至肱骨近端的各类型骨折与骨不连,亦为减少该部的假体关节置换探索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37.
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68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经带锁髓内钉治疗,13例股骨远端骨折骨不连实施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治疗同时行自体髂骨髓腔内外植骨术。结果:81例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68例股骨干骨不连治疗后,有5例出现主钉或锁钉折断,经再次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愈,其余患者不连端全部愈合;13例股骨远端骨不连经DCS内固定术后全部愈合。81例平均愈合时间为6.5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综合指标评定疗效,本组优54例,良21例,差6例,优良率92.6%。结论:股骨骨折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内收肌群的生物力学因素导致内固定失败造成;股骨干骨折及骨不连手术内固定应以髓内固定为主,股骨髁部骨折及不连接应选用坚强的DCS系统。 相似文献
38.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以上区域的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1%~51%,全身骨折的1.4%,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因骨质疏松基础上的摔伤所致[1-2]。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老年人来讲,长期卧床可能出现以肺部为主的并发症,导致死亡风险可能要高于手术治疗;另外一个就是髓外固定为主到髓内固定为主。因后者可以微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比研究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6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NiTi-PC)固定,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1(39.4±9.9)岁,其中摔伤19例,交通伤9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75(33.1±7.8)h;B组30例采用张力带加环扎固定,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6(38.6±10.2)岁,其中摔伤17例,交通伤12例,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91(34.5±9.1) 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按照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A组30例(28.6±4.7)分,其中优26例,良4例;B组30例(25.5±4.4)分,其中优20例,良8例,差2例;两组Bostman总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明显优于B组。B组有1例出现克氏针退针,2例关节僵硬,3例出现内固定激惹。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术后能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高龄肱骨近端骨折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6~81岁,平均71岁。受伤原因:摔伤9例,车祸伤7例,重物砸伤1例。右侧12例,左侧5例。按Neer分型:Ⅲ型9例,Ⅳ型8例。均采用PHILOS钢板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健侧患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3.5个月,平均3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骨不连、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患侧评分75~95分,平均(86.50±10.50)分。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PHILOS钢板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植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适用于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