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比较上海版传统眼保健操和北京改良版眼保健操防控学生近视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防治学生近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学校三年级6个班级1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上海版对照组、上海版督导组、北京版督导组进入试验观察,观察期为1.5a.3组均于基线和终期进行视力检查和散瞳验光.结果 3组学生近视新发率为:上海版对照组15.6%,上海版督导组15.0%,北京版督导组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P=0.19);散瞳屈光度变化均值3组依次为:上海版对照组(0.64±0.65)D,上海版督导组(0.75±0.65)D,北京版督导组(0.75±0.7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P=0.64).结论 2种眼保健操防控近视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加强做操过程督导对提高眼保健操作用的效果不明显.应尽快研讨、补充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胃瘫(gastroparesis)是一类在排除胃器质性梗阻性疾病后,由于胃动力不足、胃底调节受损、运动节律异常导致胃排空延迟的疾病,又称胃无力症、胃麻痹。主要症状为餐后饱腹感、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等,远期症状主要是营养不良。胃瘫的人群发病率不详,小样本量的研究得出男性和女性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4/10万和9.8/10万[1]。难治性胃瘫(refractory gastroparesis,RGP)通常指伴有严重、反复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经促动力药、止吐药常规治疗无效,过去1年中因胃瘫症状住院2次以上且胃瘫主要症状指数(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s index,GCSI)>2.3分的一类胃瘫,需长时间肠外营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临床上,胃瘫常见病因有特发性胃瘫(36%)、糖尿病性胃瘫(29%)、术后胃瘫(13%,包括外科手术后、意外或人为的迷走神经损伤等导致的胃瘫)[2-3]。近年来,胃瘫所占的住院率逐年上升,有研究报道2004年胃瘫住院率比1995年增加158%[4],然而胃瘫的治疗方法却很有限,且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尤其是RGP仍是当前胃肠病学领域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本文就目前新兴的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peroral pyloromyotomy 或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P/G-POEM)治疗RGP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行CRRT(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CRRT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24 h CRRT机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波动差值;对比两组患者体外血管通路通畅率、24 h内抗凝治疗有效率、24 h肌酐差、尿素氮差及生命体征变化;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PV差值、PA差值、TMP差值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CRRT治疗24h内抗凝有效率(74.29%)较对照组(37.14%)高,体外血管通路通畅率(57.14%)较对照组(28.57%)高;观察组24 h内体温、呼吸、尿素氮、肌酐差值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1.43%)较对照组(74.29%)高,均P<0.05.结论 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期间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可保证体外循环正常进行,提高体外循环通路通畅率,有利于维持较稳定的生命体征,提高护理满意率,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WIF1-1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同源的癌旁组织样本中lncRNA WIF1-1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WIF1-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lncRNA WIF1-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临床分期之间呈负相关。对预后资料分析发现:lncRNA WIF1-1表达水平较低的食管鳞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均较短。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WIF1-1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WIF1-1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其表达量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