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对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高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连续救治的8例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分别于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前,手术后和病情稳定时,对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energyexpenditure,REE)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进行监测。结果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后REE水平[(307.7±31.3)kJ·h  相似文献   
52.
DM植入SD大鼠皮下后未引发免疫排斥.术后3周,PADM与创面黏附牢固,不易从创面揭离;术后24周仍然可见其结构;早期PADM被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时间延长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并出现新生的毛细血管,胶原纤维逐渐排列规则、致密.结论 高渗盐水/氢氧化钠方法 制备PADM过程简单,所得真皮基质无细胞毒性,生物安全性高,在体内可作为真皮支架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3.
自体微粒皮移植减轻中厚供皮区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有效控制供皮区皮肤瘢痕的新方法。方法:将中厚皮供区创面分成两个区域,一处移植微粒皮,另一处覆盖油纱,观察中厚皮供区愈合后的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无论从瘢痕的充血、质地、隆起及瘙痒程度四方面,还是从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的镜下特点看,微粒组均优于油纱组。结论:自体微粒皮移植能有效减轻中厚皮供区的瘢痕形成。不仅适合于中厚皮供区,还适合于深Ⅱ度烧伤削痂后创面。  相似文献   
54.
依据临床指标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施行休克期切痂植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依据临床指标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施行休克期切痂植皮的可行性。方法对3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在无 Swan-Ganz 导管监测条件下,当获得下述临床标准时开始施行休克期切痂:①尿量80~100ml/h;②意识清楚;③口渴明显减轻;④无消化道症状;⑤心率100~110次/min;⑥呼吸平稳,20~24次/min;⑦血红蛋白≤150g/L,红细胞压积≤0.5。与另32例非休克期切痂组病人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脓毒症、MODS 的发生率和炎性介质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结果 33例休克期切痂病人术后病情均稳定,脓毒症的发生率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34.4%:56.3%),MODS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较非休克期切痂组为低,血浆 LPS、TNF、IL-6、IL-8水平显著低于非休克期切痂组。结论依据临床指标指导休克期切痂,安全可靠,可减少脓毒症和 MODS 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他莫昔芬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96只新西兰长耳兔共576个耳创面随机分为实验A、B、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创面144个,实验A、B、C组分别外涂不同浓度(0.5%,1%,2%)的他莫昔芬软膏,D组则涂以空白软膏,分别于术后30、60、90 d切取增生的瘢痕组织,测量瘢痕厚度、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及瘢痕组织中TGFβ2 含量变化.结果 ①30 d时,A、D组与B、C组瘢痕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B组<C组;成纤维细胞密度与TGF-β2 含量则相反,A、D组>B组>C组(P<0.05).② 60、90 d时,4组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密度及TGF-β2 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TGF-β2含量60 d时分别为:(43.97±3.63)μg/L、(41.92±3.91)μg/L、(36.69±4.15)μg/L、(54.90±4.71)μg/L,90 d时分别为:(45.69 ±2.63)μg//L、(40.43±3.87)μg/L、(38.76±3.24)μg//L、(52.59±4.92)μg/L;成纤维细胞密度60 d时A、B、C、D组分别为:(4 392.07±327.84)个/mm2、(4 208.57±329.76)个/mm2、(4 033.44±427.91)个/mm2、(4 863.03±387.98)个/mm2,90 d时分别为:(4 418.41 ±432.52)个/mm2、(4 077.65 ±386.70)个/mm2、(3 844.53 ±354.29)个/mm2、(4 838.64±390.52)个/mm2,D组>A组>B组>C组(P<0.05).结论 外用他莫昔芬可降低TGF-β2,减少成纤维细胞数目,引起瘢痕萎缩,从而防治瘢痕增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amoxifen ointment on the fibroblasts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2) of hypertrophic scar at rabbit ears, so a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with Tamoxifen. Methods The hypertrophic scar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96 New Zealand rabbits' ears. The wound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 B, C and D) , with 144 wounds in each group.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amoxifen ointment(0. 5% ,1% ,2% ) was topically administered in groups A, B and C respectively, and blank ointment in group D. On postoperative (54. 90 ±4. 71) μg/L, respectively, on 60th day; and (45. 69 ±2.63) μg/L, (40. 43 ±3.87) μg/L, (38. 76 ±3. 24) μg/L, (52. 59 ±4. 92) μg/L, respectively, on 90th day. The fibroblasts density of scar in groups A, B, C, D was (4 392. 07 ± 327. 84 ) point/mm2, ( 4 208. 57 ± 329. 76 ) point/mm2, (4 033.44 ±427.91) point/mm2, (4 863.03 ±387.98) point/mm2, respectively, on 60 th day; and (4 418. 41 ±432. 52) point/mm2, (4 077. 65 ±386. 70) point/mm2, (3 844. 53 ±354. 29) point/mm2,(4 838.64 ±390.52) point/mm2, respectively, on 90th day. The content of TGF-β2 and fibroblasts density of scar were lined up as group D > group A > group B > group C ( P < 0. 05 ) . Conclusions Topical Tamoxifen'can reduce the content of TGF-β2 and fibroblast, decrease fibroblasts dens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 at rabbit ears. It offers a new 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hypertrophic scar.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含有成纤维细胞(Fb)-胶原-猪去细胞真皮基质(PADM)的活性真皮基质。研究培养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分泌情况。方法将Fb与胶原混合种植于PADM的表面,收集第2、4、6、8、10d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TGF-β1、bFGF的含量。结果Fb在胶原内结构完整,与PADM形成复合真皮基质。TGF-β1和bFGF浓度培养第4天与第2天比较显著上升(P〈0.01),并达到稳定水平。结论Fb-胶原-PADM真皮替代物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的真皮支架。  相似文献   
57.
定量PCR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创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技术,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在增生性瘢痕中,FN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增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在创伤修复失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 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 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 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1 病例介绍  男 ,30岁。于 1998年 12月右腕及前臂遭受 6 6万V接触性电烧伤 ,引起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 ,于当地医院早期扩创腹部皮瓣覆盖。 1999年 7月因右手功能障碍来我院治疗。检查 :右腕及前臂掌侧皮瓣肿厚 ,14指掌侧感觉丧失 ,小指掌侧感觉迟钝 ,拇指内收 ,2 4掌指关节背屈、指间关节屈曲 ,大小鱼际肌群及骨间肌萎缩 ,手指伸屈活动受限。在行皮瓣去脂修薄同时 ,进行屈指肌腱粘连松解 (屈指浅肌腱腕部缺如 ,手掌部分予剥离去除 )、腓肠神经移植 (12 0cm)正中神经修补、尺神经松解术。 2 0 0 0年 1月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在颜面以外的部位寻找合适的供皮瓣区修复鼻尖、鼻小柱缺损。方法采用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皮支皮瓣两种手术方法,修复7例鼻尖、鼻小柱缺损。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通过1~4年的随访,外形良好,皮瓣色泽、质地和周围正常皮肤十分接近。结论采用示指固有动脉指背皮瓣和前臂逆行桡动脉细小皮支皮瓣修复鼻尖、鼻小柱畸形,避免了在颜面部遗留明显的继发畸形,后期多无需去脂,较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