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2.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的质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采用质谱技术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 (SDNP)的分子结构。 方法 将纯化后保持活性的SDNP ,用TPCK 胰蛋白酶酶解 ,行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测定肽质量指纹质谱 ,以及碎片结构分析测序列 ,然后在相应的质谱数据库中检索。 结果  (1)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测得完整样品中SDNP的分子量 ;(2 )同时测得酶解样品中几十个肽段的质谱图 ,各肽段的分子量亦相应测出 ,检测8个肽段参数 ,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 Fit检索未发现有蛋白 10 0 %吻合 ,Hypotheticalprotein有 5个肽段符合 (吻合率 62 % ) ;(3 )取酶解质谱中的 2 3 0 5Da片段经质谱碎片分析得到若干碎片离子类型图谱 ,从获得的参数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 Tag检索得出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 结论 通过质谱检测 ,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6× 10 3 ,部分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为EPVKKVTNSRRAKP TKPNGHIAN。  相似文献   
83.
目的:总结和介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整形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皮肤组织扩张术的方法,扩充有头发的头皮组织,切除秃发区的瘢痕,用推进或旋转方式修复瘢痕性秃发共32例,秃发瘢痕的面积均超过100cm~2,其中秃发面积最大23×15cm和22cm×12cm。结果:全部病例均能消除秃发的瘢痕,术后随访1~2年,头发生长良好。结论:组织扩张术是整复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首选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5.
以节段性肌肉移植为目的的股薄肌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股薄肌的主次血管蒂进行显微解剖,为节段性移植提供参考。方法解剖40例福尔马林保存的股薄肌标本,采用一种比例测量法,解剖及测量动脉蒂以及神经和血管的伴行关系。通过将每1例标本营养血管的位置比例化,总结肌肉动脉及神经分布的规律。结果股薄肌有4条动脉供血,其中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肌支和股动脉肌支是恒定出现的两条营养动脉,管径粗大、长度充分,适于游离移植。它们分别在距肌肉近端1/5与距肌肉后缘2/3相交的位置、和距肌肉近端1/2与距肌肉后缘1/2相交的位置进入肌肉,95%的神经和血管伴行。结论股薄肌可以凭借主要营养动脉分支为蒂纵行游离移植,或分别以主次营养动脉为蒂横行游离移植。  相似文献   
86.
臂丛后根脊髓入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应用后根入区破坏法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提供基础。方法:在20例成年人尸体上充分暴露C5~T1脊髓节段和相应神经后根区需切除椎板的长度和宽度,测量各神经根根丝的数目、与脊髓的角度和相应各脊髓节段前正中沟至后外侧沟的距离,各脊髓节段的定位和相应神经后根区的精细定位。取下脊髓,在显微镜下测量各节段脊髓后脚在横截面上的长度、宽度和后角纵轴与脊髓矢状面的夹角,确定术中需要损伤后根区的范围和角度。结果:切除C4~C7的脊突和椎板可暴露C5~T1神经后根。C5~T1各神经后根的根丝平均为7.76条,C6的后根根丝最多。各神经后根最下缘的根丝与脊髓纵轴的夹角从C5的65.6°逐渐变小到T1的19.8°。脊髓后外侧沟(神经后根根丝进入脊髓处)到后正中沟的距离平均为2.95 mm。脊髓后脚底至后外侧沟的长度平均为3.47 mm,宽度平均为1.35 mm。后脚的纵轴与脊髓矢状面的夹角平均为35.9°,自C5至T1逐渐变小。结论:(1)用破坏臂丛脊髓后根入区的方法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疼痛需切除C4~C7的棘突和椎板;(2)损伤时器械应与脊髓矢状面大约成30°~40°角;(3)在横截面上损伤的宽度不能超过1.2 mm,损伤的深度不能超过3.1 mm。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微孔引流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治疗腋臭中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研究组为选择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微孔引流治疗患者,共51例;对照组为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及胶片引流治疗患者,共58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研究组切口哆开及表皮坏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腋窝皮下大汗腺切除术及微孔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效果可靠,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显微操作下行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378例,统计早期失用率并对手术前后平均收缩压、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中早期失用24例,失用率为6.35%.红细胞计数及HCT、血小板计数等对内瘘通畅无影响:平均收缩压低于140 mmHg水平对早期通畅影响较大.结论 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早期疗效较好,其早期疗效与平均收缩压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面瘫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相关学者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很多治疗面瘫的新方法、新理论,应用这些方法可使面瘫患者表情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动力性肌肉游离移植重建表情肌功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肌肉采用不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的效果不同,不同的肌肉采用相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亦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对肌肉、面神经供支、手术方式三者综合考虑动力性治疗面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