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肾下腹主动脉瘤切除重建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IL-6水平的变化.方法 10例接受肾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切除重建术和10例接受其他开腹大手术的患者,分别在全身麻醉诱导后以及术后6、12、24和48 h抽取上肢静脉血标本,低温离心后取上清冻存,以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IL-6水平.结果 与诱导后测得的血浆IL-6基础值相比,AAA手术组患者术后6h即有血浆IL-6水平的显著升高,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变化在术后12h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回落,在术后48h回落到基础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所测得的血浆IL-6水平与该组诱导后所测得的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下AAA切除重建术患者术后血浆IL-6水平显著升高,与阻断-开放腹主动脉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CEA的麻醉管理.其中男25例,女1例,平均年龄(68.3±13.2)岁.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颈动脉阻断期间,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将血压维持在较基础值高10%~20%的水平.平均阻断时间为(24.4±7.1) min,苏醒时间(7.1±2.2) min.术后除1例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外(经处理后痊愈),没有1例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可安全用于CEA术.  相似文献   
2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导致严重多发伤"急诊在全麻下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右股静脉破裂修补、右骶髂关节脱位复位内固定、左右耻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剖腹探查、直肠造瘘、膀胱造瘘、会阴裂伤修补、双臀撕脱组织清创引流、异体皮覆盖术",术前曾有心搏骤停史,CPR成功后转入手术室抢救.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行右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置管,此时BP 45/20 mmHg(1 mmHg=0.133 kPa),HR 140次/min,SpO2测不出.罗库溴铵50 mg、去甲肾上腺素50 μg静推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术中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HR、ECG、SpO2、PetCO2、CVP、尿量和鼻咽温,定期复查动脉血气,采用输血加温和加压装置.1:30手术开始,11:30手术结束,液体总入量33 350 ml(其中红细胞悬液12 400 ml、血浆8 000 ml、晶体10 000 ml、胶体2 500 ml、血小板19单位、冷沉淀16单位、5%碳酸氢钠350 ml),总出量24 000 ml(其中出血18 000 ml,尿量6 000 ml).术中循环波动剧烈,依靠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术毕,BP在多巴胺维持下90~100/45~50 mmHg,心率110~120次/min,带管回ICU.入ICU后,继续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予输血、抗感染、抗炎、利尿、护胃、TPN等支持治疗.48 h后呼吸循环稳定,拔除气管导管.3 d后出现肾功能衰竭,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7 d后肾功能逐渐恢复,13 d后转出ICU,回普通病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明确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difference of carbon dioxide,Pcv-aCO2)和中心静脉-动脉乳酸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central venous and arterial lactate,Dcv aLac)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 Lewi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两组患者的全麻诱导基本一致,术中维持相同的麻醉深度,术后G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IA),GE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cvO2等。患者入室后(T1)、关腹前(T2)、关胸前(T3)以及出麻醉后监控室(postanethesia care unit,PACU)前(T4)4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cv aCO2、Dcv aLac。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POD1)和第2天(POD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A组相比,GE组术中HR、MAP显著下降(P <0.05),但其波动仍在正常范围内。在T4时间点,GE组ScvO2显著高于GA组(P<0.05),而其余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血气分析结果显示,T2、T3、T4时间点上,GE组患者Pcv aCO2、Dcv aLac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GE组也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够提高ScvO2,显著降低Pcv aCO2和Dcv aLac,从而改善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5.
我院于 2 0 0 2年开展 2例常温下肝门阻断行肝脏手术 ,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例 1 ,男 ,3 5岁 ,多发性肝内、肝外胆管结石拟行肝左叶切除、胆管结石取出、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ASAⅠ级 ,肝脏child评分A级。实验室检查 :RBC 4.1× 1 0 12 L ,Hb 1 40g L ,Hct 0 .3 97,ECG及电解质正常。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1 0 0mg,阿托品 0 .5mg。面罩吸氧 4L min ,T7~ 8穿刺置管 ,注入 1 .6%的盐酸利多卡因 4ml无异常后 ,以 1 .73 %的碳酸利多卡因 8ml为麻醉初始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 11,辅以氟芬合剂1 2静注。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电子衰弱指数(electronic frailty index,eFI)在预测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预后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4 7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eFI将患者分为健康组(eFI=0)、轻度衰弱组(0相似文献   
27.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早期预测脓毒症大鼠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基于HP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构建脓毒症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根据6 d生存状况,45只CLP大鼠分为生存组(n=23)和死亡组(n:22).术后12 h断尾法采集CLP组和假手术组(n=25)大鼠外周血0.5mL,静置、离心后收集血清.采用HPLC/MS分析大鼠血清代谢特征,进而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RBFNN)构建脓毒症的预后判别模型.结果 主成分分析(PCA)可完全区分三组大鼠的生理特征.8个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代谢物被结构性鉴定,它们是棕榈油酸、棕榈酸、亚麻酸、亚油酸、软脂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醇。采用RBFNN构建的模型预测效能优于k-最近邻算法,其敏感性为(96.1±3.6)%,特异性为(91.0±4.3)%.结论 脓毒症后,脂肪酸代谢明显异常,基于HP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可全面了解脂肪酸代谢的变化规律,采用所有代谢信息构建的模型可早期、快速、有效地预测脓毒症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分级预防策略.方法 术前按PONV危险因素的多少,将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划分为中危人群和高危人群,每组取200例,然后再随机分为OD组(恩丹西酮8 mg 地塞米松10mg)、O组(恩丹西酮8 mg)、D组(地塞米松10 mg)和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50例.常规诱导后采用丙泊酚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PetCO2维持在35~45 mmHg.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手术结束后给予恩丹西酮.观察术毕~术后24 h所有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用视觉评分量表(VAS)进行评分.结果 在中危人群中,药物治疗组PONV发生率及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药物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危人群中,OD组PONV发生率及其VAS评分均最低,单药物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最高(P<0.05).恩丹西酮治疗组(OD组和O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和C组(P<0.05).结论 对于PONV危险程度不同的人群应采取分级预防策略,中危人群宜单纯采用地塞米松来预防PONV,而对于高危人群则应联合应用恩丹西酮和地塞米松,同时应注意恩丹西酮可增加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川芎注射液中川芎嗪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川芎注射液中川芎嗪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方法以15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6)为电泳电解液,电压30kV(运行电流为25~30μA,检测波长280nm,内标为氨茶碱.结果川芎嗪迁移时间为2.70min,氨茶碱迁移时间为3.10min.川芎嗪含量在5.83~93.33μgm*l-1时,浓度与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特异性和重现性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结合代谢模型药物醋氨酚(acetaminophen, Ace)在健康人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累积排泄量。方法 6例健康志愿者空腹口服醋氨酚1.0 g后,定时收集唾液及24 h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ce、葡萄糖醛酸-Ace (GA) 和硫酸-Ace (SA) 含量。结果 唾液Ace t1/2为(2.50±0.29) h, CL为(10.3±1.6)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