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提高结肠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1993—2005年收治的11例结肠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例结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肿瘤位于横结肠5例(45.5%),盲升结肠4例(36.4%),乙状结肠2例(18.2%),均为单发。肿瘤最大直径2.5~6cm,平均4.1±1.3cm。10例(90.9%)患者手术前行纤维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肿块,活检病理结果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按结肠癌接受了相应的手术治疗。结论:结肠脂肪瘤诊断较为困难,CT是诊断结肠脂肪瘤正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仅需行局部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癌结节对初始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同期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5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同期切除的212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资料,分析癌结节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癌结节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癌结节的阳性率为43.9%(93/212),癌结节和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显著相关(P=0.044、0.001、0.035、<0.001),是低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癌结节阳性患者的OS和DFS明显低于癌结节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淋巴结阳性的135例患者中,癌结节阳性和阴性患者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癌结节阳性患者DFS更低(P=0.003);在淋巴结阴性的77例患者中,癌结节阳性患者的OS和DFS均显著低于癌结节阴性患者(P<0.001、0.010)。 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后患者,癌结节和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神经浸润显著相关,且预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3.
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创新性地整合了围手术期一系列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在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的手术病人中被证明具有良好效果,从而达到减少机体创伤应激反应,加快正常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但有些方面仍存在争议,如术前新辅助治疗的选择、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原发灶处理、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处理、微创治疗的选择以及肝外转移灶的处理等,这些争议的焦点是使更多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获得治愈希望。  相似文献   
55.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自2008年开始编写《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并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以期指导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达到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肝静脉-门静脉联合栓塞术(HVE+PVE)安全性、促进预留肝脏增生的能力及联合系统治疗用于初始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转化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例肝左、右叶多发初始不可切除CRLM病例经系统治疗后,病灶缩小,但剩余肝体积(FLR)不足,行HVE+PVE后转化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HVE+PVE后平均18.6 d,FLR从平均423.6 mL增生至561 mL,平均增长率32.8%;剩余肝体积(FLR)/标准肝体积(SLV)从平均33.5%增至43.8%,无并发症发生。HVE+PVE后平均23 d行右半肝+左肝部分切除术等,平均出血333.3 mL,未输血。术后无Clavien-DindoⅢ级以上并发症,无肝功能衰竭及90 d死亡。均获得R0切除。平均11.3 d出院。结论 HVE+PVE通过介入操作即可使FLR快速增生,具有操作简捷、创伤小、安全等优点。联合系统治疗可以增加初始不可切除CRLM的转化切除率。  相似文献   
57.
微创手术是当代外科的主流.结肠癌的腹腔镜手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 -2].对于直肠癌,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其根治效果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国际多中心ALaCaRT研究比较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根治性切除率,提示腹腔镜手术可能劣于开腹手术(82% vs.89%),劣势主要集中在环周切缘方面(93%...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肠内营养(EN)、膳食纤维(diet fiber)和重组生长激素(recombinant growth hormone,rGH)治疗极短肠大鼠,及对短肠大鼠结肠形态学代偿的促进作用。方法:制成切除80%-85%短肠大鼠动物模型,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并加用diet fiber和rGH。随机分成三组:肠内营养组(EN),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EF),肠内营养+膳食纤维 生长激素组(EFG),及正常大鼠对照组(CONT)。观察全身营养状况、结肠形态学、结肠上皮细胞DNA和倍体及结肠组织IGF-1和IGF-1受体mRNA含量。结果:术后第15天EFG组体重减轻明显好于EN组并于第21天体重大于术前。EFG组净氮平衡的改善明显好于EF和EN组,血浆蛋白EFG组明显高于EN组。各组间形态学差异非常显著,各实验组结肠黏膜细胞DNA含量和细胞活动周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EFG组最高。各实验组IGF-1mRNA含量比CONT组明显增高,EFG组最高;各实验组IGF-1受体mRNA含量比CONT组明显减低,以EFG组最低。结论:1.短肠综合征时大鼠结肠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和功能代偿。2.Diet fiber和rGH对短肠大鼠结肠形态学的代偿有明显促进作用,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家庭肠外营养(HPN)患者的代谢变化及并发症。方法:总结1例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并接受家庭肠外营养支持16年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代谢状态。结果: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5年后妊娠,产下1健康女婴,在16年中,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每根静脉导管的平均留置时间为240d,最长1根导管使用26个月,而且导管感染率仅为0.2次/年,但先后曾出现贫血,低锌血症及高铁等代谢异常,其脂质过氧化及DNA损害,尿中8-OH Gua值(66.8fmol/ug DNA)等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长期HPN患者可出现一系列代谢,感染等并发症,应积极防治导管的堵塞与感染,并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其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60.
达芬奇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低位前切除术,拖出切除吻合术等术式中均有应用。相较传统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更为精确、稳定、灵活,不仅保证手术安全和肿瘤根治,更有利于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机器人用于直肠癌手术同样需要注意患者选择,Trocar布置,机器人安装。机器人也有其特定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