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电针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治疗对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康复治疗,其中电针组42例,手术后1~3天起每日2次电针治疗,穴取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等;对照组30例,术后1~3天起每日2次功能锻炼,以各关节活动为主,未予电针治疗。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电针组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电针治疗对偏瘫患者恢复及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对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梗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利水方药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PO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SOD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活血利水法可通过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改善脑梗死术后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外泌体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差速离心法提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373和U87以及脑胶质细胞HEB所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结构,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将0.2μg/μL的外泌体和等体积PBS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孵育,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S)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SEP和MDS对53例患者(共57个颅内动脉瘤)手术进行术中监测,根据术中SEP和MDS的变化调整瘤夹。术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1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SEP持续变化。9例(17.0%)应用MDS协助定位动脉瘤或判断载瘤动脉走行,夹闭后3个(5.3%)瘤体内仍存在血流信号,调整瘤夹至无血流信号。6例(11.3%)夹闭后载瘤动脉狭窄,调整瘤夹位置至MDS恢复正常。术后50例DSA检查未见瘤体残留,载瘤动脉与邻近血管通畅,与术中SEP和MDS监测结果一致。术后1个月随访,死亡2例;其余患者GOS 5分者41例,4分8例,3分1例,2分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联合应用SEP和MDS是一种无创、方便、有效的术中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可调压式分流泵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31例.手术前,根据腰穿测压或CT、MRI将分流泵压力进行预调.术后根据病人的症状将分流泵压力做相应调整.发现其治疗方法从功能学和影像学上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地大黄汤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06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给予西医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予生地大黄汤口服或鼻饲,连续14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肿体积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后随访6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例患者脱落,最终对照组52例、观察组52例纳入统计分析。(1)术后,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术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2)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O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生地大黄汤辅助治疗HICH微创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能够加快术后血肿的吸收、促进脑损伤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人S-100b蛋白(S-100b)联合检测对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325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患者,依照患者术后30 d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6例DAVF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尝试进行单次瘘口栓塞术,对部分残余分流或软脑膜静脉逆行引流(RLVD)的病例则择期二次手术。结果 42例(91.3%)单次手术治疗后实现完全闭塞或仅轻微残余分流。34例Borden分型Ⅱ、Ⅲ型病例中,33例(97.1%)首次治疗后RLVD明显改善,仅4例需要二次治疗。所有病例最终均完全闭塞,术后未发生与DAVF相关的卒中和死亡事件。术后随访7~96个月,平均23个月;4例(8.7%)复发。结论 单次血管内手术治疗DAVF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预防卒中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4例P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采用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症状问卷评分量表进行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PCS,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睡眠及焦虑、抑郁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42岁,因"突发左肩疼痛,左上肢无力伴麻木1个月余"于2015年11月10日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突发左侧肩部剧烈疼痛并向左上肢放射,随即出现左上肢无力伴麻木。入院时体格检查示:左上肢C6~C7节段,右侧T3~T11感觉减退,右上肢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Ⅴ级,病理征未引出。入院颈段MRI检查提示,C3~C7水平椎管内脊髓腹侧血管明显迂曲扩张呈流空影,伴髓内不均匀信号影,其上下方向均可见髓周迂曲流空影及脊髓水肿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