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81.
目的:比较MRCP、MRCP结合横断位T2WI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漏诊情况,探讨MRCP误诊、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行二维MRCP检查有完整随访结果的925例病例,将阅片结果与治疗或随访结果相比较,分析MRCP、MRCP结合横断位T2WI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单纯MRCP漏诊42例,误诊19例,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3.41%,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9.46%、5.77%;MRCP结合横断位T2WI漏诊29例,误诊7例,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6.11%,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3.53%、3.99%。漏误诊原因有部分容积效应、定位不佳、胰腺炎、胃肠道内液体重叠等。结论: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适应证广,准确性高,但仍存在误诊和漏诊病例,结合横断位T2WI图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病证运用中药抗肿瘤制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介入组和中药联合化疗介入组,两组各12例。两组患者按照中医病证,区域灌注榄香烯、华蟾素、艾迪注射液1~2种;灌注药物与碘化油充分混合后栓塞肿瘤血管。中药联合化疗介入组同时区域灌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奥沙利铂1~2种。结果:中药介入组CR+PR6例,有效率50.0%;中药联合化疗介入组CR+PR5例,有效率41.7%(P>0.05)。介入治疗后出现肝功能下降两组各5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分别为,中药介入组1例,中药联合化疗介入组3例。结论:中药抗肿瘤制剂辨证用于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总结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处理和介入操作经验,探讨该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股动脉入路,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和栓塞治疗109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剂为聚乙烯醇(PVA)和明胶海绵。结果 栓塞治疗成功率99.1%,造影 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改变及肿瘤染色。57例月经增多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肌瘤有缩小。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临床上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4.
目的:研究肿瘤样脑炎的MRI表现和Gd—DTPA增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报告9例肿瘤样脑炎的MRI所见。并与18例脑星形细胞瘤的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样脑炎的非增强磁共振成像(NC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缺乏特征性,其CEMRI表现为(1)斑片状高信号.大小不一,强弱不一,散在分布.(2)单个或多个结节状增强。(3)脑膜线状增强,(4)血管壁套状增强。脑星形细胞瘤的典型MRI表现为结节状增强或为伴有中心坏死的不规则花环状增强。结论:CEMRI能反映肿瘤样脑炎的炎性渗出、肉芽肿形成、硬膜充血和血管周围炎的病理特点,对肿瘤脑炎和脑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5.
三种颈椎平衡支架与颈椎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颈脊柱在三种颈椎平衡支架上的解剖状态,评价三种颈椎平衡支架治疗预防颈椎病的可能性。方法9例颈椎病人随机地平卧于特强型、特弱型、通Ⅰ-1型这三种颈椎平衡支架和零支架、木棉枕、杜邦枕这三种对照支架上,用CT分别测量每一种支架上颈脊柱的弧弦距、弧形态数量,比较数据用组间对照法,统计用t检验。结果颈脊柱弧弦距均数,特强型支架3.5±2.3,零支架-0.4±3.7(P<0.0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弱型支架0.8±3.0,通Ⅰ-1型支架1.1±3.7,木棉枕-2.6±2.7,杜邦枕-2.8±3.6,它们与零支架比较P>0.05,五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弧数量分数均数,特强型支架1.4±2.8,零支架6.7±12.4(P<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弱型支架4.1±12.5,通Ⅰ-1型支架6.5±14.9,木棉枕7.3±11.6,杜邦枕7.0±12.7,它们与零支架比较P>0.05,五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特强型支架能治疗预防颈椎病,特弱型、通Ⅰ-1型支架不能治疗预防颈椎病。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肝脏良、恶性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组间、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图像,25例49个病灶,均清晰显示。结论: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有一定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对段样非肿块强化的无脓肿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段样非肿块强化、无脓肿IGM患者(IGM组)和15例IDC患者(IDC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组均行MRI多b值DWI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Fisher确切法、t检验比较2组年龄、月经状态、强化方式的差异,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出IVIM模型参数单纯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中的差异项,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与IDC组的危险系数,并绘制ROC曲线。结果:(1)2组年龄、月经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2)IGM组f值(0.401±0.167)低于IDC组(0.651±0.252)(P=0.003),IGM组D值(1.135±0.260)高于IDC组(0.592±0.141)(P=0.032);2组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值OR=2...  相似文献   
188.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BMC)和纤维腺瘤的MRI表现,探讨两者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BMC的临床及MRI资料,并与39例纤维腺瘤比较.结果:BMC多为单发病灶、增强扫描早期以边缘不均匀强化为主,晚期逐渐出现整体不均匀强化或分隔中度至明显强化,可合并出血;纤维腺瘤多为多发、增强扫描早期不均匀强化或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采用动态低频振幅(dALFF)技术分析不同性别无先兆偏头痛(Mwo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50例MwoA患者(男23例、女27例)及46名健康受试者(男19名、女27名)采集脑功能MRI,以析因设计方差分析观察不同性别MwoA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各脑区dALFF值的差异,以及其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健康受试者,MwoA患者右侧舌回及右侧丘脑dALFF值明显降低、左侧颞下回dALFF值明显升高(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男性MwoA患者右侧岛叶、右内侧和旁侧扣带回dALFF值低于女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女性健康受试者右侧岛叶、右内侧和旁侧扣带回dALFF值低于男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交互效应结果显示,女性MwoA患者左侧眶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脑区活动强于男性、左侧丘脑活动弱于男性;男性健康受试者左侧额中回脑区活动强于女性,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下回、右侧丘脑弱于女性(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女性MwoA患者左侧丘脑d...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及头针专用头颅线圈(Acupuncture Head Coil 12,AHC12)阐述真假电针刺激百会(GV20)、神庭(GV24)所引起的特异性脑功能变化。方法 招募无认知障碍受试者70名,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ACH12,获取电针刺激GV20与GV24针灸前后静息态f MRI图像及电针刺激同时的任务态f MRI图像,比较真假电针刺激头穴的脑功能差异变化。结果 真假针刺2组受试者针感量表评分中,酸感、痛感、沉感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针刺激组在干预前后脑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针刺组表现为电针刺激后两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脑区ALFF值增高、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增高;真针刺组在任务态时,左侧额中回脑区正激活。结论 AHC12及特制磁共振兼容电针刺激仪实现头部穴位电针刺激下的即刻f MRI成像,为穴位特性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影像方法,真针刺激神庭与百会后负责认知、记忆、情绪的脑区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