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09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2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制备小鼠H22皮下种植肝癌模型.种植成功第5天后,A组隔天给予氟尿嘧啶腹腔注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完毕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将两组小鼠的ADC值及实验室数据行t检验,分析两组小鼠ADC值与各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及12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A组、B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780±122mm~2/s、596.50±80.17mm~2/s;1421 ±160mm~2/s、1232.804-85.02mm~2/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ADC值可以反映氟尿嘧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 DWI技术及ADC值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2.
Brodie's骨脓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rodie's骨脓肿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rodie's骨脓肿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17例中单发15例,多发2例.本组12例表现典型的Brodie's骨脓肿为干骺端小圆形或椭圆形骨破坏区,周边见致密硬化环,无骨膜反应.5例表现不典型,病灶可见硬化环不连续,骨破坏区密度混杂,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本组5例表现不典型病例误漏诊.结论 Brodie's骨脓肿少见,影像学表现多样,表现不典型的骨脓肿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建立大鼠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动物模型,将不同时间点的MRS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所见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估MRS检测及鉴别肝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能力与价值.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右侧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均结扎组(HA+PV组)和单独右侧门静脉分支结扎组(PV组),实验组各分成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分别于术后3 h、12 h、24 h、72 h行普通MRI和单体素PRESS 35序列MRS,得到肝右叶与左叶各代谢物浓度,以及肝右叶内代谢物相对比值.结果 HA+PV及PV组术后3 h,少量肝细胞发生坏死与凋亡时,肝右叶Lip-Lac较左叶相比即有明显增高,随着凋亡与坏死细胞增多,Lip-Lac增高更加明显.术后12 h肝右叶Cho较左叶相比出现降低,也随时间延长逐渐明显;肝右叶Lip-Lac/Cho比值在HA+PV及PV组术后3 h均有增高,以PV 3 h组增高更显著.结论 凋亡与坏死组织在1H MRS中都有Lip-Lac增加,Cho降低.肝细胞凋亡后早期,Lip-Lac/Cho比值增高较坏死明显,采用Lip-Lac/Cho比值对鉴别早期肝细胞坏死与凋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4.
急性脑梗死MRS研究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可行的脑局灶性梗死动物模型,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病理学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D大鼠25只,随机分5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C、D、E组大鼠分别用自创改良线栓法栓塞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后3、6、12、24 h进行磁共振成像和波谱分析,检查结束后各组取2~3只进行病理观察,另2只TTC染色后行梗死灶形态学观察。结果对照组(A组)MR I、1H MRS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组DW I成像病灶呈高信号,1H MRS示B、C、D、E各组均见病灶NAA峰下降,Lac峰在各组均见升高,B、C、D组Cho、Cr峰未见明显异常,E组Cho、Cr峰略下降。结论该方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实验模型是稳定的、可重复的,并且适合MRS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5.
医学影像学为针灸脑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针灸影像交叉学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课题。拟从针灸脑效应的影像学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个方面进行概述。在脑科学计划及针灸多学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像学在针灸脑效应的应用研究将大有可为。特别以本期针灸影像学专栏的6篇相关论文作为具体范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6.
147.
目的:探讨MSCT颈椎扫描重建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0例临床确诊的CSR患者,在推拿手法治疗前后分别行颈椎MSCT检查,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VAS疼痛评分。MSCT检查的观察指标包括颈椎曲度变化、寰枢关节关系、棘突与中线的关系、椎体前后径线和左右径线与中轴线角度、各椎体水平方向旋转角度、椎间孔及椎间盘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VAS评分降低(8.20±0.92)分;测量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颈椎弧度分别为(1.91±4.99)mm和(5.08±3.6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4.27),治疗前后椎间孔狭窄改善(80/300下降为35/300)。治疗前、后颈椎齿状突与两侧块距离不等分别为15例(15/30)和2例(2/30),治疗前、后棘突与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11±1.68)mm和(o.87±1.70)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t=7.53)。治疗前后椎间盘突出及膨出的个数分别为63个和42个。结论: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大小及椎间小关节位置关系来改善CSR的症状,MSCT颈椎扫描重建对CSR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研究大鼠肝肿瘤放疗及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后MRI动态灌注表现及其半定量指标最大相对信号强度增减率(MRSI)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及CD34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选取45只肝肿瘤大鼠,随机分成放疗组、酒精注射组及未治疗组,每组15只,分1天、3天、7天共3个时间点观察;(2)每组大鼠每个时间点均采集MRI动态灌注图像, 后处理得到灌注曲线及MRSI;(3)MRI检查后取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PCNA,VEGF,CD34)检查;(4)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MRI图像对照分析. 结果 (1)放疗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 VEGF染色阳性率稍减低, 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减少及MRSI下降; 且MRSI与PCNA染色增殖指数、CD34染色阳性表达微血管数及VEGF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2)酒精注射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明显,并见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显著减少,VEGF染色阳性率及MRSI明显减低;MRSI与PCNA、VEGF及CD34呈正相关. 结论 放疗及酒精注射治疗对大鼠肝肿瘤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MRI动态增强能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149.
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正给医学影像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X线成像的数字化,从CR、DR、数字钼靶摄片,到DSA技术,都正在经历从发展到成熟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本文阐述了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分类,对CR和DR技术的最新进展、乳腺数字成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综述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临床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通过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钆增强MR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比较,评估增强T1WI SPIR MRI在使用肛肠水囊肛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频谱选择性衰减反转恢复序列(SPAIR)和钆增强T1WI SPIR。检查前,均向患者肛管直肠内置入肛肠水囊以撑开肛管和直肠。评估和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瘘管分支及脓腔。结果MRI显示复杂性肛瘘11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单纯性5例。对比增强T1WI SPIR MRI发现瘘管(100.0%)、内口(81.3%)、分支(81.3%)和脓腔(100.0%)的准确率较T1WI及T2WI SPAIR MRI为高。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上述各序列对内口显示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9,P=0.003)。对比增强T1WISPIR MRI显示内口最多。结论横断位钆增强T1WI SPIR序列在使用肛肠水囊后能提供患者瘘管更丰富的细节,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