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通过DTI评价针刺改善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8例经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急性脑白质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进行治疗,各4例,分别于治疗后第1、2、3个月末行常规MRI和DTI检查。DTI原始图像经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ADC和纤维示踪成像图。根据DWI图像,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域取正常ROI,测量FA值和ADC值后,计算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末和3个月末,针刺组急性脑缺血患者损伤脑白质的ADC比值显著低于无针刺组(t=2.459,P=0.01;t=1.889,P=0.036)。首诊、1个月末的2组ADC和FA比值以及2个月末、3个月末2组F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示踪成像显示缺血区域脑白质较正常区域分离、稀疏、缺失。结论:DTI技术可显示针刺对急性脑缺血患者脑白质损伤的改善,其中ADC比值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肿瘤样脑炎的MRI表现和Gd-DTPA增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报告9例肿瘤样脑炎的MRI所见,并与18例脑星形细胞瘤的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瘤样脑炎的非增强磁共振成像(NC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缺乏特征性,其CEMRI表现为(1)斑片状高信号,大小不一,强弱不一,散在分布。(2)单个或多个结节状增强,(3)脑膜线状增强。(4)血管壁套状增强。脑星形细胞瘤的典型MRI表现为结节状增强或为伴有中心坏死的不规则花环状增强。结论:CEMRI能反映肿瘤样脑炎的炎性渗出、肉芽肿形成、硬膜充血和血管周围炎的病理特点,对肿瘤样脑炎和脑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制备小鼠H22皮下种植肝癌模型.种植成功第5天后,A组隔天给予氟尿嘧啶腹腔注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完毕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将两组小鼠的ADC值及实验室数据行t检验,分析两组小鼠ADC值与各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及12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A组、B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780±122mm~2/s、596.50±80.17mm~2/s;1421 ±160mm~2/s、1232.804-85.02mm~2/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ADC值可以反映氟尿嘧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 DWI技术及ADC值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4.
Brodie's骨脓肿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rodie's骨脓肿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rodie's骨脓肿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17例中单发15例,多发2例.本组12例表现典型的Brodie's骨脓肿为干骺端小圆形或椭圆形骨破坏区,周边见致密硬化环,无骨膜反应.5例表现不典型,病灶可见硬化环不连续,骨破坏区密度混杂,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本组5例表现不典型病例误漏诊.结论 Brodie's骨脓肿少见,影像学表现多样,表现不典型的骨脓肿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35.
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正给医学影像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X线成像的数字化,从CR、DR、数字钼靶摄片,到DSA技术,都正在经历从发展到成熟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本文阐述了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分类,对CR和DR技术的最新进展、乳腺数字成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综述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临床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大鼠肝肿瘤放疗及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后MRI动态灌注表现及其半定量指标最大相对信号强度增减率(MRSI)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及CD34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选取45只肝肿瘤大鼠,随机分成放疗组、酒精注射组及未治疗组,每组15只,分1天、3天、7天共3个时间点观察;(2)每组大鼠每个时间点均采集MRI动态灌注图像, 后处理得到灌注曲线及MRSI;(3)MRI检查后取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PCNA,VEGF,CD34)检查;(4)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MRI图像对照分析. 结果 (1)放疗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 VEGF染色阳性率稍减低, 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减少及MRSI下降; 且MRSI与PCNA染色增殖指数、CD34染色阳性表达微血管数及VEGF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2)酒精注射组PCNA染色增殖指数较未治疗组下降明显,并见CD34染色阳性表达的微血管数显著减少,VEGF染色阳性率及MRSI明显减低;MRSI与PCNA、VEGF及CD34呈正相关. 结论 放疗及酒精注射治疗对大鼠肝肿瘤新生血管有抑制作用,MRI动态增强能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初步评价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在肛瘘患者术前普通MRI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1.5 TAchievaDual MR扫描仪和体线圈对18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在放置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前、后均各行一次MRI检查。序列包括TSE的T_1WI及T_2WI SPAIR横断位和冠状位。放置水囊前后比较瘘管末端位置,并且对瘘管、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结果用于评估肛瘘临床术前分型,同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8例肛瘘患者MRI检查共发现瘘管31根、分支19根、内口22个以及脓腔10个。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显示有显著不同(x~2=5.56,P0.05)。使用水囊前,MR显示1例为低位单纯型、2例为低位复杂型、2例为高位单纯型、8例为高位复杂型肛瘘,5例无法确定;使用水囊后,相应数据分别为1、2、3、11例,1例无法确定。使用水囊前后,MRI对肛瘘的分型与手术的相符率分别为72%(13例)和94%(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通过使用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普通MRI能够提供更多有关瘘管及其走行的信息,有助于肛瘘患者的术前分型。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实验室检查在小鼠H22肝癌模型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制造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第15天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利用三维最大强度投影(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观测病变显示效果。检查完毕后24h内处死,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变化。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为:(1421±160)s/mm2,部分荷瘤小鼠DWI图像存在伪影。小鼠皮下种植的肝癌容易发生缺血坏死。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变化、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且与血清中VEGF含量及肿瘤重量呈正比,与肝癌细胞凋亡比例及脾脏重量呈反比。结论:MRDWI在评价小鼠H22肝癌模型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但需结合常规T1、T2图像进行评价,ADC值与实验室测量数据的推论相反,可能是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ADC值测量时应注意避免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9.
目的通过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钆增强MRI与其他常规MRI序列比较,评估增强T1WI SPIR MRI在使用肛肠水囊肛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6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频谱选择性衰减反转恢复序列(SPAIR)和钆增强T1WI SPIR。检查前,均向患者肛管直肠内置入肛肠水囊以撑开肛管和直肠。评估和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瘘管分支及脓腔。结果MRI显示复杂性肛瘘11例,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6例,单纯性5例。对比增强T1WI SPIR MRI发现瘘管(100.0%)、内口(81.3%)、分支(81.3%)和脓腔(100.0%)的准确率较T1WI及T2WI SPAIR MRI为高。Kruskal-Wallis检验显示上述各序列对内口显示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9,P=0.003)。对比增强T1WISPIR MRI显示内口最多。结论横断位钆增强T1WI SPIR序列在使用肛肠水囊后能提供患者瘘管更丰富的细节,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创伤性脑白质损伤(W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创伤性脑外伤后经临床诊断有WMI的患者通过Philips 1.5TIntera Achieva MR扫描仪行常规MRI和DTI。后处理获得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纤维示踪成像三维图。根据T2WI及T2快速场回波图像,分别于WMI区域、同侧同名或对侧同名纤维束正常区域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和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脑白质中挫伤和出血、仅挫伤和仅出血区域三者之间的FA值(F=0.68,P>0.05)和ADC值(F=0.53,P>0.05)均未见明显不同。除仅出血区域的ADC值与对照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05),挫伤和出血(t=9.72,P<0.05)、仅挫伤(t=8.28,P<0.05)和仅出血(t=5.44,P<0.05)区域的FA值较正常对照区域明显降低,挫伤和出血(t=4.71,P<0.05)、仅挫伤(t=4.81,P<0.05)的ADC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纤维示踪成像显示损伤区域脑白质较正常区域稀疏、分离、缺失。结论:DTI技术能够显示患者WMI区域的异常改变,但ADC值对出血的判断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