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蒂联合皮瓣修复足部慢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联合皮瓣修复足部慢性溃疡共18例,6例手术前创面先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成后再行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部术中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cm×13cm至1cm×17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8cm×14cm至11cm×18cm。结果18例中,经疗效判断标准评定,优10例,良8例。其中17例创面Ⅰ期愈合,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经皮片移植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胫后动脉皮支蒂联合皮瓣对修复足部慢性溃疡,特别是足跟部创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修复足跟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复合瓣修复足跟部瘢痕共11例。设计的皮瓣面积为6cm×8cm~9cm×16cm。结果: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3~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隐神经一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逆行胫后动脉皮支蒂复合瓣相对较长,血供可靠,皮瓣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跟部瘢痕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于深度烧伤后早期处理与后期畸形关系。方法 :治疗70例 ,共100只手。结果 :手功能完全恢复60例。稍有障碍4例 ,基本恢复2例。结论 :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合理处理能有效恢复手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到12月收治的7例脑内CH患者的资料,全部均行螺旋CT扫描,其中2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开颅术,在直视下行血肿清除及畸形血管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均由病理组织学检查证 实.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遗留肢体偏瘫.结论 利用CT及MRI早期诊断并果断手术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是一种失控的、持久的炎症反应,是由感染因素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脓毒血症是小儿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凶猛,病情变化迅速.  相似文献   
16.
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eek植皮技术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3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TBSA>50%),其中12例用Meek皮片移植作为A组,12例使用传统小邮票皮和/或异种皮混合移植作为B组,12例用微粒皮移植作为C组。结果Meek皮片移植能明显节省自体皮源,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3~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及C组。结论Meek皮片移植是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较为理想的皮片移植技术,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64例烧伤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诊断,治疗以及对多脏器功能衰竭转归的影响。方法 分为烧伤休克的治疗、全身治疗和创面治疗3部分进行。结果 64例中并发2个脏器功能障碍42例,死亡5例,占11.9%;3个脏器的14例。死亡5例,占37.8%;4个脏器以上的8例,死亡7例,成活1例,占87.5%。结论 严重烧伤后由于二次打击因素的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高,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转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阻断或削弱二次打击是防治MODS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同一病人身上短期内先后发生乙状结肠腺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及单纯性卵巢囊肿者,临床报告不多,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4岁。因大便习惯改变8个月、左下腹隐痛伴粘液血便5个月,于1989年3月23日在门诊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距肛门8cm处有一息肉,距肛门18cm处结肠呈环状狭窄,经病理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于4月4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肝、胃、小肠、肠系膜及盆腔未见转移病灶。乙状结肠下段、距盆底约8cm处扪及3×2cm肿物,局部肠腔狭窄,肿块以上肠管明显扩张。即作根治性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乙状结肠腺癌B期,手术按MFV方案定期化疗。于术后5个多月,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一鸡蛋大肿块,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热及其它不适。于当年10月11日入院。查体:心、肺(一)。右下腹局限性隆起,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在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为脑肿瘤.本文介绍6例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的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假瘤型炎性肉芽肿.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常规检查无异常改变,CT和MR、MRS是主要诊断方法.癫痫发作频繁、占位效应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或难以排除脑肿瘤者,均予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及总结诊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对31例重度烧伤复合肺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结果31例患者治愈。入院时患者心肺功能障碍,尤以肺脏损伤为重,肝肾功能正常,血浆D-二聚体显著异常,血小板计数正常。19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气管切开、保护性机械通气,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并发肺部感染16例,脓毒症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心功能衰竭4例。结论烧伤复合肺爆震伤伤情重,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过程复杂,要早期诊断和救治。早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及脏器功能保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措施,综合治疗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