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胰肠吻合中的应用。方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方式分两组,每组33例,一组采用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另一组采用医用生物胶粘合吻合技术进行胰肠吻合,分别对胰肠吻合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分析比较。结果粘合式胰肠吻合在术中吻合时间比套入式吻合明显缩短,术后无胰瘘发生,而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发生2例胰瘘。其余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粘合式胰肠吻合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的微创化逐步形成趋势。现分别对以腹腔镜及介入(肝脾动脉栓塞止血)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腹腔镜在肝脾破裂诊治中的应用1.1在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腹腔镜探查...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成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与技巧以及主要并发症胰瘘产生的原因。 结果:手术采用Kocher切口游离胰头及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充分暴露胰腺段胆总管囊肿,38例行囊肿切除、囊肿内黏膜剥除或囊肿黏膜烧灼法处理胰腺段胆总管囊肿,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2.4%)术中门静脉损伤,术后1例(2.4%)胆瘘,4例(9.8%)胰瘘(均为胆总管残端连续缝合残端瘘),5例(12.2%)切口感染。随访6个月至8年,3例术后3个月内有畏寒发热,1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其余患者术后无腹痛、发热、黄疸复发。病理结果显示,41例胆总管囊肿中,合并胆管黏液乳突状腺瘤1例,胆管黏液腺癌3例,腺癌2例。 结论:胰腺段胆总管囊肿手术相对复杂,应在充分游离胰头及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合理选择囊肿切除、黏膜剥离或黏膜烧灼的方法。处理好胆总管残端、避免胰管损伤是胰瘘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4.
腹部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结核由于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常易误诊。但其治疗并不十分困难。剖腹探查活检是诊断腹部结核使用较多和较准确的方法。肺结核的治疗原则适应用于腹部结核。对有并发症及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原则为清除病灶,重建消化道和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65.
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6.
内镜外科、腹腔镜外科这一微创伤技术开展以来,为许多需接受外科手术病人带来福音。使外科医生能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让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尤其是患有胆囊疾病的老年人,他们的病史长、并发病多、病变较复杂,胆囊粘连、机化萎缩较常见,给LC术操作增大难度。逆行剥离胆囊是LC术中一种预防副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可取方法,本文将此法的应用做探讨。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逆行剥离胆囊 LC术有别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窥视荧光屏幕的平面图像进行,术者无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158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总医院2008年9月~2012年7月158例肝外胆管结石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158例患者行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148例,治愈率为93.67%,好转6例,4例中转开腹.对照组治愈123例,治愈率为77.8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4例,残留率为2.53%,对照组结石残留35例,残留率为22.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一期缝合给患者造成创伤小,治愈率得到很大提高,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8.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肝胆外科(510010)詹世林陈国忠解放军第463医院普外科(沈阳,110042)杨飞郭世盛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ruptureofspleen,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脾外伤的14%~...  相似文献   
69.
肝癌隐匿性破裂出血及肝动脉栓塞治疗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0.
肝癌隐匿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詹世林  陈建雄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25-2527
目的:探讨肝癌隐匿破裂(LSR)出血的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肝癌LSR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处理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肝区疼痛,其中剧烈疼痛73%(8/11),隐胀痛27%(3/11),肝区叩痛100%(11/11),腹穿无不凝血;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肿瘤内出血、血肿型(8例)、肝包膜下血肿型(1例)和混合型(2例)。处理采用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及缩小后切除。7例(64%)获得切除。1年生存率100%(8/8),2年生存率71%(5/7)。结论:提高对肝癌LSR的认识,采用肝动脉栓塞和二期切除,是肝癌LSR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