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720篇
内科学   32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32篇
特种医学   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1篇
综合类   1308篇
预防医学   547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469篇
  3篇
中国医学   603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流行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以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2013 年报告的池州市晚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晚血个案数据库与基于乡镇的空间数据库。在描述分析晚血分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rcgis10.2,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LISA)与(Getis-Ord Gi*)分析乡级尺度上晚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3年池州市共有晚血患者1 855例,患病率为0.11%;患者年龄12~93岁,多为55岁以上,占76.0%(1 410/1 855);男性占51.3%(952/1 855),女性占48.7%(903/1 855),男女比为1.05∶1;患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6%(1 607/1 855);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程度为主,分别占48.4%(898/1 855)和35.6%(661/1 855);晚血分型以腹水型83.9%(1 557/1 885)为主;首次确诊年份在2000~2009 年的占61.0%(1 131/1 855)。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区域上晚血患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15 6,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LISA 分析与Getis-Ord Gi*分析均探测出相同的5 个晚血患病率高值聚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P<0.05),这些乡镇均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结论 池州市晚血以中老年的农民为主,晚血分型以腹水型为主。晚血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有5 个高值聚集乡镇,该些乡镇均为东至县的疫情较重乡镇。分析结果为池州市晚血的控制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剂量曝光指数(dose exposure index,DEI)与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和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厚度为10cm有机玻璃板(模拟人体颈、肩、膝三部位)和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组合,行自动曝光(AEC)和手动曝光两种方式进行摄影,分别记录不同摄影条件下体模的DEI、ESD、DAP。计算影像质量因子倒数(Image quality figure inverse,IQFinv),比较最佳体模影像和不同曝光条件照片的图像质量。结果 入射体表剂量与剂量曝光指数呈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Y(ESD)=0.003+0.082X(DEI),剂量面积乘积与剂量曝光指数也呈线性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Y(DAP)=0.034+0.732X(DEI)。χ2检验4组照片的甲级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DEI有效范围内,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可根据曝光指数对曝光量进行量化修正,以降低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3.
背景:低氧培养人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方面,而低氧对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甚少。 目的:观察不同氧体积分数对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分别在低氧(体积分数5%O2)和常氧(体积分数21%O2)的条件下持续培养FY-hES-7细胞,收集晚期(第52代)细胞,运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氧体积分数组FY-hES-7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及通路分析。 结果与结论: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1 840个,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1 676个。利用基因本体分析发现低氧组表达上调基因与细胞表面受体信号转导、免疫反应、离子转运、生物代谢及细胞活动等功能相关,而表达下调基因则与转录调控,依赖DNA的转录调控、神经分化、细胞形态、胚胎形态、胚胎器官及各系统发育等功能相关。通路分析发现低氧组表达上调的基因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免疫反应以及造血系统等通路的改变相关,而表达下调的基因则多与胚胎发育及肿瘤通路改变相关。不同氧体积分数下长期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低氧组出现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表明低氧有助于人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防止分化及降低成瘤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N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联合NP方案治疗(适形组),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法,6mVX总剂量60~66Gy;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给予6MVX射线及6~15MeV的电子线,总剂量6~70Gy。另收集同时期常规放疗同步联合NP方案治疗(常规组)作对照,DT60~66Gy。两组均于第1周给予NP方案化疗,从第2周开始实施放疗,化疗21d为1个周期,连续2个周期。结果 适形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4.6%(P=0.014)。适形组优于常规组。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NP方案与常规放疗同步联合NP方案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两组1、2a生存率相似,适形组明显降低了放疗相关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穴位,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上述五穴压痛阈值。结果耳鸣组完骨穴的压痛频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穴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耳鸣组完骨、翳风、风池穴的压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穴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鸣患者的少阳经耳周完骨、翳风、风池穴压痛较非耳鸣者敏感,提示此三穴为耳鸣的特异性反应穴位。  相似文献   
996.
正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是接受骨盆内脏器放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的普遍应用,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逐渐增多~([1])。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疗效确切~([2-4])。然而放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辅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0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行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5%和75.4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缺血发作次数及室性早搏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P-R间期及Q-Tc间期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7.55%,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辅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受损及炎症水平,可安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保肝、降酶、降胆红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化瘀方,疗程为1月,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恢复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功能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化瘀方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9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治疗组,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复苏后肺组织细胞中NF-κB的蛋白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水平;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肺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后肺组织NF-κB表达及血浆TNF-α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参附治疗组肺组织细胞结构受损明显减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降低TNF-α水平,从而阻断NF-κB调控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对复苏后肺组织损伤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信息动态     
患者,男,34岁,因俯卧撑后左眼视力骤降半天于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眼既往屈光度为-1.50 DS,否认其他眼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视力1.0(-1.50 DS),左眼数指/50 cm,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 mm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见左眼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并形成液平面,直径约3 PD,呈盘状隆起,周边视网膜未见异常(图1A);右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