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中60~7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约为60%,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70%〔1,2〕。膝部疼痛是常见的病痛之一,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其常见原因,除急性损伤外,大多属于原发性OA,除与关节本身的老化、关节劳损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前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不连和骨缺损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自体骨移植,但存在着来源受限,影响供区功能、增加手术痛苦及感染等缺点,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因此,替代自体骨的人工骨移植材料已被广泛研究并开始应用于临床[2],我们于2000-02-2001-10应用重组合异种骨修复12例骨不连和骨缺损,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9岁,平均35岁,病程1—3年,创伤及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所致骨不连和骨缺损;肱骨2…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保护骨损伤小鼠细菌易位及对骨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在100只健康小鼠中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90只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中药组、抗生素组、自然恢复组(各30只)。抗生素组小鼠每天腹腔内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灌胃,自然恢复组以0.9%Na Cl溶液灌胃。造模10天后,检测肝脏细菌易位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观察中药组、抗生素组和自然恢复组骨折后2周、4周、6周和8周骨痂面积及骨体积分数(BVF)。结果 中药组小鼠肝脏细菌易位率和肝脏活菌计数均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和抗生素组(P0.01);中药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和抗生素组(P0.01);中药组骨痂面积缩小最快(P0.01);在不同时间点,中药组BVF均高于自然恢复组和抗生素组(P0.01)。结论 四君子汤能够抑制骨损伤小鼠细菌易位、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促进骨折修复。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评估重度桡骨远端骨折的外固定架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随诊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及普通钢板内固定的43例重度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其中男16例,女27例,对两种不同术式的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组为行外固定架治疗的22例病人;对照组为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病人.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按照桡骨远端分类之AO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经过Gartland and Werlkey腕关节功能评估[1]标准,将病人系统评分从容观评估、主观评估、腕关节功能、并发症及影像学指标等五个指标.结果: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43例,术后1年得到随访病人为36例.随访中内固定组有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松动2例;外固定组针道炎性渗出1例.外固定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小于内固定组.随访术后3个月,外固定架组GW评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及握力均优于内固定组;随访术后1年,外固定组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及握力同样优于内固定组.影像学指标外固定架组掌倾角、尺偏角优于内固定组.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重度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6.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小儿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如诊治不及时,将会使小儿下肢畸形,行走受限,严重时可导致患儿终生残疾。2005~2010年我院对原外展支具进行改良,采用可滑动外展支具治疗DDH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使用可滑动外展支具有效的降低了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同时减轻了患儿及患儿家长的痛苦,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选用髋关节脱位病人67例,其中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评价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40例,分别于收缩期和舒张期进行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窦(CS)及其属支的显示情况,采用3D法测量主要属支汇入处的夹角,运用CORO SINUS血管分析软件测量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参数,并计算变化率.结果 CS及其属支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获得较高质量图像.收缩期与舒张期相比,各属支与CS-GCV心房侧的夹角大小无明显变化.除CS长度外,CS及其属支各项测量值收缩期均大于舒张期.结论 64层螺旋CT可用于评价心动周期不同时相CS及其属支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及CS血流动力学的MSCT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28.
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张力消化道CT与MR成像诊断胃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低张力检查诊断 42 8例消化道 ,并与 10 12例普通扫描进行了对比研究 ,病变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 结果 :(1)低张组明显提高了解剖显示能力(P <0 0 5 ) ;(2 )低张组提高了消化道病灶的定位准确性 (CT提高 2 8 7%、MR提高 19 2 % ;P <0 0 1) ;(3 )低张组显著提高了消化管病灶的定性可靠程度 (P <0 0 1) ;(4 )有助于消化道毗邻结构的显示 (P <0 0 5 ) ;(5 )仅 9 6%有轻中度低张药物反应 ,无需处理。结论 :低张力消化道的CT与MR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且安全、易行 ,应予肯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29.
血吸虫病肝硬变CT特征表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肝硬变CT特征表现探讨张凌解云川汪义成张均张其林邢鹏环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没有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病,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从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孵出毛蚴便可确诊。我们1987年以来在攀西、川滇地区应用CT为9例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30.
影像学诊断椎动脉病变以CT血管成像、MRI血管成像及超声多普勒检查为主要手段,与前两者相比,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舒适、廉价及短期内可重复动态检测的优点.超声扫查颅外段椎动脉可以迅速显示椎动脉走行,清晰显示椎间段血管及起始段情况.由于椎动脉存在走行变异,了解其常见变异情况,能更好更快地进行椎动脉的成像.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椎动脉超声检查患者200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45~80(平均63)岁. 1.2 仪器与方法选用HP IE33及GE Vivi7浅表探头,探头表面涂适量耦合剂,患者取平卧位,头略转向对侧,由起始段至椎间段分别利用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观察、测量双侧椎动脉起点、走行、内径及流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