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提高大重量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效果,降低并发症与风险。方法23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患者,在患者清醒情况下,采用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情况与并发症,随访2~2.5年,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22例复位成功,1例(为不全瘫)复位失败改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椎管内有压迫或不稳的7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余的均采用牵引治疗,所有患者牵引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随访2~2.5年左右,神经功能恢复(1.06±0.73)级。结论C臂监视下大重量颅骨牵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绞锁的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脊柱骨科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临床表现多为单侧颈肩痛及上肢的放射痛、麻木或感觉减退等,严重时可伴有肌肉萎缩。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案,由于颈椎手术风险较大、创伤大、并发症多且恢复期长,除了急性肌瘫、脊髓损伤或疼痛剧烈的患者需要早期手术干预以外,保守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方案。西医药物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和脱水消肿药为主,可缓解颈肩部的疼痛,但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肝肾损害,不能长期服用。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中药内服、针灸和手法推拿为主,中药内服不适用于肠胃功能差的患者,也有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中药口味而拒绝服用中药;手法推拿治疗对术者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不当的手法可能加重对神经的压迫;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因害怕针刺疼痛或者晕针而拒绝针刺治疗。相比之下,中医灸法因其无创、安全、舒适、有效等特点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参考近年国内的临床研究成果,将中医各种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加以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上本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情况,选择性对其中30例行椎管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8例行单纯复位融合内固定术.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CT、X线片影像表现,判断疗效.结果 随访15~37个月,融合率100%.椎体前、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平均45.2%和73.5%恢复到正常的90.3%和95%,Cobb角由术前23.6°恢复到末次随访的7.4°.CT示椎管截面积占位术前为67.8%,末次随访为5.7%.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 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RSS内固定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经影像学诊断为胸腰爆裂件骨折患者(1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采用RSS型内固定系统固定,其中15例患者同时行椎管减压,均行后外侧植骨融合进行治疗,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伤椎前缘高度由41.2%恢复至93.0%;后缘高度由78.5%恢复至95.3%,水平移位完全恢复;Cobb三角由术前平均34.1°恢复到术后4.2°,伤椎椎管面积由术前43.2%恢复到术后90.2%.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后路RSS型内固定配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5.
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61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37.7岁。病变部位:k3.45例,k4.542例,L5S149例,L4.5和L5S113例。手术:单侧1个节段88例;同侧2个节段13例,1个节段双侧8例。评估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疗效及满意度,并对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年和平均5.2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40±1.68)分,分别提高到(13.40±1.42)分和(13.15±1.3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0±1.55)分分别下降至(1.90±0.84)分和(2.10±0.58)分(P〈0.01)。术后1年优77例,良23例,可9例,差0例;术后平均5.2年优75例,良23例,可11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5.4%和94.5%,平均恢复工作时间1个月。影像学显示无一例发生腰椎失稳征象,手术椎间隙高度丢失在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发生率分剐为57.8%(26/45)和93.3%(42/45)。结论: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中、远期疗效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微创手术仍不能有效避免手术椎间隙高度的丢失,但并不一定导致椎间不稳和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手术方式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02-2012-02,27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了经伤椎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随机取同期仅行伤椎及相邻上下椎固定治疗的27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B组),进行对照观察。观察术前、术后及拆除内固定后伤椎前缘压缩率和后凸角(Cobb’s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内固定拆除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组间差异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内固定拆除后与术后当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内固定拆除后与术后当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伤椎固定椎体内植骨组27例患者及对照组2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均有一级以上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能获得较好的中远期椎体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型术(PVP)在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平均用量3.20 m L,随访6个月均无并发症。治疗前后在椎后凸平均COBB角度、椎前缘平均高度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老年性脊椎压缩性骨折可显著改善并恢复患椎功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8.
通腑活血行气汤防治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胀痛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行气汤防治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胀痛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入院时20例有腹胀痛便秘症状,均给予通腑汤活血行气口服,观察防治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开始无腹胀痛便秘的25例患者中口服中药后有18例未出现腹胀痛便秘的症状,很快肛门排气、排便。剩余的7例继续口服中药和原来有腹胀痛便秘表现的20例患者口服中药后,3 d后评价疗效,痊愈2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结论通腑活血行气汤防治胸腰椎骨折早期腹胀、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9.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给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该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在非药物疗法中,功能锻炼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徒手锻炼是目前流行的锻炼方法,但是很多患者虽然天天锻炼,效果却不够理想。2006年8月~2009年1月,我科在肩周炎的治疗中配合吊单杠锻炼来治疗,并与徒手锻炼组相比较,疗效更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在长管形骨折治疗中被广泛采用,我科自1998年12月~2000年12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22例,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