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总结杨骏教授运用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经验。其认为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端,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灸治疗时强调调任通督、调和阴阳,调理脾胃、理气活血,选用奇穴、以养脑窍,针刺井穴、开源醒脑,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按血糖分层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另设空白组。干预4周后检测随机血糖、大鼠胰腺组织CHOP、Bcl-2、Bax蛋白含量,观察胰腺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模型复制后,模型复制组随机血糖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随机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随机血糖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模型组CHOP、Bax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Bcl-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CHOP、Bax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Bcl-2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胰腺细胞线粒体排列整齐,在空泡变性,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变形,糖原颗粒减少方面,其异常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结论 针刺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良性调节Bcl-2、Bax蛋白含量,从而保护胰腺细胞。 相似文献
33.
杨骏运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症论治”三条治则治疗周围性面瘫。其将周围性面瘫分为风寒外袭证、风热侵袭证、风痰阻络证、气血亏虚证4种证型,对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患者,常浅刺、少刺;对于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患者,则选用滞针提拉刺法、透刺、健侧平衡对刺等方法,并辅以闪罐、电针等治疗。 相似文献
34.
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并观察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脂肪-胰岛"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予针灸治疗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FL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Homa-IR指数.结果 治疗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FL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胰岛"轴功能紊乱,针灸可以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机体紊乱的"脂肪-胰岛"轴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补肾序贯方结合软坚化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调节作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了观察高脂饮食对SD大鼠空腹血脂和主动脉NOS系统的影响以及针刺对高脂饮食大鼠主动脉NOS系统的效应。方法:17只SD大鼠喂以高脂饮食12周后检测空腹血脂、NO和MPO,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9只),干预4周后检测主动脉NO、tNOS、iNOS和cNOS,并设普食对照组(9只)。结果:喂以高脂饮食12周后,高脂饮食大鼠空腹TG、TC和MPO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LDL-C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NO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3组之间tNOS未见明显差异;模型组主动脉NO和cNOS明显低于对照组,iNOS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NO和cNOS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高脂饮食造成了SD大鼠的高脂血症,增加了机体氧化应激水平;针刺对高脂饮食大鼠主动脉NOS系统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7.
电针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股四头肌GLUT4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GLUT4基因表达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以及电针对T2DM大鼠股四头肌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电针组、优降精组、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PG)、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原位杂交测股四头肌GLUT4 mRNA表达.结果 治疗后电针组FPG、FINS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PG显著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FINS低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股四头肌GLUT4 mRNA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和正常组水平,与优降糖组无显著差异;优降糖组股四头肌GLUT4 mRNA表达明显低于电针组和正常组;电针组和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T2DM大鼠存在股四头肌GLUT4基因表达低下,电针和优降糖均可以改善T2DM大鼠股四头肌GLUT4基因的表达,而电针对改善T2DM大鼠股四头肌GLUT4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38.
39.
背景:脂肪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未明确;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良好的疗效,那么针刺对脂肪细胞因子是否也有影响呢?
目的:验证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针刺对2型糖尿病机体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8/2007-0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刚断乳的SD雄性大鼠100只,平均体质量50 g左右,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20只,高脂饲料组80只,高脂饲料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普通饲料组平均体质量20%为食源性肥胖大鼠。
方法:给40只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成功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27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针刺后三里、内庭和胰俞,1次/d)及优降糖组[格列本脲片1.6 mg/kg给药,1次/d],每组各9只,处理4周,与随机抽取的9只正常饲料大鼠做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以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
结果:模型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或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下降(P < 0.05或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明显下降(P < 0.01),接近正常组水平,空腹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所下降,和正常组仍有差异;模型组、正常组、针刺组、优降糖组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血清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无明显关系,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针刺和优降糖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针刺作用优于优降糖。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介绍全国名老中医杨骏教授运用益气养血通络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对杨骏教授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案的学习与思考,并结合《内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脾胃论》《金匮要略》《景岳全书》等相关论著综合分析,总结杨骏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辨治特色。结果:杨骏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是在中医学经典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并结合自身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以"益气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的临床诊疗思路。结论:杨教授临床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其独特的思路和很好的疗效,其诊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与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