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随着我国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需要及时转变和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微课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兴教学方式,因为微课的突出优点就是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且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与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预后间的相关性,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诊断为LSIL的2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以及阴道镜下活检。随访1年,再次行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据此将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包括消退组和稳定组)。结果 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和CIN 2级P16阴性的分别有156例(77.61%)和45例(22.39%)。两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HPV具体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1年随访,共计110例(54.73%)患者LSIL消退,69例(34.33%)仍为LSIL,22例(10.94%)进展为HSIL。消退组随访HPV E6/E7 mRNA转阴或持续阴性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初次性活动年龄≤20岁(OR=1.54,P<0.05)、阴道镜活检结果为CIN 2级P16阴性(OR=1.85,P<0.05)以及随访HPV E6/E7 mRNA转阳或持续阳性(OR=3.70,P<0.001)是宫颈LSI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可能对预测宫颈LSIL病变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并总结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同时探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对2例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为基础,检索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回顾性分析相关病例资料的发表时间,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肌酸激酶峰值、病因、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情况。结果 病例1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与使用核苷类药物相关,病例2的诱发因素考虑HIV相关性肌病导致横纹肌溶解,其中1例合并AKI,此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文献共检索到15篇21例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其中8例可能以HIV感染为诱发因素,有2例可能与使用核苷类药物有关。文献的21例整体结局较好,仅2例死亡,其中有7例合并AKI。结论 有6%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诱因可归因于药物,同时反转录病毒可能在人类肌病中发挥作用,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并发AKI。临床医师在治疗艾滋病患者时应关注药物的潜在作用,尽早识别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警惕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DNA、HPV E6/E7蛋白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成年女性1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PV DNA、HPV E6/E7蛋白及TCT检测,并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检查。比较不同病变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和TCT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3及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IN1患者(P<0.05)。CIN2+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1–患者。HPV DNA、HPV E6/E7蛋白、TCT三者联合诊断高级别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0%、30.10%、52.32%、79.48%。结论 HPV DNA、HPV E6/E7蛋白及TCT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手段,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1,IDO-1)、AT丰富结合域1A(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A,ARID1A)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6例的组织标本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诸暨市人民医院非甲状腺癌甲状腺手术75例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组患者IDO-1、ARID1A及NF-κB阳性表达率及与临床病理、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IDO-1的阳性表达率为69.77%(60/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25/75);病例组患者ARID1A的阳性表达率为47.67%(41/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67%(59/86),病例组患者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87.21%(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3%(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性别、不同年龄段、包膜侵犯的IDO-1、ARID1A及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IDO-1、ARID1A及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IDO-1、NF-κB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ARID1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DO-1、NF-κB与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预后之间均呈正相关,ARID1A与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预后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IDO-1、ARID1A及NF-κB阳性表达率异常,可能协同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的静脉给药治疗疗程及疗效,有助于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的适宜疗程提供依据。方法82例(9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改善微循环、溶栓、激素、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比较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疗程。结果低中频型治疗总有效率最高(84.62%),治疗7 d内有效率与治疗14 d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05);全频型治疗总有效率为59.70%, 治疗7 d内总有效率与治疗14 d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P<0.05);中高频型和高频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0%和57.14%。结论低中频型听力损失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7 d内恢复的可能性高;全频型听力损失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7~14 d恢复的可能性高。 相似文献
49.
50.
牙内陷是由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而导致的牙齿形态异常,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给常规的牙髓治疗带来困难和挑战。牙中牙的牙髓治疗为牙内陷最复杂的一种情况,本文报道1例上颌侧切牙年轻恒牙牙中牙伴根尖周炎的牙髓血运重建治疗的病例,结合锥形束CT的辅助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评估。随访2年,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周炎症消失。本病例为年轻恒牙牙中牙的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