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低分子肝素钠的干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测定晚期肿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血浆D-二聚体。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用低分子肝素钠干预治疗1周以上,观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晚期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01),不同病期与部位的肿瘤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重症患者抗凝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过高的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能防治晚期肿瘤患者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62.
周玲  杨鼎君  袁娟  刘君  旷娟  范文娟  高梅 《西部医学》2012,24(1):118-119,121
目的探讨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对2008年5月22日~2010年12月31日抢救的1077例急性中毒患者,按病种、例次、性别、年龄、中毒意向、就诊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最多的为酒精中毒(53.3%),其次依次为农药中毒(20.97%)、药物中毒(11.15%)、食物中毒(6.13%)、CO中毒(5.48%)、毒品中毒(3.02%)。女性高于男性(P<0.039),但男性中毒有增多趋势。21~40岁是中毒的高发年龄段(53.95%)。中毒原因以内服毒物自杀最多(59.24%)。就诊方式以自来院居多(54.41%)。结论灾后重建中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情商及意外事件等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1前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基金运作方式,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而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为诊治百日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西安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百日咳患儿病历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信息,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857例百日咳患儿来自城区183例(21.3%),农村674例(78.7%);男女比例为1.211.00;全年各月均有病例,7-9月和2-4月较多,分别占41.5%(355/857例)和25.4%(218/857例);〈6月龄患儿473例(55.2%);已接种百白破疫苗者479例(55.9%);有明确的家庭内咳嗽接触史者492例(57.4%)。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从发病至确诊百日咳中位时间为20 d;有痉挛性咳嗽者836例(97.5%)、面色涨红806例(94.0%)、口周发绀308例(35.9%)、气喘269例(31.4%)、鸡鸣样回声248例(28.9%)、呼吸暂停46例(5.4%);肺部查体有湿啰音761例(88.8%);发热159例(18.5%)。白细胞计数升高505例(58.9%),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702例(81.9%),降钙素原(PCT)升高36例(4.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17例(2.0%);胸部影像学示肺炎673例(78.5%);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50例(5.8%),呼吸衰竭9例(1.1%)。857例患儿中,59例为重症百日咳(6.9%)。经治疗,1周内痉挛性咳嗽症状消失者515例(60.1%),明显缓解者198例(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西安地区百日咳全年散发,7-9月和2-4月多见,农村儿童多见,〈6月龄未完成基础免疫者发病多见,家庭成员是儿童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痉挛性咳嗽为主,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5例非牧区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9月份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发病高峰期,且2014年至2018年儿童布鲁菌病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45例布鲁菌病患儿中,男19例、女26例,0~3岁儿童为非牧区儿童布鲁菌病主要发病人群(53.3%、24/45),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传播(64.4%、29/45)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发热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82.2%、37/45),其次为关节肿痛(40.0%、18/45)和肝肿大(28.9%、13/45),但多汗(11.1%、5/45)和乏力(6.7%、3/45)较少见。实验室检查以炎症指标异常为主,降钙素原升高者30例(66.7%),红细胞沉降率者(ESR)增快者10例(22.2%),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7例(15.6%);血常规检查中无全血细胞数下降的患儿;45例患儿血培养布鲁杆菌阳性者35例(77.8%),另外10例(22.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45例患儿中4例(8.9%)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且其脑脊液均培养出布鲁杆菌。 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非牧区儿童存在长期发热、关节肿痛或肝脏肿大等症状时,儿科医师应高度怀疑布鲁菌病,以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EV71手足口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和重型各120例),两组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别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比较两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介素(IL)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普通型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P = 0.03)。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4 d后,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CD3+(t = 5.13、P < 0.001)、CD3+CD4+(t = 2.66、P < 0.001)和CD3+CD8+(t = 2.13、P = 0.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患儿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临床症状和指标比较结果与普通型患儿一致。 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够改善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1日。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老年糖尿病患者合计3 49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 057例。Meta分析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194,95%CI(1.111,1.283),P<0.05]、病程[OR=1.756,95%CI(1.497,2.060),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1.516,95%CI(1.244,1.848),P<0.05]、总胆固醇(TC)[OR=1.323,95%CI(1.079,1.622),P<0.05]、餐后2 h血糖[OR=1.108,95%CI(1.056,1.163),P<0.05]。结论:影响...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椎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对30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椎体转移、ECOG评分0~2分的患者采用DP方案 (多西他赛75mg/m2+顺铂75mg/m2,静脉滴注,d1)全身 化疗,同步椎体局部外照射,常规分割放疗,2.0Gy/次,1次/天,5次/周,共4周,总剂量为40Gy。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下肢步行能力明显改善,疼痛明显缓解,1、2年局控率、生存率分别为60.7%、46.4%和53.5%、 35.7%,中位生存期14月,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 结论 DP方案全身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NSCLC并脊髓压迫症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毒性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IM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6~<10岁)和青春期组(≥10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68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入院体征、并发症、病程中首次实验室指标,分析比较4个年龄组IM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468例IM患儿中婴幼儿组127例(27.14%),学龄前期组205例(43.80%),学龄期组115例(24.57%),青春期组21例(4.49%),4个年龄组间性别、发病季节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脾大的发生率低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学龄期组热程、住院天数以及咽痛的发生率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青春期组热程大于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P<0.05),乏力和咽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234例(50.00%)IM患儿存在并发症,发生率位居...  相似文献   
70.
正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学[1]。一方面强调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使用外语来教学;另一方面强调运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为了顺应护理人才国际化的市场需求,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设置了双语课程并开展双语教学,但总体来说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徽中医药大学自2003年开始招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2005年尝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