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TIVH)是较少见的严重颅脑损伤,大多伴有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我科自1996年至2001年共收治35例经CT诊断的TIVH,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2.4%,我们对3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就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反义核酸药物抑制大鼠C6胶质瘤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ODN)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新途径的可能性.方法:在细胞培养和大鼠皮下胶质瘤模型中给予VEGF AODN处理后,S P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TUNEL法和电镜技术检测瘤细胞凋亡.结果:在体外AODN可抑制C6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其抑制作用随AODN浓度升高而增强,对照组的浓度为1.0,2.5,5.0,10.0 μmol·L 1 AODN的VEGF阳性率分别为82.10%,73.10%,70.00%,57.85%,53.20%.体内AODN使皮下肿瘤体积缩小,瘤细胞凋亡增加,瘤内坏死区扩大;电镜表明AODN治疗组微血管基膜增厚,管径变小.结论:VEGF AODN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室间孔的影像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正常人头颅磁共振成像的室间孔进行观察,了解其位置、形态及大小;同时与脑积水及室间孔区域肿瘤患者的室间孔进行比较。结果室间孔位于大脑内侧、丘脑前端和穹窿之间,平均横径为2.8mm,纵径为2.1mm,双侧室间孔与第三脑室间形成一“Y”形结构。脑积水患者室间孔形态及大小变化非常明显,有时与第三脑室和侧脑室融为一体,形成“兔头征”。室间孔区域肿瘤患者室间孔因肿瘤位置和大小的不同而表现不一。结论室间孔在颅内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位置、大小和形态的改变是颅内病变的重要征象;手术前应根据个体化的原则测量其大小及位置以决定手术的方案。  相似文献   
24.
Ezrin蛋白与E钙黏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埃兹蛋白(Ezrin)和E钙黏素(E-cadheri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zrin、E-cadherin在4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zrin蛋白、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胶质瘤的高低级别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它们在生存时间>2年组与生存时间≤2年组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0.05)。Ezrin的阳性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增高(P<0.05),E-cadherin的阳性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P<0.05);Ezrin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685,P<0.01)。结论:Ezrin的过度表达和E-cadherin的表达下调在胶质瘤的侵袭及恶性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可能与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反映胶质瘤恶性程度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后颅窝损伤合并急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颅窝损伤合并急性脑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46例后颅窝损伤,其中9例合并急性脑积水,6例为急性硬膜外血肿(AEH);2例为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IH/C),1你两者同时存在。全部行枕骨下入路血肿清除术,其中IH/C病人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6例AEH病例术后5例恢复良好,1例中残。2例IH/C术后死亡,1例AEH合并IH/C者术后植物生存。结论:后颅窝损伤引起颅内血肿阻塞脑室、脑池是引起急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在AEH病例中行血肿清除术后取得较好疗效,而在IH/C病例中同时作脑室外引流是必要的,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RNA干扰抑制Cyr61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RNA干扰技术沉默Cyr61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针对Cyr61 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RNAT-Cyr61重组质粒,转染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U251细胞内源性Cyr61表达的影响;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U25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用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U25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凋亡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pRNAT-Cyr61重组质粒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显著抑制Cyi61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最高达到74.87%和78.23%;U251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最高达68.15%,侵袭细胞数下降至(46.00±2.82)个;U251细胞凋亡率最高达53.16%.结论 pRNAT-Cyt61可抑制Cyr61在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7.
 丘脑下部的生理功能极其重要,可引起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原因很多,肿瘤、尤其是蝶鞍及第三脑室区域肿瘤,即为其中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1972年8月~1982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属于蝶鞍及第三脑室区域的43例肿瘤及其所引起的丘脑下部症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局部热化疗对鼠胶质细胞移植瘤细胞增殖及PCNA、IGF I表达的作用 ,探讨其作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C6细胞接种于大鼠背部皮下 ,肿瘤生长至直径为 1.5~2 .0cm时 ,分组进行局部热疗、化疗和热化疗。继续观察皮下肿瘤生长情况 ,测量瘤体体积和重量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CNA、IGF I蛋白表达 ;用HE染色法、电镜观察肿瘤增殖状况。结果 热疗、化疗、热化疗与对照组比较 ,瘤体缩小 ,瘤重减轻 (分别为 2 .95 ,1.95 ,1.86和 1.0 9g ,P值均 <0 .0 1) ;PCNA蛋白和IGF I蛋白表达降低 (P <0 .0 1) ,且热化疗较单纯热疗和化疗降低更明显 (P <0 .0 1)。出现核染色质凝聚 ,凋亡小体 ,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结论 ①热疗、化疗、热化疗能抑制肿瘤增殖 ,且热化疗有协同作用。②热疗、化疗、热化疗能减低PCNA、IGF I蛋白表达。③热化疗抑制胶质瘤的PCNA合成与表达 ,抑制IGF I的合成与分泌 ,是其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9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收集 1 996~ 2 0 0 1年收治的 2 9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intracranialcavernousangiomas ,ICCA)的资料 ,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男 8例 ,女 2 1例。平均年龄 36 .5 (1 2~ 6 7)岁。病灶位于大脑半球 2 2例 ,小脑半球 6例 ,脑干 1例。多发者 3例。自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 1周到 5年不等 ,平均 1年 1 1个月。1 .2 临床表现 多以突然剧烈头痛和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 ,其中头痛 2 2例 ,以女性为主 (1 9例 ) ;癫痫发作 1 1例。其他包括一侧眼睑下垂 4例 ,共济失调 3例 ,意识障碍 2例…  相似文献   
30.
热化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热化疗对C6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热化疗抑制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20h,48h接种后42.7℃恒温箱中加温2次,每次30min。观察丝裂霉素对C6细胞的抑制率,生长曲线的影响及热疗,化疗,热化疗对C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 丝裂霉素在1.5μg/ml浓度时杀伤作用达高峰(P<0.001),再加大浓度并不增加杀伤作用(P>0.05);透射电镜,FCM,TUNEL均观察到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01),热化疗有协同作用(P<0.001)。结论 (1)热疗,化疗,热化疗均抑制C6细胞增殖。(2)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为其抗癌机制之一。(3)热疗能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