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7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目的 观察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名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同时分别给予单纯抗血小板、强化抗血小板及强化抗血小袄联合降纤治疗。观察给药后14d、28d以及3个月时欧洲卒中评分(ESS),以及三个月时巴塞尔指数(Bathel index)判定其疗效。结果 每组用药后ESS第14、28d及3个月时均明显增高;B组和C组升高幅度及显效率明显优于A组。共有9例发生出血事件(7.5%),4例为无症状性颅内出血,5例颅外出血。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8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phA2与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phA2与VEGF-C蛋白的表达,以及淋巴管密度(LVD);用real-timePCR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phA2与VEGF-Cm RNA的表达。分析EphA2与VEGF-C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结果:EphA2与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5.8%vs.42.6%;71.9%vs.39.0%,均P0.05)。EphA2与VEGF-C的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01)。EphA2蛋白与VEGF-C蛋白高表达的胃癌组织中LVD计数分别明显高于两者低表达胃癌组织(15.25±5.41vs.10.95±5.41,P=0.001;14.87±5.71vs.11.00±5.01,P=0.006)。胃癌组织中EphA2与VEGF-C蛋白以及m 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375,P=0.001;r=0.559,P=0.01)。结论:EphA2与VEGF-C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可能共同促进淋巴管生成与胃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83.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7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尿RBP水平,同时测定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当中,Ccr值低者的尿RBP中位数值、尿RBP水平异常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Ccr值高者(P<0.05);尿RBP水平与血肌酐、Ccr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4961(P<0.001);r=-0.5325(P<0.001).结论尿RBP测定是一个无创伤的、简便的、能反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484.
目的 研究新型透析膜Syntra 160对细胞因子诱导物质(Cytokine—inducing substance,CIS)的通透情况。方法 选用高流量聚乙醚硫胺透析器,在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铜绿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培养滤过液模拟污染透析液(contaminated dialysate,CD)情况,以周围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表达细胞因子的量(pg/2.5×106PBMC)评价透析膜对CIS的通透性,研究CIS在不同条件下(透析液中混入稀释度分别为1:102,1:103,1:104的P.A培养滤过液,以下简写为:10-2CD,10-3CD,10-4CD)是否能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侧。结果 分别在开始透析前(B0),在全血与无污染的碳酸氢盐透析液(UCD)一同循环15 min后(B15),以及在与10-2CD,10-3CD,10-4CD一同循环60min后(B60)各时间点留取血液测血标本。提取各点血标本行PBMC培养,结果示标本中均未检测TNF—α。将PBMC分别与10-2CD,10-3CD,10-4CD一同培养(CD0),测得TNF—α的量分别是477.0±260.7,318.9±49.3,102.6±77.0;在10-2CD组中,IL-1Ra在B0,B15,B60,CD0的量分别为156.8±81.6,188.9±108.8,271.2±127.4,2971.8±1123.0。在10-3CD组中,IL-1Ra在B0,B15,B60,CD0的量分别为201.2±154.0,143.9±72.7,208.7±99.7,2274.0±925.9。在10-4CD组中,IL-1Ra在B0  相似文献   
485.
口服环丙沙星过量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0岁 ,因呕吐、腹泻后无尿 2d于 2 0 0 2年 8月 2 2日收住我院。入院前 3d因受凉后 ,感觉胃痛 ,出现恶心、呕吐 ,之后排稀水样便约 1 0多次 ,伴发热 (T 38 5℃ ) ,在家中自服环丙沙星胶囊 4粒 (每粒 2 5 0mg ,下同 ) ,2h后加服 2粒 ,隔 2h后再服 2粒 ,发热缓解 ,腹痛减轻 ,但尿量减少 ,至当天下午尿量 <1 0 0mL。次晨又服环丙沙星 2粒 ,全天尿量不足 5 0mL ,入院前 1d查 :BUN 1 6 6mmol/L ,Cr 4 97μmol/L ,K+ 3 7mmol/L ,GLU 1 2 5mmol/L ,CO2 CP 2 0mmol/L。既往曾口服过环丙沙星胶囊无不良反应 ,有高血…  相似文献   
486.
目的 :观察熄风复遂汤联合钙通道抑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 7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 ,7d内起病的ACI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 1组和对照 2组 ,每组 2 5例。治疗组以尼莫地平 10mg( 5 0ml)静脉输注 ,每日 1次 ,同时每日服 1剂熄风复遂汤 ,1个疗程后停用 5d ,继续第 2个疗程。对照 1组 :单用尼莫地平 ,剂量同治疗组。对照 2组 :单服中药。 3组均以 15d为一疗程。结果 :第 1个疗程、第 2个疗程后 ,治疗组与自身治疗前比较 ,NFD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0 1) ;第 2疗程后 ,治疗组与对照 1组、对照 2组比较 ,NFD均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 1组、对照 2组比较 ,有效率、显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中药方剂熄风复遂汤联合钙通道抑制剂尼莫地平治疗ACI ,取得比单一用药更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87.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展,接受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逐渐增加。尽管高龄已不再是血透的绝对禁忌证,但伴多器官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的血透并发症及死亡率仍高于非老年患者。为此,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82年5月至1993年5月的11年中,因慢性肾衰而采用维持性血透治疗的143例中大于60岁的34例(23.8%)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老年组34例中,男28例,女6例,平均年龄64.3(60~75)岁;非老年组109例中,男79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5(8~59)岁。原发病详见表1。  相似文献   
488.
系膜细胞 (MC)增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病理现象 ,细胞增生与否受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CCRPs)控制[1] ,其中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p2 7是一种十分重要的CCRPs,研究证实 ,p2 7水平下降在MC增生中起重要作用[1 3 ] 。氟伐他汀是一种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可抑制MC增生[4] ,但目前尚不清楚氟伐他汀对MC增生及 p2 7水平的影响如何。本研究通过观察氟伐他汀能否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诱导的MC增生及 p2 7在其中的作用 ,为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 细胞培养 :SD大鼠的MC培养于含 10 %小…  相似文献   
48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除了导致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外,还可能引起多种肝外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HBV感染最常见的肝外损伤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显示,HBV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且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功能紊乱.本文旨在总结HBV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90.
早在150年前,Rudolf Virchow就发现脂质蓄积与肾脏病的发生有关,认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脂肪变性是Bright's病的一个阶段。1982年Moorhead明确地提出"脂质"具"肾毒性",此后血脂异常与肾脏损害相关性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脏是脂代谢异常的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