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282.
目的 探讨中枢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神经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及病理分析.结果 儿童2例,平均年龄3.5岁;成人2例,平均年龄34.5岁.肿瘤分别位于额叶(1例),脑室内(1例),颅内硬膜下(1例)及髓外硬膜内(1例).肿瘤体积较大,均伴坏死、囊变或出血.肿瘤实性部分CT像上呈等或稍高密度,MR 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坏死、囊变呈低密度或长T1、T2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肿瘤组织镜下瘤细胞体积小,大小较一致,胞浆少,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可见核分裂,部分瘤细胞局部形成小菊形团样结构;瘤细胞团之间可见小血管明显增生,其中3例免疫组织化学均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神经微丝蛋白(NF)表达(+).结论 中枢神经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其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283.
目的:评价纤维加强的硬质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门诊31例单个前牙缺失患者,其中25例无需磨牙或磨切少量牙,6例磨切约0.8mm牙体组织,以达到需要的咬合间隙,对31例单个前牙缺失病例,采用玻璃纤维作支架加强的dialogR硬质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经12-50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27例复诊的病人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无脱粘、折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无明显染色,粘结界面良好,色泽稳定,美观效果好。结论:纤维强化硬质树脂粘结桥间接修复体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机械强度高,色泽稳定,对基牙损伤小,无金属,就诊次数少,椅旁操作时间短,坚固,美观,是一种单个前牙缺失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4.
薛鹏  弓莉  杨纪周 《放射学实践》2005,20(7):572-574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对经CT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5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CT行平扫,3例增强。结果:5例CT平扫为等高密度肿块,占位效应明显,无明显瘤周水肿。MRI扫描T1WI呈等低不均匀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高信号,显示血管流空,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4例不均匀,1例均匀强化,2例示脑膜尾征。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性表现:呈分叶状与脑膜相连,丰富的血管流空,血管周围围管性浓染,肿瘤内密度或信号常不均匀,无明显肿瘤内钙化,可见颅骨局限性骨吸收。HPC首选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8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硫酸环境中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方法:在硫酸环境下,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多巴胺产生化学发光的体系,考察了酸的种类及酸度、高锰酸钾的浓度及副泵转速、时间对该体系的影响。结果:在硫酸环境中,高锰酸钾可以氧化多巴胺产生化学发光。该体系的发光强度与多巴胺的浓度在1.25~25.0 mg/L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00 mg/L。结论:本法可用于针剂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86.
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鹏  程敬亮 《中原医刊》2007,34(14):83-84
目的总结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影像特点,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12例,并与36例16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对照。1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CT平扫检查。结果9例发生在小脑半球,3例位于四脑室及小脑蚓部,其中1例肿瘤沿着脑脊髓播散,形成脑膜癌病。肿瘤直径大于5cm6例,5例大小为3-5cm之间,1例肿瘤小于3cm。CT平扫表现为团片状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境界欠清晰。1例见有细点状钙化。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及FSEIR呈高于脑灰质信号。增强扫描为中度强化,强化欠均匀。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发生部位以及影像征像,术前可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287.
羟基喜树碱和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ydmxycampothcin,HCPT)、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两药联合对人大肠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裸鼠实验动物模型,腹腔内注入HCPT、L—OHP及HCPT+L—OHP后,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比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HCPT组和HCPT+L—OHP组肿瘤结节较用药前及对照组明显缩小并均以细胞凋亡为主,HCPT+L—OHP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CPT组和对照组(P〈0.05),L—OHP组主要表现为细胞坏死HCPT组及HCPT+L—OHP组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而HCPT+L—OHP对S期的阻滞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HCPT+L—OHP对大肠癌细胞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可能是通过L—OHP加强HCPT诱导大肠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并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使S期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研究荷瘤裸鼠腓肠肌组织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表达情况,观察美洛昔康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恶病质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24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三组(n=8),对照组(A组)、荷瘤+生理盐水治疗组(B组)、荷瘤+美洛昔康5 mg/kg治疗组(C组).结肠癌Lovo细胞株皮下成瘤诱导肿瘤恶病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myostatin基因表达;对血清TNF-α水平与myostatin基因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组体质量为A组的60%,平均摄食量明显下降;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C组体质量及腓肠肌质量显著高于B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B组myostatin基因表达高于A组和C组(P<0.01),其表达量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438, P=0.006).结论 荷瘤裸鼠腓肠肌组织myostatin基因表达明显增高;美洛昔康能降低荷瘤裸鼠血清TNF-α水平,减少腓肠肌组织中myostatin基因表达水平,改善其恶病质状况.  相似文献   
289.
患者为Ⅲ期矽肺,于本厂医院就诊,无好转且加重,遂来我院。2次上呼吸机,患者呼吸困难仍未明显好转。考虑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对抗而不适应,停用呼吸机,予气管导管吸氧,氧流量4L/min,30min后患者呼吸困难好转。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小檗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g至对数期中后期,将不同质量浓度亚甲基蓝加入P.g菌悬液中,作用5 min,激光(波长660 nm,功率140 mW/cm^(2))照射2 min,寻找亚甲基蓝结合激光体外抑制P.g的最佳浓度;观察亚甲基蓝介导的PDT体外抑制P.g的效果以及小檗碱对P.g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亚甲基蓝介导的PDT与小檗碱先后联合应用对P.g的抑制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及小檗碱对P.g形态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各成分吸收峰。结果在660 nm激光激发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24.4141μg/ml时,抑菌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亚甲基蓝组和P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0.05 mg/ml小檗碱对P.g浮游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0.05 mg/ml小檗碱组菌落数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mg/ml小檗碱+光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DT与小檗碱联用时对P.g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先PDT后小檗碱组较先小檗碱后PDT组菌落数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g经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处理后,细菌细胞壁皱缩成团,经小檗碱处理后,细菌表面变得光滑且菌体长度较对照组增长。结论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对P.g有抑制作用,当与小檗碱联用时,对P.g有协同抑制作用,且联合应用中先PDT后小檗碱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