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θ���ı�׼������ʵ�������IJ��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胃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定性诊断已不成问题。为了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及合理综合治疗等均至关重要。目前,对于胃癌手术治疗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早期胃癌行缩小手术,进展期胃癌行标准根治术。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我院1985年至1994年收治的胃癌中50例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胃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密切相关,而与年令,发病至确诊时间及症状无关。指出,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与体内性激素有关,须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2011年期间1 744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496 447例)ABO血型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 744例胃癌患者中,A型患者554例(31.77%),B型524例(30.05%),O型468例(26.83%),AB型198例(11.35%)。胃癌患者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ABO血型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384,P=0.000);A型较非A型胃癌发生风险升高(OR=1.174,95%CI=1.061~1.299),AB型较非AB型胃癌发生风险升高(OR=1.282,95%CI=1.106~1.487),O型较非O型胃癌发生风险下降(OR=0.738,95%CI=0.664~0.821)。B型胃癌累及部位分布与O型间有明显差异(P0.05);A型较B型淋巴结转移率高(72.77%vs.65.57%,P0.05);A型与O型较AB型远处转移率高(16.02%vs.9.14%;15.25%vs.9.14%,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ABO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ABO血型分布有差别,A、AB型人群较其它血型人群胃癌发生风险升高,而O型胃癌发生风险减低,血型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且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胃癌手术时胃壁切除范围大小将直接关系着癌灶是否残留,术后能否局部复发,是否达到了根治目的,也就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方法 以往很多学者大多是从病理学角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将就此问题从胃淋巴流向动态规律的结果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结果 通过对138具尸体胃壁淋巴流向动态观察,得出胃底与胃窦的淋巴回流是以胃左、右动脉交汇处与胃网膜左、右动脉文汇处连线为分界,胃体的淋巴回流分别向胃底和胃窦两个方向。结论 提议胃窦、底癌行根治性手术时,胃壁的切除范围不应少于此连线,而胃体癌行根治术时,则应行全胃切除术。  相似文献   
85.
胃癌转移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非常密切,受许多分子调控.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 、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F)、EGF(epidemao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GFR(epidemao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Flt-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等,本文将上述有关分子的机制做一综述性报告.  相似文献   
86.
目的设计一种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新方法,可有效的减少消化道返流的发生。方法距屈氏韧带25~30cm的空肠段与食管端侧吻合,距此吻合口15~20cm,输出袢作空肠与残胃端侧吻合,距空肠残胃吻合口远段10~15cm,作输入、输出袢空肠侧侧吻合,在距食管空肠吻合口5cm输入袢和残胃空肠吻合口下方分别行空肠闭合,命名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结果14例近端胃癌患者接受该种手术,手术过程安全,吻合时间短(平均25min)。术后恢复良好,进食规律,无1例返流主诉。术后2个月分别进行了影像学和生理学方面监测,效果满意。结论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有效阻止返流的近端胃切除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87.
保留贲门的近端胃癌根治术新术式探讨(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近端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贲门的可能性及适应证.以术中病理为保障,在不影响根治手术效果的前提下,保留食管-胃括约肌的解剖生理结构,观察这种新术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3~2004年拟行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根治手术切除成功者为合格样本,对照组行传统近端胃癌根治术,实验组行保留贲门的近端胃癌根治术,两组均采用环形吻合器械重建消化道;均行一致的幽门成形术;均保留迷走神经腹腔分支及肝胆分支;均进行上、下切端组织术中病理检查以保证根治手术范围.进行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后吻合口瘘几率、平均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半年随访时营养状况及返流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吻合口瘘0/0;肠道恢复时间4.3/4.7天;住院时间:12.1/10.2天;术后2个月随访时营养状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测食管返流情况、食管黏膜炎症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若严格的把握适应证,保留贲门近端胃癌根治术适用于部分胃底、体癌,无论从胃切除范围还是淋巴结清除范围都能达到根治要求,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同时有效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外科手术目前仍是胃癌可治愈的唯一方法。然而,何种程度的淋巴结清扫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仍存在争议,全球并未达成共识。虽然欧洲研究认为D2手术有较高的术后死亡率,但日本的报告认为术后死亡率可控制在1%~2%及以下。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开展了更为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手术.认为20%~30%的非早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达14%~30%。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清ALT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的49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清ALT最佳ROC曲线截点为参考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血清ALT与患者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血清ALT矣20.05U/L组患者有201例,血清ALT>20.05U/L组患者有290例。血清ALT与患者的年龄(X^2=11.231,P<0.001)、肿瘤浸润深度(X^2=23.178,P<0.001)、血清GGT(X^2=19.190,P<0.001)及血清AST(X^2=30.771,P<0.001)均有关。血清ALT:S20.05 U/L组和血清ALT>20.051;几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51.4%、42.1%和66.2%、27.4%、1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711,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1.882,95%CI:1.468-2.413,P<0.001)、肿瘤浸润深度(HR=1.161,95%CI:1.020-1.322,P=0.024)、淋巴结转移(HR=1.177,95%CI:l.042-1.329,P=0.009)、Hb(HR=0.726,95%CI:0.579-0.909,P=0.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1.275,95%CI:1.002-1.623,P=0.048)及血清ALT(HR=2.191,95%CI:1.754~2.738,P<0.001)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LT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人消化道癌裸鼠移植瘤株及体外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裸鼠建立人消化道癌的移植瘤株.利用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组织建立人消化道癌的细胞系.方法将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剪碎后植入BALB/C裸鼠皮下成瘤.将荷瘤鼠皮下的肿瘤组织取出剪碎后移入培养瓶中,用含15~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进行培养,建立体外细胞系.结果建成消化道移植瘤株6株,其中直肠癌2株,结肠癌1株,直肠癌肝转移灶1株,胃癌1株,肝细胞癌1株.建成二例细胞系,分别为直肠癌细胞系(HRC-00)和肝细胞癌细胞系(HHC98).结论建成的消化道癌移植瘤株和细胞系均具有人原发癌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可作为人消化道癌的体内外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