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8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44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1162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42篇
综合类   2202篇
预防医学   909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1009篇
  7篇
中国医学   1097篇
肿瘤学   24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睡眠状况的关系,寻求对儿童睡眠有利的养育方式,为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9—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儿科体检的214名6~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C)及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价家长养育方式及儿童睡眠状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SHQ总分在不同年龄(t=6.45,P<0.001)、共睡情况(F=11.82,P<0.001)、电子屏幕使用时间(F=5.13,P=0.007)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EMBU-C与CSHQ的多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从与抚养人同床睡到不同房间睡,CSHQ总分逐渐降低(β=-1.81),母亲情感温暖得分与CSHQ总分呈负相关(β=-0.50),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CSHQ总分呈正相关(β=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共同解释18%的变异(ΔR2=0.18)。结论 儿童的睡眠状况与年龄及家庭养育方式有关,家庭养育方式中的共睡和屏幕使用时间过长会降低儿童的睡眠质量,母亲情感温暖则对儿童睡眠的改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伴随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阿尔兹海默病(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为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细胞中的过度磷酸化的抑制微管相关蛋白(Tau)和β-淀粉样蛋白(Aβ)的堆积形成大量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自噬是一种机体内通过清除异常蛋白质来维持机体稳态的的保护机制。研究表明通过调控自噬通路可以影响细胞中的Tau蛋白和Aβ,以达到治疗AD的目的。中医药的作用特点是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对发病机制不明的AD治疗有独特优势。目前中药对AD的防治已初见成效,研究者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可以影响自噬的相关通路来调控自噬活性,从而进一步治疗AD。因此,该文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进行分类叙述,讨论不同类别有效成分和复方通过影响自噬相关通路,调控细胞中磷酸化Tau蛋白以及Aβ的生成和清除等并延缓AD进程,为之后中药以影响自噬为切入点来防治AD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3.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医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基本理论既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理论为基础,又为内科学、传染病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药理学又是医学教育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桥梁课程.长期以来,药理学被作为基础医学来对待,在本科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目前,国外的药理学教学方式包括:讲大课、小组讨论课、小型讨论课程等[1],国内的学者也试图找到一种真正发挥药理桥梁课程作用的教学模式[2].国内重点院校7年制临床本科已经把药理学分为两阶段进行[3],既在第5学期开设药理学,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开设临床药理学.而5年制临床本科只在第5学期开设药理学.  相似文献   
104.
1 典型病例1 1 以面部酸胀为首发症状误诊 1例 :患者男 ,70岁 ,既往身体健康。因阵发性面部酸胀 2个月加重伴持续性胸骨后闷痛 16小时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每于劳累时出现面部酸胀 ,持续 3~ 5分钟可自行缓解 ,无其他不适。于 16小时前因劳累出现面部酸胀加重 ,伴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上腹饱胀、恶心、呕吐1次 ,无腹泻。以“急性胃炎”给予常规治疗 ,病情无好转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心音低 ,其他无异常发现。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 0 1~ 0 2mv ,且Ⅲ导联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 ,V1、V2 导联ST段出现不协…  相似文献   
105.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哮喘 ,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现将 1999~ 2 0 0 0年应用喘乐宁、优喘平和必可酮联合治疗 2 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8例中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18~ 5 0岁 ,病程 2 5个月~ 1年。全部病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其中干咳 18例 (6 4 3% ) ,咯少量白痰 10例 (35 7% ) ,夜间及晨起咳嗽加重 16例 (5 7 1% ) ,伴胸闷 12例(42 9% )。查体 :肺部无阳性体征。X线胸片未见异常 ,肺功能检查均正常。1 2 诊断依据 :(1)无明显诱因的咳嗽超过 2个月以上 ;(2 )查…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中药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我料对1996年12月-1999年12月收往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抗菌素、抗病毒、平湍、纠酸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平湍汤”服用3-5日。结果:加用清肺平湍汤,可使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中药清肺平湍汤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可达到尽快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只成年灰兔进行定量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伤后定期进行眼部裂隙灯检查、角膜厚度及眼压测定,预期取角膜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1天可见细胞膜破损,细胞肿胀,细胞器颗粒粗大;伤后3天内皮细胞崩解,胞质脱落,胞核裸露,伤后5天出现细胞缺损区,膜脂降解聚积而形成脂质球,附着于细胞缺损区,角膜上皮细胞音隙增宽;伤后7天角膜内皮细胞移行修复细胞缺损区;伤后9天后内皮细胞异形明显。上皮细胞出现变性。角膜混浊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眼压增高者角膜厚度增加,内皮细胞损伤加重。结论:超微结构结果提示,角膜内皮细胞受损后细胞崩解似科是必然的结局。动态测定角膜厚度可以判断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控制眼压是预防内皮细胞损伤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达 1月以上而未行治疗者 ,根据B超等协助诊断 ,予以清宫后治愈。结果  5 4例全部行清宫术 ,刮出物病检均为机化变性绒毛组织 ,部分伴炎性反应。清宫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对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者 ,应及早明确诊断 ,及时行清宫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对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泌尿外科采用LRP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共292例,将其中采用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83例纳入观察组;对另外209例接受经典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选择其中83例纳入对照组。全组共166例,年龄45~75(64.0±7.3)岁,BMI 21~31(24.4±2.4)kg/m2。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切缘阳性(PSM)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3年、5年无生化复发(BCR)累积生存率;根据术后每天使用的尿垫数量进行控尿功能分级评估,分别于拔除导尿管后的当天(第1个24 h)、1周及1、3、6、12个月时,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危险分级、膀胱颈和神经保留与否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组16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TNM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和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PSM率为10.84%(9/83),低于对照组的13.25%(11/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 P=0.633)。2组患者术后随访12~71个月,平均33.7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观察组3年、5年无BCR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和73.2%,对照组分别为91.4%和7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 P=0.535)。在拔除导尿管后当天、1周及1、3、6个月,观察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39.76%(33/83)、53.01%(44/83)、66.27%(55/83)、90.36%(75/83)和97.95%(81/83),对照组为16.87%(14/83)、21.96%(18/83)、38.55%(32/83)、53.01%(44/83)和68.67%(57/83);观察组控尿功能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4.09、-3.78、-5.61、-4.99,P值均<0.001);拔管后12个月,2组完全控尿率分别为98.80%(82/83)和93.98%(78/83),控尿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094)。术后3个月,观察组控尿(完全+社交)率达100%(83/83),高于对照组的73.49%(6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 P<0.001)。结论 LRP中解剖性保留控尿肌群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控尿功能,且不影响手术的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0.
在近20年中,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与人类饮食有关的某些因子,对人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具有主要的决定性影响。可引起特殊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减的饮食状况已被分析。尽管有几种途径在饮食调节肿瘤发病率中是重要的,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