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12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on endometriosis,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类型之一,目前DIE常用的分类方式之一是Enzian评分,该分类系统对不同方式诊断DIE的效能评估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在国际上较为认可。DIE的疼痛症状强烈,易造成女性生育能力的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DIE显得尤为重要。腹腔镜探查术曾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金标准,属于有创操作,具有风险性,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无创诊断手段成为DIE目前研究的重点,随着磁共振成像对DIE早期诊断价值的不断体现,本综述应用Enzian评分系统评估MRI对DIE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以说明磁共振成像对DIE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2.
通过评价欧美娜蓝、红光与自制药痤疮I号联用治疗炎性痤疮的疗效,以了解痤疮I号能否代替Lite-Blue用于临床实践。将8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欧美娜蓝、红光照射治疗;在此之前,试验组用痤疮I号洁面,对照组用Lite-Blue洁面,治疗前后清点患者炎性损害的数目,比较不同组的平均减少率。结果:治疗1、4、8周后,两组皮损的数目均减少,其中试验组分别减少32%、53%、74%,对照组分别减少32%、51%、72%,两组皮损减少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内及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欧美娜蓝、红光与痤疮I号联用疗效高,显效快,无不良反应。痤疮I号与Lite-Blue相比,疗效、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可替代Lite-Blue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讨Ph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变化的实时定量PCR监测及其意义,对21例CML患者骨髓移植后不同时期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21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CML患者移植后7例未检测出融合基因,14例移植后1—6月仍可检出不同水平bcr/ab/融合基因。动态观察发现,9例bcr/abl融合基因处于较低水平,相对数在0.0074%~0.088%,于移植后第3—7月转为阴性。5例符合分子生物学复发标准,融合基因相对数在0.077%-75%。其中1例在骨髓移植后1、2、3个月融合基因相对数分别为0.95%、1.5%、0.16%,于移植后4个月自行转阴性;2例接受同一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后bcr/abl转为阴性;2例发展为临床血液学复发,其中1例经化疗及同供者单个核细胞输注再次缓解,但bcr/abl阳性,另1例不治死亡。结论:对于ph阳性CML患者骨髓移植后连续定量监测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可以了解疾病残留状态,预测分子学生物学复发,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单倍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Ⅲ~Ⅳ级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应用GM-CSF进行膀胱灌注300μg/d,连用5天。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完全缓解,1例无效,获得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1.3d(范围5~16d)。结论:膀胱灌注GM-CSF治疗骨髓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基于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分析与横断面临床研究构建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条目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条目权重及临床实用性原则建立诊断标准。结果 文献系统分析筛选条目43个,横断面临床研究纳入患者400例,筛选条目39个,归纳分类后形成包含67个条目的条目池;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保留条目28个;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权重类条目(0.0430~0.1976)9个、中权重类条目(0.0153~0.0289)9个与低权重类条目(0.0060~0.0147)10个。结合临床实用性原则,优化形成包括必要指标(心绞痛程度进行性加重、近1个月反复发作性心绞痛等)、理化指标(心脏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等)及舌象脉象(舌青紫或紫暗等、脉弦细或脉涩)3个维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两轮专家问卷咨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68、0.395,格朗巴赫系数为分别为0.967、0.893,提示专家意见一致性好,结果可信度高。结论 该诊断标准涵盖了反映瘀毒互结致病特点的宏观表征和理化指标,可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门诊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能操作,是患儿和家长衡量护士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临床操作中经常会发生因静脉血管的穿破导致的穿刺失败,近年来,我们采用了静脉穿刺补救法用于小儿静脉血管穿破后的补救,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产前检查顾名思义为生产前的检查,又称围产保健.在整个孕期通过产前检查及时了解孕妇身体情况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做到优生优育.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对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死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为孕中期死胎的110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56例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54例用利凡诺引产,比较两组从用药到死胎排出的时间、分娩出血量、引产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引产前孕周、孕次、凝血功能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用药到死胎排出的时间,分娩出血量,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中期死胎引产,自然排出率高,分娩出血量少,扩宫及清官均较易,清宫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患者痛苦轻,不良反应少,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孕中期死胎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49.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早发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并记录冠脉病变记分(CCS);采用钒酸氧化法检测两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并进行其与CC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且血清直接胆红素与CCS呈显著负相关(r=-0.347,P〈0.05)。结论低直接胆红素浓度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中国不同地理居群半夏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 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以块茎入药[1]。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但是随着半夏野生资源逐渐减少,民间多以同属其他植物作为代替品入药,加之引种途径各异,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品种退化。许多地区品种背景资料,种系不清,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使得古方中所用道地药材在形态和质量方面出现变化,给半夏的临床用药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就需要一种可靠的分类鉴定手段。本实验应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30个不同地理居群的半夏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