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大蒜素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指标。观察终浓度分别为5、10、20、50μg/m1的大蒜素预处理以及预处理12、24、36h后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MAPKs)抑制剂PD 98059对大蒜素预处理的作用。结果:大蒜素能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和MDA生成。其中20μg/m1浓度作用较强。大蒜素预处理12h后即产生延迟保护作用,24h最强,36h消失。H—7、PD 98059能够完全清除大蒜素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大蒜素可以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涉及PKC及MAPKs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32.
纳洛酮对缺氧心室肌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培养家兔心室肌细胞缺氧 /复氧后早期细胞凋亡的方法。方法 取乳兔心室肌细胞培养传一代后分成 3组 :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 /复氧组 (缺氧组 )、缺氧 /复氧加纳洛酮干预组 (用药组 ) ,然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 /复氧后的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 2h/复氧 4h ,缺氧组的凋亡比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 ,较用药组也明显增高 (P <0 0 1)。缺氧组内凋亡细胞所占比率明显多于坏死比率 (9 88± 0 98vs 5 10± 0 2 9,P <0 0 5 )。结论 缺氧 /复氧可诱导家兔心室肌细胞早期凋亡 ,而且凋亡是缺氧 /复氧后细胞早期死亡的主要表现形式 ,纳洛酮可明显降低早期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缺乏淋巴管的脑组织中血管周围组织通道在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时的功能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静脉输入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以复制高血压脑水肿模型;两组动物均在脑内活体定位注入FITC标记白蛋白(FITClabeledalbumin,FA),3h后灌注固定脑组织并切薄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结果:在对照组,周围有荧光浓集的血管影像和血管周围荧光浓集细胞影像出现较少,而且多局限在荧光扩散的区域内或区域边缘;实验组脑组织中周围有荧光浓集的血管影像和血管周围荧光浓集细胞影像均明显多见,两种影像不仅出现在荧光扩散区域内、区域边缘,而且出现在远离荧光扩散区的部位。结论:高血压脑水肿时,在缺乏淋巴管的脑组织内,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引流组织液、清除大分子物质等类似淋巴管功能代偿性增强。  相似文献   
34.
高血压急性脑损害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脑损害,建立一个急性高血压脑水肿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只。实验组以静脉输入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待血压升至最高值后维持30min,对照组则以相同速度输入生理盐水30min。分别静注伊文氏蓝染色、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镧醛灌注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伊文氏蓝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除缺乏血脑屏障的部位被染成蓝色外,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均未见蓝染;实验组则大脑、小脑均有斑片状蓝染。镧醛灌注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镧离子局限在微血管腔内;实验组则见镧离子分布到血管外间隙和细胞间隙中。说明实验组血脑屏障有破坏。结论:静脉输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使血压急剧升到170mmHg(1mm Hg=0.133kPa)左右并维持30min可以成功制成大鼠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模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UII)对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UII对于SD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的作用,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肠壁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肠系膜细动脉和细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21.4±2.3) μm和(38.1±3.6) μm,UII组于滴加UII(10-7mol/L)后即刻细动脉和细静脉出现收缩,1 min时细动脉和细静脉收缩达到高峰,血管内径分别为(14.1±1.4) μm和(22.2±5.2) μ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细动、静脉内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肠壁血流量于滴加UII(10-7 mol/L)后1 min开始升高,5 min达到高峰 。结论: UII可以使大鼠肠系膜微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36.
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缺乏淋巴管的脑组织内,脑组织液与脑脊液间、脑组织液与淋巴系统间以及各部位脑实质之间的物质传递的过程与途径是一个被忽略的未知领域,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脑组织通道,对指导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与康复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为研究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材料实验在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 g,购自解放军总医院动物中心.干预将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白蛋白(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albumin,FA)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右旋糖酐(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labelled dextran,FD)分别定位注射入大鼠脑内,一定时间后通过示踪剂与血管同时显影的方法观察注入的荧光物质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注入的荧光示踪剂在脑内的分布情况、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注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荧光示踪剂实验组之间示踪剂分布的差异.结果注入FA,FD之后均可见微血管周围广泛分布荧光浓集细胞(Mato细胞);FD在脑内扩散速度大于FA;FA注入后还出现血管周围荧光浓集影像,并沿血管通向远处,在皮质者通向脑表面,在白质者通向脑腹侧颅底血管,速度与距离均大于简单扩散.结论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与细胞间组织通道相比,具有物质传递优势;具有与淋巴管类似的功能,在大分子物质的传递引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与Mato细胞共同参与脑内免疫.  相似文献   
37.
胎儿骨骼发育异常(skeletal dysplasia,SD)是胎儿期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绝大多数与遗传性疾病相关,骨骼系统病种较多,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的遗传因素可以分为: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和致病基因相关的遗传性骨病。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胎儿骨骼发育异常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随着各种遗传性骨病的相应基因型-超声影像及临床表型信息的逐步完善,提高了骨骼发育异常的胎儿产前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让建立更加高效的、标准化的诊断流程成为可能,本文就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遗传性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遗传咨询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多态性分析,探讨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2021年3月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优生咨询门诊就诊的107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19%(236/10784,染色体多态性不在此范围),染色体异常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00%,其中数目异常共计104例(44.07%);结构异常共计132例(55.93%)。将各类染色体异常核型进行具体分类,其中以数目异常最为多见(44.07%);次之为平衡易位(27.97%)、倒位(8.05%)、罗氏易位(13.98%);而其他异常(缺失、增加、插入等)占5.93%。染色体检查病因分类以自然流产为最多数(53.39%),次之为未明原因(10.59%)。染色体多态核型分布为1qh+占比最高,达到人群中3.98%。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SA组Yqh+有64例,占5.00%(64/1279);Yqh-有24例,发生率为1.88%(24/1279);Y倒位有3例,占比为0.23%(3/1279)。RSA组Y染色体多态比例高于对照组(7.1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优生优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测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