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61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1例巨大的多囊肝、多囊肾患者和1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原位灌注,快速切取。肝移植分别采用经典式或背驮式原位肝移植,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三联免疫方案。结果两例患者术后移植器官立即发挥功能。例1术后第2天发生急性肺损伤,第11天发生ARDS,经积极治疗后控制;例2肝、肾功能正常,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和原发病复发等问题。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终末期疾病的方法之一,完善的手术、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测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在技术上较单纯的肝移植或肾移植要求更高、更复杂。  相似文献   
32.
背景:以往研究中恢复骨折椎体强度或刚度所需的骨水泥体积数据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椎体在不同区域和个体之间体积大小差异、骨折前后体积差异、骨水泥体积和分布不对等引起。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探讨治疗椎体骨折所需的骨水泥灌注量。方法:选取8只成年绵羊,经筛选T8-L2椎体后最终获得50个椎体,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记录椎体初始强度和刚度、骨折后椎体前缘高度,使用有限元技术精确计算每个椎体骨折后体积,得出骨水泥注射体积。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采用拉丁方设计,50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标本分为两阶段处理:第一阶段,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分别注射体积5%,10%,15%,20%的低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每种体积5个标本;第二阶段,分别注射体积15%,16%,17%,18%,19%,20%的骨水泥,每种体积5个标本。将两阶段的标本置于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结果与结论:(1)所有椎体术前高度、宽度、深度、脱钙前后骨密度、强度和刚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2)第一阶段:与术前比较,5%,10%,15%组术后椎体强度降低(P <0.05),20%组术后椎体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器官移植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①回顾分析2005-05/2006-08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19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均为健康献肝者.供者、受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术后1个月检测1次巨细胞病毒血清抗体,预防和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均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根据术后血药浓度及肝功能改变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用量.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中巨细胞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IgG、巨细胞病毒IgM.结果:19例受者中6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均无临床症状,并全部治愈.结论:更昔洛韦能够有效治疗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积极预防、早期治疗肝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TACE联合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48例。根据PVTT部位,分为门静脉主干癌栓(A型)、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B型)和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癌栓(C型)。根据粒子是否植入到PVTT内,分为癌栓内直接植入法(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其粒子植入到癌栓周围1.7 cm内的肝实质或肿瘤内,癌栓周围植入组)。比较不同类型PVTT及不同植入方法的癌栓控制率(DCR)、癌栓进展时间(TTP)及患者总生存率(OS)。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TACE及粒子植入治疗。A、B、C型PVTT患者,中位OS(mOS)分别为8、11.5和1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癌栓DCR分别为61.5%、70.8%和72.7%(P=0.548),肝内肿瘤DCR分别为69.2%、75.0%和81.8%(P=0.483);癌栓中位TTP分别为4.5、8和11个月(P=0.030),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5、9和9.5个月。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组的mOS分别为10和11.5个月(P=0.239);癌栓DCR分别为69.2%、68.2%(P=0.591),肝内肿瘤DCR分别为73.1%和77.3%(P=0.502);癌栓中位TTP分别为7和10个月(P=0.276),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8和9.5个月(P=0.089)。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癌栓内直接植入法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对PVTT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吞噬了供者凋亡淋巴细胞的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对皮肤移植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19+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C57BL/6小鼠作为受者,BALB/c小鼠为供者,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经小鼠重组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共同诱导,制备并培养imDC.分离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SP),经光化学照射方法(PUVA)处理,得到供者小鼠脾淋巴细胞(PUVA-SP).在体外将PUVA-SP与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共同培养,得到PUVA-SP DCs.根据受体小鼠术前接受的静脉输注成分将其随机分为4组(n=14):PUVA-SP DC组、imDC组、成熟树突细胞(maDC)组和PBS对照组.于手术前7d分别从尾静脉注入1×106个(0.2ml)PUVA-SP DC、imDC、maDC或0.2ml PBS.于移植术后观察受体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外周血IL-10+CD19+ Breg比例及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移植术后,受体小鼠外周血IL-10+CD 19+Breg细胞占CD19+B细胞的比例在PUVA-SP DC组为7.48%,明显高于imDC组(4.12%)、maDC组(3.01%)和PBS对照组(2.37%).PUVA-SP DC组小鼠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为58.2±0.9ng/ml,与maDC组(20.1±1.6ng/ml)、imDC组(26.2±1.3ng/ml)及PBS对照组(19.0±0.6ng/ml)比较显著升高(P<0.01).PUVA-SP 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62.3±2.6d,显著长于maDC组(20.7±1.9d)、imDC组(12.1±1.0d)和PBS对照组(11.0±1.3d,P<0.01).结论 移植术前输注PUVA-SP DCs可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增加受者体内IL-10的表达水平,诱导产生较多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时,输入高氧液对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根治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N组(对照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平衡液;O组(高氧液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高氧平衡液。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DLV)30min、单肺通气(OLV)30min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等。结果OLV时O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N组(P<0.01),O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显著高于N组(P<0.05)。OLV时,Qs/Qt较DLV时显著增加(N组P<0.01;O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以明显升高SaO2和CaO2,高氧液对Qs/Qt的影响不明显。单肺通气时输注高氧液可能对低氧血症有利。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和研究枸橼酸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之间行肾移植术后出现DGF的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则采用枸橼酸抗凝,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流速度、24 h置换液量、透析器使用时间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0%,对照组出现牙龈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3例,全身皮下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GF患者在行CRRT治疗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显著高于普通肝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8.
三氧化二砷抗胃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抑制生长及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光镜观察、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还原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检测As2O3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给药浓度时对MKN-28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KN-28细胞经As2O3作用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呈浓度-作用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药物作用后MKN-28细胞的生长周期受到明显阻滞。结论As2O3既能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28的生长,又能诱导该细胞凋亡,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和作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CAPD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126例CAPD存活患者相比较,以寻找其死亡的高危因素.结果 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营养不良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分别占30.3%、24.4%和16.8%.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年龄、动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升高(P〈0.05或P〈0.01),死亡组左心室肥大的比例升高(P〈0.01),而心脏射血分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尿素氮清除率、透析前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前尿量降低(P〈0.01).结论 心脑血管并发症和营养不良是CAP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与残余肾功能减退、左心室肥大、高血压、蛋白质丢失和微炎症等因素有关.保护残余肾功能、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纠正营养不良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率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0.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30例Ⅰb~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予紫杉醇、顺铂/卡铂化疗1~2个疗程,随后行根治性手术;以30例同期同条件直接给予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7);实验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术后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771,P=0.308).实验组化疗有效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与化疗无效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复发率显著低于化疗无效者(P=0.001);化疗有效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术后生存时间则显著长于化疗无效者(P=0.0366、P=0.0309).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淋巴结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有效的治疗方法.TP方案可作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