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506)联合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异体异位移植模型,将心脏移植于腹部。术后分别进行不同免疫治疗,于移植术后第7d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和血清IL-2含量,同时观察心脏移植术后移植心脏的病理改变。实验分单纯应用FK506组、单纯应用Res组以及联合应用FK506和Res组,以异体异位移植术后不用药为对照组。结果单独用药组与不用药对照组比较,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联合用药组又明显轻于单独用药组。各用药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未用药组。结论FK506和Res都可以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而阻止或延缓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急性排异反应。FK506与Res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地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两种分离方法及其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分离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和条件,并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从骨髓中分别提取内皮祖细胞,体外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通过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表达、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情况和超微结构等进行鉴定.同时,流式细胞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纯度、细胞计数测定分离所得细胞的数量及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况等,对两种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从骨髓中分别提取的细胞,体外培养后细胞呈铺路石形,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具有特征性的W-P小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相关抗原VEGFR-2, Ⅷ/vWF 呈阳性,同时细胞摄取Ac-LDL,证实为内皮祖细胞.免疫磁珠法与贴壁换液法相比,分离所得内皮祖细胞数量是后者2倍,纯度为76%,明显高于贴壁换液法的29%;同时,两者对细胞增殖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利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均可分离得到骨髓内皮祖细胞,它将成为新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细胞纯度更高、数量更大,但步骤复杂、价格昂贵;贴壁换液法得到细胞纯度和数量偏低,但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3.
升主动脉瘤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结合外科治疗57例升主动脉瘤的经验,探讨此病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术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我院升主动脉瘤手术57(男46,女11)例,年龄18-63岁。其中单纯升主动脉瘤43例,DeBekey I型主动脉夹层11例,DeBe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瘤3例,瘤体直径5-16cm。手术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组件替换主动脉根部53例,保留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替换术4例。结果:1990-05/1998-05手术18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33%(6/18)。1998-06/2001-05手术39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1/39)。除2例分别死于心律失常和全身衰竭外,余均死于出血。结论:升主动脉瘤自然病程险恶,外科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如升动脉瘤直径超过5cm,就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4.
异种移植“体液适应”的诱导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显力  蔡振杰 《医学争鸣》1999,20(6):519-522
目的:诱导异种移植“体液适应”,并对其机制加以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免疫抑制方法处理受体兔,然后行大鼠→兔骨髓、胸腺联合移植,并通过细胞毒试验、直接和韵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大鼠组织、细胞在受体兔体内的嵌合性;同时,荧光标记的羊抗大鼠单个核细胞抗体直接大鼠体内注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大鼠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平均荧光强度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模型兔血清对供体的细胞毒性无降低,但供体大鼠胸腺和单个核  相似文献   
25.
何显力  蔡振杰 《医学争鸣》2000,21(8):1035-1036
0 引言 异种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就是受者对异种移植物的超急性排斥 .同种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成功 ,使得诱导对收稿日期 :1999-10 -2 5 ; 修回日期 :2 0 0 0 -0 3 -15作者简介 :何显力 ( 1967-) ,男 (汉族 ) ,吉林省榆树县人 .博士 ,主治医师 ,讲师 . Tel.( 0 2 9) 3 5 7773 1异种供体的永久性耐受变得十分吸引人 .我们对建立造血嵌合体及供者特异性抗原受者胸腺内注射等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在大鼠→兔异种心脏移植模型中进行了尝试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健康青年 Wistar大鼠 (2 0 0~ 2 5 0 g) ,健康青年新西兰兔 (1.5~ 2 .5 kg,分…  相似文献   
26.
我国西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地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抗凝强度。方法将本地区50例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机分为3组并于术后定时分别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相应的INR、D-二聚体浓度、抗凝血酶Ⅲ活度(AT-Ⅲ:C),并监测其术后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机械瓣膜置换术后,INR控制于1.3~1.7范围内即可保持D-二聚体浓度、AT-Ⅲ:C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并未出现血栓形成。结论西北地区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术后采取INR控制于1.3~1.7的低强度抗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感染性心内膜炎18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2002-2003年西京医院心脏外科中心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方法:选择2002-2003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对病原菌株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中血培养阳性12例,占66.7%,其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例,粪肠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消化链球菌(厌氧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喹诺酮类、磷霉素、广谱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本组血培养阳性病例中,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居多,病原体菌种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率必须坚持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时机;青霉素的敏感率只有37.5%,传统的在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观念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28.
<正> 虽然年龄≥70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效果满意。但年龄≥70岁仍是行CABG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风险大,对手术要求较高。现将我科行CABG患者26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新型封堵器经胸关闭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一种新型的封堵器和传送系统:封堵器由外鞘管、内鞘管、传送杆经第4肋间和右侧房壁送出,封堵房缺。通过这种经胸方式共治疗患者386例,年龄1~79(平均11.8)岁,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房缺平均直径为20.4(4~38)mm,成功植入封堵器382例,因房间隔多发缺损植入2个封堵器22例。整个手术时间为35~62(平均44±7.4)min;术后24h经胸B超证实手术成功率为98.9%;植入术中封堵器脱落1例,因此取出封堵器改用手术方法封闭房缺;另1例患者房缺成功封闭,术后当晚发生颅内出血,经神经外科治疗成功康复。结论:对于大多数房缺患者,经胸封闭房缺是有效且安全的,其操作也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桥制取技术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对9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9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胸廓内动脉,97例左胸廓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8例右胸廓内动脉与其它冠脉血管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全组共使用单侧胸廓内动脉79例,双胸廓内动脉18例,左胸廓内动脉使用率98%,平均远端吻合口数4.88±0.88个/例;院内死亡2例,病死率2.02%(2/99);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8.01%(8/99),其中脑部并发症3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消化道出血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技术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