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院1996~2000年经EEG检查发现颞叶异常放电的门诊和住院癫癎患者49例,现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1例,女18例;年龄6~61岁,平均24.76岁;病程6个月~26年,平均4.67年。既往有高热惊厥史3  相似文献   
22.
视神经脊髓炎脑部异常的MRI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脑部异常的MRI表现及特征,探讨脑内病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符合2006年Wingerchuk诊断标准的54例NMO患者行脑部MR检查,分析脑部MRI异常患者病灶的分布及信号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脑内病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4例NMO患者脑部MRI正常24例(44.4%),MRI表现异常30例(55.6%),以多发的皮层下和皮髓质交界区白质小病灶最常见(13/30,43.3%).典型的NMO脑内病灶位于胼胝体、脑室室管膜下、下丘脑及脑干等部位,表现为斑点、斑片及线状异常信号.16例脑部增强检查均未见异常强化病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以及合并自身免疫病或前驱感染史与脑部MRI异常有关联(OR=3.519,P<0.05).结论 NMO患者脑部MRI出现异常信号较常见并有较特异的好发部位.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或有前驱感染史的NMO患者容易出现脑部MRI异常.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RI features of the brain in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an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rain abnormaliti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Methods Fifty-four patients with definite NMO according to 2006 Wingerchuk diagnosis criteri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MRI scanning of the brain was performed in these patients. Distribution and signalfeatures of all the lesions were analyzed.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brain abnormalities. Results Twenty-four NMO patients (44. 4%) showed unremarkable findings and thirty (55.6%) showed abnormalities on brain MRI. Multiple and non-specific small lesions in the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and grey-white matter junction were the most frequent abnormalities on brain MRI (13/30, 43. 3%). Typical lesion locations included corpus callosum, subependyma of ventricles,hypothalamus and brain stem. The lesions showed punctate, patchy and linear abnormal signals. Postcontrast MRI showed no abnormal enhancement in 16 cas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oexisting anto-immune disease or infection history had correlations with abnormalities of the brain on MRI (OR=3.519,P <0.05). Conclusions There was a high incidence of brain abnormalities in NMO.Subependymal white matter, corpus callosum, hypothalamus and brain stem were often involved in NMO.NMO patients with coexisting anto-immune disease and infection history had higher risk of brain abnormalities.  相似文献   
23.
1.5TMR乳腺扩散加权成像b值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水模、正常乳腺腺体、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及图像信噪比(SNR)随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1.5 TMR乳腺DWI合理的b值取值范围.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18例,良性14例)及对侧正常腺体进行乳腺MR检查,采用EPI-DWI序列;b值分别采用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 s/mm2.测量不同b值下水模、正常乳腺腺体、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和图像SN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不同b值时的变化规律.结果 DWI的SNR均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二者呈负相关(r=-0.802,P<0.01),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r=-0.923和-0.855,P<0.01);当b值取800~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之间的ADC值差异最大(0.7×10-3mm2/s);当b值>1400 s/mm2,差异逐渐减小.结论 取b值800~ 1000 s/mm2时,既能取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有效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是1.5 TMR乳腺DWI最合理的b值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4.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部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描述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部MRI表现 ,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在评价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 9例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9~ 47岁。 6例发病前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全部 9例行头部MRI检查 ,7例行MRI复查。结果 病变多发且分布不对称 ,9例大脑白质受累 ,6例同时累及丘脑 ,4例可见“垂直征” ,病变呈大小不等的片状或点状异常信号 ,6例可见异常对比增强 ,7例复查见异常信号缩小且数目减少。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MRI脑部表现颇具特征性 ,结合病史及单时相病程可作出早期诊断 ,MRI随访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MRI显示丘脑受累是鉴别本病与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5.
128例癫痫患者头颅CT和MRI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头颅CT和MRI检查在癫痫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分析128例癫痫患者的CT和MRI结果,应用X2检验比较CT和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结果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而言,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均高于CT.CT发现颞叶和基底节区病变的例数分别为MRI的45.2%和56.3%,MRI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显著高于CT.结论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类型,应以MRI为首选.MRI对颞叶病变、基底节区病变检出的能力优于CT,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高于CT.  相似文献   
26.
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VIBRANT多时相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1.5T MR仪及4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53例(57灶)患者双侧乳腺平扫后用Gd-DTPA(磁显葡胺0.1mmol/kg)以2.0ml/s静脉团注,注药后约15秒开始第1次采集,采集时间约57秒,连续无间隔采集8-10次。结果 除1例外,所有乳腺脂肪抑制均匀。乳腺病变形态是否规则及边缘是否有毛刺与病变良、恶性关系显着(P〈0.05)。边缘毛刺征特异度95%(19/20)。恶性病变1分钟早期增强率高于良性病变(P〈0.05),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89%及65%。恶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单相型)10.81%(4/37),Ⅱ型(平台型)2.7%(1/37),Ⅲ型(流出型)86.49%(32/37);良性病变Ⅰ型65%(13/20),Ⅱ型5%(1/20),Ⅲ型10%(2/20),Ⅳ型(环状或无明显强化)20%(4/20)。以Ⅱ型或Ⅲ型为恶性标准,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19%及85%。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相结合,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1.89%(34/37),85%(17/20),89.47%(51/57)。结论 应用VIBRANT进行乳腺多时相增强MRI脂肪抑制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比较有效的方法。1分钟早期增强率诊断灵敏度较高,边缘毛刺征特异度较高。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7.
多层螺旋CT和三维屏气MR冠状动脉成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16 multi-detector CT,16-MD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和三维屏气冠状动脉MR血管造影(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50%)的准确性.方法4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在3 d内均行冠状动脉CTA和MRA检查,其中31例患者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冠状动脉分成9个节段(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近、中、远段和旋支近、远段),由2名影像科医生共同对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按0~4级评分,比较CTA和MRA上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计算并比较CTA和MRA诊断31例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50%)各项准确性指标.结果CTA在右冠状动脉中段的图像质量低于MRA,右冠状动脉近段二者无区别,其他节段均优于MR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1例患者共有43个节段狭窄>50%,CTA和MRA分别正确诊断出36和27个,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4%、49%、97%和63%、90%、55%、93%.结论除右冠状动脉中段,CTA大部分节段的图像质量优于MRA.CT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性高于MRA,但特异性低于MRA.冠状动脉CTA和MRA均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的MRI表现,探讨该病变的病理学改变特征以及MRI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1例经临床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进行了MR检查,对其MR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显示8例病变均表现为局限性肿块,邻近未见伴有多发病灶;5例呈均匀长T1信号,2例呈不均匀长T1信号,1例呈短T1及长T1混杂信号;5例呈均匀长T2信号,3例呈不均匀长T2信号;7例经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者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其中1例左额顶叶病灶强化后有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倾向,1例颈段脊髓病灶可见以背侧白质为主的强化;MR复查未见病变复发征象,其中1例激素治疗后病变逐渐缩小。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较困难,MR检查常将本病误诊为肿瘤。诊断时若能认真分析临床病史并仔细观察MRI表现(特别是增强MRI表现),则有可能提出本病的诊断,此时可以先使用激素试验治疗,以避免手术或放射治疗造成的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9.
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探讨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结构的一致性。以证实该方法的准确性:分析该方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小型猪颞下颌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小型猪进行解剖,观察其大体形态,将两者进行比较,对1名无症状志愿者及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小型猪磁共振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形态基本一致,2名受检者的三维影像均可清晰再现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结论: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能准确反映颞下颌关节解剖形态,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疗效的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MR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骨肉瘤疗效随访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6例骨肉瘤在HIFU治疗前后的MR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表现与诊断,并与^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静态骨显像对照。结果MRI可正确判断14例骨肉瘤在HIFU治疗后的疗效。HIFU治疗前,16例骨肉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为混杂高信号,多时相动态扫描各期明显强化^99mTc—MDP骨显像显示瘤灶放射性异常浓聚。HIFU治疗后1~4周,瘤灶在T1WI上呈稍高信号、多时相动态扫描各期无强化、灭活区边缘见1条薄的强化带;^99mTc-MDP骨显像显示瘤灶的放射性异常浓聚消失。HIFU治疗后3~25个月,瘤灶逐渐缩小,T1WI上的信号缓慢下降。结论HIFU是一种有效局部治疗骨肉瘤的方法,MRI能准确评估HIFU治疗骨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