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并结合大黄胃肠道注入、芒硝外敷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膀胱测压获得间接间歇腹内压(IAP)(IAP≥25 cm H2O)确诊为腹腔间室综合征的42例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并结合大黄胃肠道注入、芒硝外敷治疗,并连续监测膀胱测压,血液分析、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如病情恶化给予外科腹腔减压。结果: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并结合大黄胃肠道注入、芒硝外敷治疗72~480 h,平均326 h。38例患者未行外科腹腔减压并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3例患者病情加重需行外科腹腔减压,1例因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认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并结合大黄胃肠道注入、芒硝外敷早期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急诊病例一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结肠憩室急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盲肠憩室穿孔3例,升结肠憩室穿孔2例、脓肿1例,降结肠憩室梗阻2例,乙状结肠憩室穿孔2例、出血2例、梗阻2例,均行一期手术切除后吻合。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有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具备适应证的结肠憩室急诊病例施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误诊的成人II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致不全性肠梗阻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不适2 h伴呕吐入院,经相关检查拟诊为胰腺炎,治疗1周症状明显缓解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II型,十二指肠不全性肠梗阻。经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成人Ⅲ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少见,易误诊。加强对其认识、详细病史询问及术前进行相关医技检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腹茧症并发肠梗阻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茧症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腹部疾患,由Foo[1]首次命名。该病的特点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膜所包裹。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作出明确诊断。该病往往以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不能明确诊断,术后可能再次出现肠梗阻表现。近年来,该病不断有报道。我院2002年~2004 年诊治腹茧症并发肠梗阻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7~50岁,平均年龄 43 岁。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 例;腹水2例;腹部包块2例;消瘦1例。术前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结肠憩室的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4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憩室位于盲肠5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憩室切除结肠吻合术5例,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憩室切除、造口+直肠残端闭合4例(Hartmann术,6周后行二期吻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结肠憩室出现穿孔、出血、脓肿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应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并发症及腹腔感染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男,6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8天入院.患者8天前于高脂饮食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次日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无好转,转我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02/min,呼吸24/min,血压130/70 mmH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带蒂胆囊瓣和脐静脉瓣修复肝外胆管缺损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采用带蒂胆囊瓣或脐静脉瓣修复肝外胆管缺损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术后常规行逆行胆管造影检查,均提示胆管通畅,无狭窄及残余结石;B超检查示胆管轻度扩张5例,无异常3例.术后出现胆瘘2例,经1~2周引流痊愈.术后3个月内2例Mirizzi综合征反复出现胆管炎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胆管引流管均于术后6~12个月经夹管观察后拔除,未出现不适.本组均痊愈出院,随访3~5年,无胆管疾病复发. 结论 带蒂胆囊瓣或脐静脉瓣修复肝外胆管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并掌握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腹水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男,58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三月,加重伴黄疸一周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入院经相关检查拟诊为“阻塞性黄疸原因待查”行剖腹探查。术中诊断为胆管癌累及肝脏、横结肠,后腹膜淋巴结明显肿大,腹腔淡黄色积液约1000 m l,肝脏呈结节性肝硬化表现。术中行近肝门部胆管切开置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内毒素血症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4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及对照组。测定两组肝癌手术患者肝门阻断前后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内毒素以及术前、术后第1、3、7天肝功能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门阻断前,乳果糖组患者内毒素水平要低于对照组(t=27.60,P〈0.01):肝门阻断后,两组患者内毒素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更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12.72,P〈0.01),说明乳果糖可以明显减轻内毒素血症。术前两组患者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乳果糖组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1;t’=4.91,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升高的水平最高,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5)。结论:肝切除术前患者口服乳果糖,能降低其肝缺血后血中内毒素水平,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肝脏功能,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对于预防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女,60岁。因胆管癌4年余,咳胆汁样痰1月余入院。患者4年前因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在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剖腹探查术,术中行胆囊切除术、肝右叶切除术、胆总管探查胆肠吻合术,术毕行胸腔闭式引流和腹腔引流,术后诊断为肝右叶胆管扩张症并部分胆管癌变、肝内胆管巨大结石并肝右叶萎缩、胆管炎、胆囊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