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超滤法测定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粒子形态进行观察,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 经处方优化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4.2±0.371) nm,Zeta电位为(-22.3±0.315) mV,粒子形态均匀,无粘连,平均包封率为(89.3±1.209)%。结论: 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简便可行,包封率较高且纳米粒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4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近十年来其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体现在剂量密度/剂量强度化疗和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用于一线治疗.2009年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已将RCHOP联合或不联合放疗作为初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对于具有高危因素首次完全缓解(CR1)患者和初治部分缓解(PR)及复发后二线方案敏感的患者则推荐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1].我国DLBCL患者较多,但对于有关不同治疗方案的整体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来DLBCL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以求确定较为合理的治疗方式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简述了PACS的概念、在医院中的发展状况及医院发展PACS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4.
胆石性胰腺炎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l0l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行胆总管探查患者中,16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引流术,85例行胆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结果胆总管探查的阳性率为25.7%(26/101),胆囊管扩张在5mm以上被认为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6%。结论胆囊管扩张在5mm以上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的重要预测因素。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适用于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需行胆总管探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药物预防创伤后应激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预防干预,研究组使用静脉滴注泮托拉唑药物进行预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不良症状发生几率及服药前后胃液PH值变化.结果:研究组重度创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及不良症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研究组服药前后胃液PH值变化浮动较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药物预防过程中,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均具有预防性功能,但是奥美拉唑对于应激性溃疡患者临床预防效果理想,不仅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情况还可快速提升胃液PH值,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减少不良症状发生,应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6.
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分离培养体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存组织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建立稳定的分离培养体系和统一鉴定标准尤为重要.目的:以不同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表面标志物鉴定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5-08/12在暨南大学完成.材料:SPF级3月龄SD雌性大鼠5只,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双下肢,低糖DMEM培养液冲出骨髓,分别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差速贴肇原理对细胞进行纯化扩增.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14d.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能力,以油红○染色鉴定成脂能力,以甲苯胺蓝染色鉴定成软骨能力.结果: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全骨髓贴肇法分离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时间短,增殖快,经传代后能够纯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单一均匀,呈典型的极性漩涡状生长,不表达造血前体细胞标志抗原CD34和白细胞标志抗原CD45,表达整合索家族成员CD29和黏附分子CD44,经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染色、油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可稳定获得均质性良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果优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经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在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和多向分化能力方面具有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经鉴定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7.
蔡宇  余绍蕾 《医学教育探索》2005,(10):1578-1580
提出一种基于熵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将模糊数学、熵权概念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建立了中药创新技术项目管理的择优模型,对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8.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药辨治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蔡宇赵益业浙江中医学院金君梅指导丘和明教授【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被公认的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大多数化学药物选择性差,用药后对正...  相似文献   
149.
本院自1984年1月~1991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0例,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左侧12例,右侧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5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以跌伤和交通事故居多。合并损伤:合并伤4例,其中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同侧桡神经损伤1例;同侧肘关节脱位1例;对侧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本组病例中除1例有开放小伤口外,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 1.2 骨折分型:根据Riseborough and Radin分类法将骨折分为四型:Ⅰ型:肱骨小头与滑车之间的骨折无移位。Ⅱ型:肱骨小头与滑车骨块有分离,但骨块无旋转移位。Ⅲ型:Ⅱ型骨折,但有骨块旋转移位。Ⅳ型:关节面粉碎伴肱骨两髁的分离移位。 本组病例中Ⅱ型6例,占30%,Ⅲ型4例,占20%,Ⅳ型10例,占50%。Ⅰ型病例因大多未收入院故未统计在内。  相似文献   
15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20%3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经过凶险[1],总体死亡率达5%10%。需要在疾病的早期及识别及发现其危重情况,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失调、微循环障碍以及细胞凋亡等多方面[3]。MIP-1α(m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作为炎症介质之一,参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