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5篇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vriG)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80例,病理学分级低度恶性组工级16例、Ⅱ级22例,高度恶性组Ⅲ级26例、Ⅳ级16例;患者生存时间〈12月22例,12-36月41例,〉36月17例;复发时间〈12月18例,12-36月39例,〉36月2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riG的表达情况。结果vriG蛋白表达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存时间及复发时间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rIG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0.0625%罗哌卡因伍用芬太尼2μg/ml行腰-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与0.125%的布吡卡因分娩镇痛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2例产妇,宫口开大2~3 cm时随机分为两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2.5 mg,芬太尼25 μg(罗哌卡因组n=26)和布吡卡因2.5mg,芬太尼25 μg(布吡卡因组n=26),1~2小时后,蛛网膜下腔药物镇痛作用减弱时,产妇开始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组0.0625%罗哌卡因 芬太尼2 μg/ml,布吡组0.125%布吡卡因 芬太尼2 μg/ml).两组接受单次bolus为5 ml,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0分钟.两组产妇在镇痛开始前均感到重度疼痛,VAS评分为8~10分,给予腰麻药后均在5分钟内达到良好的镇痛,VAS评分为0~3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以后直至宫口开全时的VAS评分均较低,为0~5分,应用罗哌卡因组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无腿软和排尿困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0625%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效果好,无运动阻滞,优于布吡卡因.  相似文献   
33.
供氧速率对人参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家宜  蔡军  赵宗德  郭小鸥 《中草药》1994,25(1):35-36,50
采用排气法测定K_(La)°值,结果表明,供氧速率影响人参细胞的生长,其K_(La)°值最适范围为18~27/h。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因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后数年又疑前列腺增生再次手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5年因再次前列腺增生术后21例发现15例偶发癌资料,年龄59~91岁,腺癌13例.前列腺移行细胞癌2例。发生率高达74.1%。结果15例随访6-60个月,6-12个月死亡2例,12个月。24个月死亡2例,24个月-36个月死广3例,36个月-60个月死亡1例。现存活7例,其中2例随访13个月后失访。结论再次因前列腺增生而行手术者,其间变率较高,故因可疑前列腺再度增生者,宜B超定期监测及PSA测定。直肠指诊(ORE)可疑时要病理活检,以利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35.
唐宁  蔡军  许泽辉 《广西医学》2008,30(10):1496-1497
目的 探讨Y染色体上无精子因子(AZF)的检测在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97例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AZF因子检测,检测指标为AZF座位上四个区域AZFa、AZFb、AZFc、AZFd中的15个非多态性短片断的序列标签位点(STS).结果 97例患者中检出缺失12例,总缺失率为12.37%.涉及AZFa位点1例,涉及AZFb位点缺失5例,涉及AZFc位点缺失10例,涉及AZFd位点缺失10例.AZFc、AZFd两个位点缺失占多数,各为83.3%(10/12).结论 AZF缺失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AZF,为男性不育的诊断提供一个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按病理级别分为级8例,级10例,级13例,级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及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TTG、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PTTG蛋白表达在~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50.0%,76.9%,100.0%,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χ2=9.602,P<0.05);VEGF蛋白~级的阳性率分别为25.0%,40.0%,76.9%,88.9%,二者的表达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P<0.05)。PTTG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0.907±0.065、1.109±0.083、1.312±0.089、1.499±0.215,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1.024±0.118、1.139±0.057、1.415±0.094、1.693±0.12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TTG、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TG、VEGF的异常表达在胶质瘤中起协同作用,二者共同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家畜体表寄生蜱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点,并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逆毛式检蜱法,定义家畜体表寄生蜱为一个群落,运用生态学中相对优势度(组成比率)、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从放养的5群东山羊(20头)、4群黄牛(10头)和水牛(5头)中共检获蜱2614只,分属4个种属(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粒形硬蜱和钝刺血蜱),前两者为优势种;其中东山羊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均高于黄牛和水牛。结论海南琼中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有4种,优势种为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其中东山羊的群落结构最丰富。应警惕斑点热群立克次体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8.
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过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一般过程。方法:以2007年度南京军区总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的检查过程为样本,结合南京军区总院关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各种研究成果,对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一般过程进行总结。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整个流程可分为扫描前准备、扫描、扫描后患者护理及图像后处理4个方面,检查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必须遵循一定的检查原则及一些注意事项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39.
双源CT主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评价双源CT在主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并与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对照。方法:2007年3月至11月对临床拟诊主动脉病变的57例患者行双源CT主动脉成像。根据双源CT图像确定是否存在主动脉病变以及类型和范围。部分患者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57例患者中共检出主动脉夹层14例,主动脉瘤2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4例,大动脉炎3例,主动脉缩窄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7例,另外6例正常。同时有9例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6例与CTA一致,1例漏诊,2例升主动脉瘤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1例行DSA,结果与CTA相近。1例行MRA,与CTA一致。结论:DSCT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主动脉的无创性成像,在主动脉疾病的诊断和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0.
2003年成都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的科学防治。方法将成都市健康人群分为3-5、7-8、13-14、20-40岁4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共157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GMT为881.60,随着年龄的增长GMT呈下降趋势,由3-5岁组的1002.13逐步下降为20-40岁组的881.60。结论成都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大龄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必要时在成人中开展麻疹疫苗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