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陆网坤  蔡俊  马德  杨武  于立江 《中外医疗》2008,27(33):62-6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脲嘧啶的联合方案每周用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多西他赛25mg/m2,静滴,第1、8、15天,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静滴2小时,第1、2、8、9、15、16天,5-氟脲嘧啶500mg,1、2、8、9、15、16天;每四周重复,完成三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6例患者,总有效率(CR+PR)55.6%,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和外周感觉神经异常.结论:多西他赛、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每周用药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有效而且毒性低的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使用体会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使用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血管桥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大隐静脉作为单支桥吻合前降支1例,吻合第一对角支2例,吻合后降支3例,作为序贯桥吻合回旋支和(或)右冠50例。搭桥数目2~5支,平均3.20支。术后腿部切口顺利愈合,无再发心肌梗死,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1~13个月,无死亡或心脏性事件。结论不接触技术获取的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良好的早期效果,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初步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隐性失血与患者一般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PLIF手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94例病例,其中男49例,女4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8岁。老年患者54例,超重42例。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腰椎椎管狭窄症,12例腰椎滑脱,其中单节段手术61例,双节段手术33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手术节段,统计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评估隐性失血情况。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手术时间(137.92±43.85)min,59例手术时间≥120min。围手术期总失血量(1 274.65±318.43)mL,显性失血量(746.44±118.62)mL,隐性失血量(529.47±189.53)mL,占总失血量的4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手术节段组内及手术时间组内隐性失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节段是隐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单节段手术组隐性、显性及总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双节段组(P0.01),但二者隐性失血量在总失血量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手术节段数量是隐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
高聚生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尽量放尽胸水.治疗组24例采用高聚生加顺铂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58.3%,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聚生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5.
肺癌为当前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城市中已经占恶性肿瘤首位,农村发病率也在上升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70%-80%,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天,其余治疗两组相同。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某院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发现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以期为改善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对214例65岁以上患者的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结果 77.10%(165例/214例)患者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涉及269例次药物的使用,主要包括氯吡格雷(32.71%)、胰岛素(29.74%)、喹硫平(7.81%)和唑吡坦(5.9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出现潜在不适当用药比例较高,医院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存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Beers标准(2015版),对2016年1—12月某院老年科302例65岁以上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存在的PIM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82.6±8.2)岁,平均用药(19.8±9.1)种。依据Beers标准(2015版),有198位患者(占65.56%)存在PIM,共涉及448例次药物的使用。448例次PIM中,涉及消化系统用药134例次(占29.97%),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27例次(占28.25%);疾病相关性PIM 65例次(占21.52%);使用了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的药物64例次,占21.19%;非抗感染药之间相互作用PIM共59例次(占19.54%);7例次药物的使用,未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避免或减量使用。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PIM情况。为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应采取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数量。  相似文献   
98.
蔡俊  刘慧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5):1244-125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2014—2016年38家医院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1.84%,药物选择主要集中在三唑类;其中伏立康唑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伊曲康唑口服制剂的DDDs、卡泊芬净注射剂的DDC连续3年居首位;另外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出现新的变化;三级医院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占比最高;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的选择以进口药和国产药为主。结论 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量逐年攀升,药物消费市场结构较为稳定;加强管理,促进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9.
〔摘 要〕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多西他赛联合卡铂(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2013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诊治的 80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并按照摸球法随机分组:将单纯 采取 TC 化疗方案者设为对照组(40 例),将采取 CIK 联合 TC 化疗方案者设为观察组(40 例),就两组患者近期肿瘤控 制效果、1 年生存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有效率为 97.50 %,高于对 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1 年生存率是 92.50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16+ CD56+、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 CD16+ CD56+、CD4+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CD8+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适宜采取 CIK 联合 TC 化疗方案,可改善近期疗效,并调节患者 免疫功能,提高 1 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腰麻下大推拿与自拟加减小活络丹配合牵引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自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诊治的53例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明显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腰麻下大推拿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口服加减小活络丹配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下大推拿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