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和耐药表型及其携带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PCR法扩增aac(6′)Ⅰ基因以及3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基因)。结果 72.9%(35/48)菌株对阿米卡星表现为双圈耐药,其中100.0%菌株检出armA基因,未检出rmtB、rmtC基因,77.1%(27/3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0.4%(5/48)菌株对阿米卡星普通耐药,均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80.0%(4/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6.7%(8/48)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检出相关耐药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并构建执业药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理论,通过文献调研、小组讨论与德尔菲法确定执业药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条目,以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包含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的执业药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次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对执业药师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患者疼痛程度及填充物脱落率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79例龋齿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速牙钻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12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NRS评分(1.06±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42±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复发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龋齿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填充物脱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成像)、CT及超声3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胰岛素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72例,术前均行MRI、CT及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分析病灶部位、大小,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成像结果。结果经MRI、CT、超声依次检测有58例、46例、44例病灶,检出率依次为8 0.5%、63.9%、61.1%,胰岛素瘤分布、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出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MRI平扫抑脂序列T1WI、T2WI及DWI上呈现明显异常信号,且动态增强期均明显强化,CT显示32例为后动脉期,均高于门静脉期,12例显示为增强后动脉期及门静脉轻度强化;超声显示边界清楚,可见瘤体与血管部位。结论MRI、CT及超声进行胰岛素瘤诊断中,三者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检测率最高,但价格昂贵,CT与超声检测率相近,但超声易受胃肠气体干扰,影响结果,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最佳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45.
蔡俊  郑光磊  沈晓强  顾晓民 《浙江医学》2019,41(22):2384-2388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注入鹿瓜多肽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1只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A组)、穿刺组(B组)、经股动脉组(C组)3组,每组7只,锯断单侧股骨造成横行骨折,再将骨折端切除0.5cm,骨折远近端剥除约0.5cm骨膜,固定后形成骨折不愈合模型。术后每周A组经股动脉导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B组经皮穿刺直接在骨折端注入鹿瓜多肽注射液(0.5ml/kg)及转染的荧光BMSC(1×106个细胞,0.5ml)混合液,混合液稀释至10ml,C组经股动脉导管注入等量鹿瓜多肽注射液(0.5ml/kg)及转染的荧光BMSC(1×106个细胞,0.5ml)混合液,均共7次。术后第1、4、7周行骨痂X线检查及Nordsletten评分评定疗效,并抽取静脉血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水平检测。第7周处死动物后取骨折端的BMSC,用MATLAB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各组荧光细胞图像,并计算B、C两组荧光细胞所占面积(△S)/图像总面积(S)比值。结果术后第1、4、7周,C组骨痂生成量均高于A组和B组,骨痂Nordsletten评分除第1周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C组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ALP、OCN水平均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明显呈活性状态的BMSC,且C组的△S/S比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和BMSC经股动脉注入操作简单,疗效安全,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采用后路单侧减压椎间融合联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76例,采用单侧减压融合联合对侧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84例,采用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A组患者手术时间(104±26)min和术中出血量(138±54)mL均低于B组手术时间(153±34)min和出血量(215±6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进行JOA评分改善率A组(71.3±11.9),B组(68.7±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ODI评分[术后1月(27.13±7.65),术后1年(15.33±7.27)]和VAS评分[术后1月(2.11±1.29),术后1年(1.17±0.91)]改善优于B组的ODI评分[术后1月(31.25±7.71),术后1年(17.63±6.14)]和VAS评分[术后1月(2.92±1.39),术后1年(1.87±0.9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减压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较小、出血少,疗效确切,降低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前大脑Willis动脉环侧支循环状况判定的方法和标准,评价DSA全脑血管造影方法判定一侧颈动脉(颈内动脉)术中永久性阻断的安全性.方法:本组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患者共14例,均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CTA血管成像三维重建,9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8例行手术治疗,3例保留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剥除肿瘤、5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连同肿瘤一并切除;4例术中同步行脑电图监测.分析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后DSA全脑血管造影、术中脑电图监测等方法评价大脑侧支循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8例手术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获随访3月~5 a,肿瘤相关症状消失,无肿瘤复发,其中1例术后出现偏瘫、失语,半年后康复.结论: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颈动脉肿瘤术前判断大脑Willis环侧支循环状况的重要方法,但不能作为判定一侧颈动脉结扎、切除安全性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对绿脓杆菌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荧光标记的绿脓杆菌(PA)(1.5×108CFU/ml,50μl)经鼻滴入C57BL/6野生型和ATF3敲基因小鼠气管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ELISA检测WT小鼠和ATF3-KO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 经鼻滴入绿脓杆菌6 h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检测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出血以及肺间质水肿,证实成功构建了经鼻滴入绿脓杆菌(PA)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野生型小鼠在绿脓杆菌滴入后肺泡灌洗液中IL-1β的浓度于3、6、12和24 h时分别为(198.36±20.85)pg/ml,(131.93±8.23)pg/ml,(130.10±15.65)pg/ml,(67.04±2.77)pg/ml;肺泡灌洗液中IL-6的浓度于3、6、12和24 h时分别为(1 657.59±77.13)pg/ml,(1 232.78±31.85)pg/ml,(103.33±1.75)pg/ml,(24.44±5.79)pg/ml;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浓度于3 h,6 h,12 h和24 h时分别为(542.12±49.12)pg/ml,(347.89±34.38)pg/ml,(42.23±9.63)pg/ml,(19.45±3.23)pg/ml。野生型小鼠急性肺损伤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浓度均于3 h表达最高,故选择3 h时相点对敲基因小鼠进行检测,ATF3敲基因小鼠在绿脓杆菌滴入后3 h时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浓度分别为(321.25±7.81)pg/ml、(2 479.69±127.4)pg/ml、(840.75±22.97)pg/ml,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急性肺损伤组及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ATF3对绿脓杆菌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包外敷后再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痛点封闭,局部加用小针刀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和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随访期间发现对照组有6例疼痛症状复发,治疗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改善疼痛明显。对比封闭和小针刀疗法,本方法医疗费用低,为无创治疗,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