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腋窝淋巴结清除(auxilary lymph nodes dissection,AL-ND)是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对切除转移淋巴结、确定肿瘤分期、估计预后、决定综合治疗方案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晚期直肠癌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效果不佳,对晚期难以切除的直肠癌,更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实体肿瘤技术的不断开展,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院1995年12月-1998年4月38例难以切除的晚期直肠癌采用动脉置泵式灌注化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及诊疗,为其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遗传性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遗传性性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由RET原癌基因的种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综合征。发病通常是多病灶性和双侧性的,并且大部分(95%)都发生在年轻人;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遗传性性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治疗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患者家族成员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遗传相关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大肠癌进行家系调查,对其中14例具有遗传相关性大肠癌的家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具有遗传相关性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的11.67%,大肠癌一家族中有一级亲属两人以上发病的6个家族,占总的发病家族的1/20,而6个发病家族的发病人数为14人。占6个大肠癌家族一级亲属总人数(84人)的1/6。结论具有遗传背景的大肠癌家族成员是不可忽视的易感人群,临床上应提高对大肠癌病人家族调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及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 2周开始化疗 ,按化疗方法不同分为 :外周静脉化疗组 (静化组 ,n =4 2 )、泵内化疗组 (泵化组 ,n =4 1) ,两组均在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 1~ 4d内抽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 ,另设对照组 (n =32 )作相同检查。结果 静化组化疗后的CD3和CD4、CD4 /CD8比值及IgG、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化疗前 (P<0 .0 5 ,P<0 .0 1) ,并明显低于泵化组化疗后 (但CD4、IgM除外 ) ,P <0 .0 5 ;而泵化组化疗前、后CD3、CD4和CD8、CD4 /CD8比值及IgG、Ig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较外周静脉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脂质体 亚甲蓝混合物对本院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32例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随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escetion,ALND)。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 (SLN)和腋窝淋巴结 (ALN)同时送病理检查 ,了解其符合率 ,并评价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成功确定患者SLN 31例 ,共 5 7枚 ,成功率为 96 .9% (31/ 32 ) ;SLN阳性 9例(2 9.0 % ) ,SLN阴性 2 2例 (70 % ) ;ALN阳性 10例 (31.3% ) ,ALN阴性 2 2例(6 8.8% ) ;SLNB的灵敏度为 90 .0 % ,准确性为 93.8% ,假阴性率为 10 .0 % ,假阳性率为 0。结论 SLNB可以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ALN的组织学特征 ;利用脂质体 亚甲蓝混合物作为显示剂可以提高SLNB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方法将76例晚期乳腺癌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局部动脉灌注化疗(A组)35例和术前全身静脉化疗(B组)41例,另选25例未行术前化疗的Ⅲ期乳腺癌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抗体对3组组织标本进行MVD、MLVD检测。结果A组MVD为36.05±13.64,B组为49.92±12.90,对照组为60.38±13.54,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MLVD为6.62±3.70,B组为9.96±4.57,对照组为11.30±5.32,A组与对照组、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能有效地降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组织内MVD和MLVD,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方法将7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35例,术前全身静脉化疗组41例,选其中25例化疗前的乳腺癌患者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VEGFR3抗体对3组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MVD、MLVD检测。结果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的MVD为36.05&#177;13.64,全身静脉化疗组为49.92&#177;12.90,对照组为60.38&#177;13.54,各组间比较(P〈0.01);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的MLVD为6.62&#177;3.70,全身静脉化疗组为9.96&#177;4.57,对照组为11.30&#177;5.32,动脉灌注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与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化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比全身静脉化疗更能有效降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组织内MVD和MLVD,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VEGF-C及其VEGF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布定位及其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癌周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CK19染色检测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情况。结果:乳腺癌70例,VEGF-C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8.6%,在癌周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4.3%(P<0.01)。VEGFR3阳性的脉管数在乳腺癌组织为7.90±5.57,瘤周组织中为10.31±6.52(P<0.01)。VEGFR3的表达主要受乳腺癌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6,P<0.05)。乳腺癌淋巴管主要定位于癌周组织及肿瘤间质内,癌巢内未发现成熟淋巴管。VEGF-C在乳腺癌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组为87.5%,在淋巴转移阴性组为7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脉管数在乳腺癌瘤周组织中淋巴转移阳性组为12.48±6.51,淋巴转移阴性组为8.47±6.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C在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而其受体VEGFR3则表达乳腺癌间质和癌周组织的淋巴内皮细胞;乳腺癌新生淋巴管主要定位于癌周及间质;VEGF-C在乳腺癌组织、VEGFR3在癌周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淋巴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癌周组织中淋巴VEGF-C及其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6 %,在癌周组织中为5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的脉管数在乳腺癌组织中为7.896±5.565,癌周组织中为10.306±6.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与VEGF-C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6,P<0.05)。VEGF-C在乳腺癌微转移阳性组为87.5 %,在阴性组为71.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在淋巴转移阳性组为12.484±6.505,阴性组为8.471±6.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C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中,而VEGFR3则表达于乳腺癌间质和癌周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受体在癌周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