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的临床应用结果,并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要点。方法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72例,分为THA组42例,BFHR组3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1~25个月。BFHR组手术时间小于THA组(P<0.05);术中出血量BFHR组少(P<0.05);BFHR组的患者在术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大于THA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周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BF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THA组。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近期恢复较好,但远期效果不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82.
三维CT导航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导航在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行CT导航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其中胸椎骨折14例,胸椎肿瘤6例,脊柱侧弯4例。向导航系统输入CT资料,选择配准方式为点匹配法,配准成功后,用导航棒预先设置螺钉的最佳位置、直径和长度,按导航计划立体、动态地植入螺钉,术后进行CT扫描,按Rampersaud分类法评估螺钉的位置。结果导航下成功对24例共植入144枚椎弓根螺钉。按Rampersaud分类法:A级136枚(94.4%),B级6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无神经、脊髓损伤。22例平均随访8个月(6~14个月),复查X线片和CT,无螺钉松动和断裂钉,无迟发性脊髓损伤。结论三维CT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胸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84.
例1 男,21岁。因右腘窝部被机器划伤清创缝合小腿及足部血运障碍55小时入院。检查:右腘窝弧形伤口已缝合。小腿肿胀,外侧有10cm减张切口,肌肉外翻呈灰白色。小腿下端及足部皮温低,甲  相似文献   
85.
摘 要 目的: 比较上肢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或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并调查分析手术后疼痛的可能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于南京某三甲医院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术的375例患者,按病历资料记载的术中使用镇痛药物的种类,分为氟比洛芬酯100 mg组(A组)、氟比洛芬酯50 mg组(B组)、帕瑞昔布40mg组(C组)和术中未用药物组(D组),比较四组间镇痛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指标;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的疼痛高危因素。结果:术后1 h,A、B两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3 h,A、B、C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A、B两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A、B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B、C三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增加相关(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中长期镇痛效果更优。而且氟比洛芬酯50 mg剂量与100 mg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同时有效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预制血管化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多束组移植修复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接诊8例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经手术、MR或神经肌电检测证实,确诊为马尾神经的不全损伤或完全性损伤.术中切除残存椎板2个节段,切开硬膜达蛛网膜下腔,先观察马尾神经粘连范围及程度,显微镜下细致将马尾间和马尾与蛛网膜间粘连分离,避免损伤马尾神经.9-0线在显微镜下缝合血管化腓肠神经腓总神经,多束组移植修复.进行长期临床疗效观察,行神经肌电检测及下肢会阴部功能观察.结果:临床平均随访时间2年3个月,5例患者会阴部感觉较术前有所恢复,大小便功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陈旧性马尾神经损伤术后马尾神经残端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神经不全损伤后的异常放电神经过敏现象经神经松解手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电生理检测股四头肌肌肉传导速度及潜伏期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有所增加.结论:采用血管化的腓肠和腓总神经与马尾神经吻合术,可以重建截瘫患者的部分感觉和大小便功能及少量的运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即时有限减张配合内固定治疗下胫腓骨折2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8.
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采用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采用阔筋膜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2~3年,平均28个月的随访,按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优12例,良3例,差1例,临床优良率达93.8%。结论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0.9%), 1 in D grade(0.9%).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pinal cord, nerves and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Conclusion Intraoperative Iso-C3D fluoroscopy navigation system on real time can exactly guide cervical pedicle screw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钛合金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并对术式、操作技术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对52例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板治疗,喙锁韧带不予探查和修复。结果获得随访的32例患者中,手术疗效优25例,良6例,差1例。疗效差的1例4周后钩端滑脱,复位部分丢失,15周后取出。其余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患肩主观感受良好,X线表现总体良好。结论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安全有效,严格的术中操作和恰当的术后处理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