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84篇 |
外科学 | 77篇 |
综合类 | 148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52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gout)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变化,形成微晶体诱发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ACM)-1的过表达,单核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基质金属蛋白酶(M MPs)的活化对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背景:有文献报道,在皮肤移植中使用雷公藤预处理供体皮片后再移植,可减轻排斥反应,促进皮片存活,但采用雷公藤作为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周围神经再移植的报道罕见.目的:观察中药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对大鼠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 07在重庆医科大学完成.材料:雷公藤多甙片由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只为供体.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为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方法:切取供体双侧15mm坐骨神经共30段,生理盐水冲洗,10段置于雷公藤多甙溶液中.建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造模后,雷公藤预处理组将在400 mg/L雷公藤多甙的细胞保存液浸泡24 h的供体坐骨神经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进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术后口服雷公藤多甙5mg/(kg·d),5周;自体、异体神经移植组进行自体、异体神经移植.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14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对神经移植片段进行光镜的组织学检查,并在术后14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透射电镜观察、再生轴突图像分析.结果:术后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神经功能指数均逐渐下降,在14周时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术后,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移植段排斥反应稍重于自体神经移植组,但明显小于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4周时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有髓神经神经纤维的面积,总数和髓鞘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体神经段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可降低移植物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53.
异体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体周围神经段皮下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雄性。 6只为供体 (C组 ) ,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 (A组 ) 12只 ,于右大腿后侧皮下行异体坐骨神经 (15 mm)包埋 ,2周后取出 ,修整为 10 mm的片段移植于左侧新鲜的坐骨神经缺损处 (10 m m)。对照组 (B组 ) 12只 ,于右腿相应部位皮肤切口直接缝合 ,左侧新鲜坐骨神经 (10 mm)原位吻合。术后 2、4、8和 14周行组织学观察 ,14周作电生理测定和电镜观察。 结果 术后 2周 ,A组炎性反应稍重于 B组 ;至 4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程度相似 ,近端少许胶原纤维增生 ;8周时两组的炎性反应基本停止 ,胶原纤维增生稍明显 ;14周时两组神经外膜构成完整 ,束膜、内膜结构无明显差异。再生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及少量的无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完整。再生轴突数目、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束膜厚度、分布及范围相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峰值及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皮下包埋的异体周围神经段虽有一定的炎性反应 ,但仍具有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神经再生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松质骨螺钉固定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松质骨螺钉的生物活性及其固定山羊股骨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成年山羊30只,随机分成两组,建立股骨外髁骨折模型.实验组用2枚n-HA/PA66螺钉固定,对照组用2枚国产聚-DL-乳酸(Poly-DL-lactide,PDLLA)螺钉固定,术后外固定6周,于术后4,8,12周摄X线片、行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检测,即刻固定强度行体外实验.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在8周时均骨性愈合,骨折未见移位或畸形愈合.组织学切片显示,4周时n-HA/PA66螺钉与骨界面上有新生骨痂样组织形成;8周时n-HA/PA66螺钉周围新生骨组织形态类似编织骨;12周时n-HA/PA66螺钉周围形成成熟骨小梁. 结论 n-HA/PA66螺钉具有成骨活性,最终与骨组织发生整合,不需再次手术取出,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55.
58.
59.
磷酸钙骨水泥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称羟基磷灰石骨水泥(hydroxyaptite cement,HAC)是Brown和Chow于1985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自固化非陶瓷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它克服了钙磷陶瓷脆性大、塑型困难、不能降解等缺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可降解性和骨传导能力,且具有随意塑型、使用方便、固化不产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科和整形外科等领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PC在骨科特别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