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8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80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仪脱毛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80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仪对245名患者878个部位进行脱毛治疗,总结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结果 半导体激光脱毛治愈率为71.84%,有效率为91.43%,治愈次数1~12次.经过对症护理,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其中瘢痕1例,短期色素沉着5例.经有效护理,5例色素沉着患者均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 规范治疗及合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激光脱毛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无创性评价技术量化检测女性颈部皮肤生理学特性,分析其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方法:检测6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颈部皮肤(曝光部位)的弹性﹑水分﹑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肤颜色[包括黑素(M)值及血红素(E)值],并选取前臂内侧(非曝光部位)作为对照组,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对志愿者颈部皮肤拍照.结果:①皮肤弹性、角质层含水量与年龄呈负相关.60岁以上年龄组TEWL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皮肤M值和E值随年龄增加变化有波动.②颈部皮肤弹性与季节相关,夏季、秋季较低.颈部和前臂内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夏季最高,颈部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前臂内侧.两部位在夏秋季皮肤TEWL值较高.颈部M值在秋季最高,E值在夏季最高,前臂内侧M值和E值在季节间无统计学差异.曝光部位颈部皮肤生理特性相较于非曝光部位前臂内侧更易受季节因素影响.结论:利用无创性评价可以量化地揭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皮肤表面生理学特性,了解皮肤的生理状态,并可以通过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了解健康皮肤或疾病的发展,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皮肤表面特征.  相似文献   
53.
神经酰胺是人体角质层脂质的主要成分,在皮肤的合成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质和量的变化可以导致脂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皮肤屏障功能。不同亚型神经酰胺作用不同,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是皮肤屏障损伤修复后期重要的效应物质。许多皮肤病可导致角质层屏障功能的破坏,而屏障功能的破坏又是一些皮肤病的病因或加重因素。故神经酰胺在皮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5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全身红斑、脱屑50余年,加重1月余。5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米粒至绿豆大小红斑,脱屑,伴瘙痒,当地医院以"银屑病"治疗(具体不详)1月余,好转。50余年来,皮损反复发作,治疗不详。近1月来皮损明显加重,躯干及四肢泛发弥漫性红斑,边界不清,融合成片状,全身表皮剥脱明显,伴明显瘙痒。既往体健,否认其它病史,否认药物及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70岁.因头面部、躯干出现丘疹、斑块伴瘙痒6个月,泛发全身1个月,于2008年3月26日至我科住院治疗.6个月前患者头面部出现米粒大红色丘疹,瘙痒明显,同时伴下唇部肿胀、干裂、渗血和疼痛;2周后胸背部、大腿内侧出现米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及淡红斑,伴剧烈瘙痒,搔抓后出现许多糠秕状及片状鳞屑,丘疹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5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7岁.因阴囊红斑、丘疹伴瘙痒20年,泛发全身1年.于2008年5月入住我科.2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阴囊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10年前阴囊红斑、丘疹仍未消退,瘙痒加重,腰骶部出现豌豆大红斑及丘疹,伴瘙痒.搔抓后无渗液.1年前红斑、丘疹逐渐泛发全身,部分红斑上散在豌豆大结节,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在当地诊所诊断为"湿疹样皮炎",治疗后(具体药物不详)病情未得到控制.患者一般情况可,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57.
回顾性分析13年来本科室诊断的十例疣状血管畸形(verrucous venous malformation, VVM)及在中国知网、PubMed检索2000-2022年间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共纳入179例VVM病例,其中男97例、女82例;年龄5个月~79岁;皮损主要分布于下肢(118/179,64.84%),其次为上肢和躯干。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VVM的首选方法,97例选择手术切除,其中5例复发,其他治疗包括激光、冷冻、电凝、口服糖皮质激素或雷帕霉素及随访观察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强脉冲光(IPL)及5-氨基酮戊酸(5-ALA)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5-ALA,未辐射)、UVA阳性对照组(3、4、5 J/cm~2 UVA辐射)、5-ALA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IPL组(20、30、40 J/cm~2 IPL辐射)及5-ALA+IPL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细胞4 h后予20、30、40 J/cm~2 IPL辐射).辐射后1 d、2 d、3 d、4 d、5 d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NaOH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氧化多巴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5 mmol/L 5-ALA不影响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细胞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3~4 J/cm~2 UVA可促进B16黑素瘤细胞增殖,5 J/cm2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3~5 J/cm~2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PL及5-ALA+IPL可降低黑素含量,5-ALA+IPL的作用较IPL更明显.IPL及5-ALA+IPL对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B16黑素瘤细胞的黑素合成.IPL及5-ALA+IPL可使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减少,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及评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8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另选取2020年9—11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对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对L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P <0.05)。结论 留学生在皮肤科的临床实习教学,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推广价值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留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0.
我们于1994年4~10月用氧氟沙星(Ofloxacin)对3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了临床及细菌学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者男23例,女8例,年龄21~65岁。原发性感染17例,继发性感染14例。治疗前T37.1℃~37.5℃8例、37.6℃~38.4℃9例、38.5℃以上14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升高。根据患者红、肿、疼痛、硬结、丘疹、脓疱及糜烂或溃疡的深浅、面积进行治疗前后评分。治疗前后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并对所获菌株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头孢噻肟及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最低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