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8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及评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8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另选取2020年9—11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对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对L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P <0.05)。结论 留学生在皮肤科的临床实习教学,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推广价值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留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2.
回顾性分析13年来本科室诊断的十例疣状血管畸形(verrucous venous malformation, VVM)及在中国知网、PubMed检索2000-2022年间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共纳入179例VVM病例,其中男97例、女82例;年龄5个月~79岁;皮损主要分布于下肢(118/179,64.84%),其次为上肢和躯干。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VVM的首选方法,97例选择手术切除,其中5例复发,其他治疗包括激光、冷冻、电凝、口服糖皮质激素或雷帕霉素及随访观察等。  相似文献   
33.
目的:采用无创性评价技术量化检测女性颈部皮肤生理学特性,分析其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方法:检测6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颈部皮肤(曝光部位)的弹性﹑水分﹑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肤颜色[包括黑素(M)值及血红素(E)值],并选取前臂内侧(非曝光部位)作为对照组,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对志愿者颈部皮肤拍照.结果:①皮肤弹性、角质层含水量与年龄呈负相关.60岁以上年龄组TEWL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皮肤M值和E值随年龄增加变化有波动.②颈部皮肤弹性与季节相关,夏季、秋季较低.颈部和前臂内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夏季最高,颈部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前臂内侧.两部位在夏秋季皮肤TEWL值较高.颈部M值在秋季最高,E值在夏季最高,前臂内侧M值和E值在季节间无统计学差异.曝光部位颈部皮肤生理特性相较于非曝光部位前臂内侧更易受季节因素影响.结论:利用无创性评价可以量化地揭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皮肤表面生理学特性,了解皮肤的生理状态,并可以通过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了解健康皮肤或疾病的发展,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皮肤表面特征.  相似文献   
34.
窄谱中波紫外线为近年来治疗皮肤病应用较为广泛的紫外线,经临床证实对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瘙痒症及其他炎症性皮肤病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较强的穿透性、抑制免疫系统作用及调节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平衡等有关。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上述皮肤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蒋献  何燕  李利 《中国药房》2009,(33):2573-2574
目的:研究一清胶囊对痤疮丙酸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板、常规平皿法分别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培养并观察不同浓度一清胶囊及其主要成分的抑菌效果,分别求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一清胶囊对痤疮丙酸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98、1mg.mL-1,黄芩浸膏的MIC分别为0.98、1mg.mL-1,而大黄黄连浸膏的MIC分别为1.96、1mg.mL-1。结论:一清胶囊对痤疮主要致病菌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6.
1 临床资料例1.女,20岁.因右侧面部肿胀伴疼痛1 d,于2009年5月19日入我科治疗.1 d前患者夜间睡觉时自觉右眉中部刺痛,未予特殊处理.数小时后发现右侧上眼睑疼痛、伴头痛,无明显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41岁.因右小腿伸侧反复糜烂,全身散在红斑、丘疹2年,于2009年6月25日来本院诊治.患者2年前右小腿伸侧不慎被破碎的体温表刺伤,未予重视.数天后破损处周围红肿、破溃,有少量渗液,全身散发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伴瘙痒.  相似文献   
38.
中波紫外线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8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 (UVB)对人角质形成细胞 (HKC)分泌白介素 - 8(IL - 8)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强度的 U VB照射体外培养的 HKC,2 4 h后用 EL ISA法检测上清液中 IL - 8的质量浓度 ;以及在相同强度UVB照射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 HKC分泌 IL - 8的水平。结果  U VB照射可使 HKC分泌 IL - 8增加 ,该效应在 10~4 0 m J/ cm2 时呈强度依赖性 ,UVB强度为 2 0~ 70 m J/ cm2 时各组 IL - 8质量浓度与对照组 (0 m J/ cm2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HKC接受 30 m J/ cm2 U VB照射后 ,其 IL - 8的分泌在 1h内开始增加 ,12 h达到高峰 ;照射后 3h、6 h、12 h、2 4 h时 HKC分泌 IL - 8的水平与 0 h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U VB可使 HKC IL - 8分泌增加 ,该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强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强脉冲光(IPL)及5-氨基酮戊酸(5-ALA)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加5-ALA,未辐射)、UVA阳性对照组(3、4、5 J/cm~2 UVA辐射)、5-ALA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IPL组(20、30、40 J/cm~2 IPL辐射)及5-ALA+IPL组(含5 mmol/L 5-ALA的细胞培养液孵育细胞4 h后予20、30、40 J/cm~2 IPL辐射).辐射后1 d、2 d、3 d、4 d、5 d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细胞增殖情况、NaOH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氧化多巴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5 mmol/L 5-ALA不影响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细胞黑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3~4 J/cm~2 UVA可促进B16黑素瘤细胞增殖,5 J/cm2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3~5 J/cm~2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PL及5-ALA+IPL可降低黑素含量,5-ALA+IPL的作用较IPL更明显.IPL及5-ALA+IPL对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UVA可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B16黑素瘤细胞的黑素合成.IPL及5-ALA+IPL可使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减少,对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0.
苔藓样念珠状疹是一种很少见的泛发性慢性炎症性丘疹性皮肤病,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胸、腹部扁平丘疹伴瘙痒20余年,呈念珠状泛发全身10余年,2005年6月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