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大鼠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MMP-2表达的动态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癌形成过程中MMP-2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索MMP-2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建立70只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应用RT-PCR及明胶酶谱法测定诱癌过程中癌变发生的3个阶段6个时相肝组织中MMP-2激活以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酶原形式的MMP-2和其mRNA在诱癌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至早期癌变期及肿瘤演进期(16—24周)MMP-2的表达呈一个较高的平台,积分灰度值达到167350+20436,且出现MMP-2的活性形式表达。结论 肿瘤形成过程中MMP-2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形成有关,而与肿瘤的结节的大小、数目无关,MMP-2可望成为诊断肝癌的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为3例肝癌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平均住院3.7 d,无一例发生胆漏、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美观、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但在手术对象选择、器械应用、手术时间控制等方面尚存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3.
人骨髓干细胞异体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锋  高毅  蒋泽生  李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64-167,F0003
背景:如何获取来源丰富的高质量人源性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共同面临的问题。骨髓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为获取肝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人骨髓干细胞在大鼠体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为解决临床肝脏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来源提供新的思路。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4-05/2005-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单纯模型组、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造模+CL-1细胞(人肝细胞系)移植14d组、造模+CL-1细胞(人肝细胞系)移植28d组.8只/组。 方法:①5组均建立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环磷酰胺肝损伤模型。②利用治疗性肝再生策略,将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肝脏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移植人骨髓干细胞后观察14d,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移植人骨髓干细胞后观察28d,造模+CL-1细胞移植14d组移植CL-1细胞后观察14d,造模+CL-1细胞移植28d组移植CL-1细胞后观察28d,单纯模型组未进行细胞移植。③各组在正常状态下以及移植前后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与肝功能检测。应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人白蛋白的mRNA的表达。 主要观察指标:①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含量的影响。②各组大鼠病理切片肝细胞形态检查结果。③各组大鼠肝脏中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类阳性率。④各组大鼠肝脏中大鼠soxll序列、人Alu-sx序列,人白蛋白mRNA基因的表达。 结果:实验选用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含量的影响:各细胞移植组在正常状态以及细胞移植前与单纯模型组基本相似(P〉0.05);与正常状态比较,细胞移植前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与细胞移植前比较,各细胞移植组在细胞移植后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状态下的转氨酶、总胆红素含量(P〈0.01)。②各组大鼠病理切片肝细胞形态检查结果:正常情况下肝脏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围绕中央静脉成放射状排列,汇管区无炎性细胞浸润;单纯模型组呈大片状坏死表现;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可见一些坏死后增生性改变;CL-1细胞移植组可见卵圆细胞以及小胆管增生。③各组大鼠肝脏中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类阳性率:单纯模型组为0,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为(13.03&;#177;0.18)%,造模+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为(9.47&;#177;0.46)%.造模+CL-1细胞移植14d组为(10.27&;#177;0.50)%.造模+CL-1细胞移植28d组为(9.84&;#177;0.23)%。④各组大鼠肝脏中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单纯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只检测到大鼠Soxll序列;而人骨髓干细胞移植、CL-1细胞移植各时间组均可检测到人Alu-sx序列和大鼠Soxll序列。⑤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单纯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未检测到人白蛋白mRNA基因表达,人骨髓干细胞移植、CL-1细胞移植各时间组以及阳性对照均可检测到人白蛋白mRNA基因表达。 结论:人骨髓于细胞移植能促进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恢复.人源性细胞在肝损伤大鼠肝脏中的替代率约10%,提示人骨髓千细胞在异体内均可转化为肝细胞并可实现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表达(蛋白及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索明胶酶在肝癌生长浸润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明胶酶谱法和RT-PCR法对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各期明胶酶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肝组织及肝硬化组织内明胶酶有表达,肝癌形成后主要在癌细胞内表达;明胶酶原在正常肝组织中有低表达,诱癌过程中呈持续增高趋势;明胶酶-2 mRNA与其酶蛋白表达趋向一致。结论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明胶酶转录和翻译水平均呈持续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5.
胰腺结核1例     
患者 ,男 ,74岁。因反复腹痛伴低热、呕吐 1个月于 1999年 4月 2 4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体查 :体温 38.2℃ ,消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平软 ,左上腹有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功能正常 ,血沉 2 6mm/h。胃镜示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B超及CT均提示肝脏低密度灶 ,胰腺肿大 ,回声增强且不均匀。临床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肝囊肿、慢性胰腺炎。剖腹探查 :十二指肠球部与右肝后下缘紧密粘连 ,右肝前缘黄色肿物 1.5cm× 1.5cm×4cm ,胰体、…  相似文献   
46.
背景:如何获取来源丰富的高质量人源性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共同面临的问题。骨髓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为获取肝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探讨人骨髓干细胞在大鼠体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为解决临床肝脏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来源提供新的思路。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材料:实验于2004-05/2005-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单纯模型组、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造模 CL-1细胞(人肝细胞系)移植14d组、造模 CL-1细胞(人肝细胞系)移植28d组,8只/组。方法:①5组均建立2-乙酰氨基芴 四氯化碳 环磷酰胺肝损伤模型。②利用治疗性肝再生策略,将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肝脏内诱导分化为肝细胞。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移植人骨髓干细胞后观察14d,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移植人骨髓干细胞后观察28d,造模 CL-1细胞移植14d组移植CL-1细胞后观察14d,造模 CL-1细胞移植28d组移植CL-1细胞后观察28d,单纯模型组未进行细胞移植。③各组在正常状态下以及移植前后进行血清标本的采集与肝功能检测。应用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内人白蛋白的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含量的影响。②各组大鼠病理切片肝细胞形态检查结果。③各组大鼠肝脏中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类阳性率。④各组大鼠肝脏中大鼠Sox11序列、人Alu-sx序列、人白蛋白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实验选用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人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含量的影响:各细胞移植组在正常状态以及细胞移植前与单纯模型组基本相似(P>0.05);与正常状态比较,细胞移植前各组均显著增高(P<0.01);与细胞移植前比较,各细胞移植组在细胞移植后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状态下的转氨酶、总胆红素含量(P<0.01)。②各组大鼠病理切片肝细胞形态检查结果:正常情况下肝脏病理切片显示肝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围绕中央静脉成放射状排列,汇管区无炎性细胞浸润;单纯模型组呈大片状坏死表现;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可见一些坏死后增生性改变;CL-1细胞移植组可见卵圆细胞以及小胆管增生。③各组大鼠肝脏中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类阳性率:单纯模型组为0,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14d组为(13.03±0.18)%,造模 人骨髓干细胞移植28d组为(9.47±0.46)%,造模 CL-1细胞移植14d组为(10.27±0.50)%,造模 CL-1细胞移植28d组为(9.84±0.23)%。④各组大鼠肝脏中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单纯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只检测到大鼠Sox11序列;而人骨髓干细胞移植、CL-1细胞移植各时间组均可检测到人Alu-sx序列和大鼠Sox11序列。⑤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单纯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未检测到人白蛋白mRNA基因表达,人骨髓干细胞移植、CL-1细胞移植各时间组以及阳性对照均可检测到人白蛋白mRNA基因表达。结论:人骨髓干细胞移植能促进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恢复,人源性细胞在肝损伤大鼠肝脏中的替代率约10%,提示人骨髓干细胞在异体内均可转化为肝细胞并可实现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47.
背景: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估模式来监测移植后受者免疫状态是当前的难点。 目的:建立兔体内细胞毒性实验方法,验证体内细胞毒性实验能否检测出受体的免疫排斥状况。 方法:建立新西兰白兔雌-雄兔皮肤移植模型,另设未作移植的雌、雄兔为对照组。取雌兔及雄兔脾脏制备脾细胞单细胞悬液,分别用不同浓度活细胞染料羟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染色后制备1∶1混合细胞悬液。雄兔输注混合细胞后分别于1,2,4,8 h 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两种荧光细胞的比例变化,计算供体特异性细胞杀伤率。 结果与结论:雌-雄兔皮肤移植排斥模型在皮肤移植2周后可建立,混合细胞悬液输注后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比例变化不同,雄兔输注混合细胞后1,2,4,8 h的杀伤率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体内细胞毒性实验可用于免疫状态监测,可以直观地反映皮肤移植模型的体内特异性免疫环境及移植物所受的免疫攻击强度。  相似文献   
48.
Batimastat对大鼠原发性肝癌生长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探索该方法的细胞采集途径、细胞输注部位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方法 从外周血和腋窝淋巴结分别提取分离出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FSE染色后分别将荧光细胞输注食蟹猴外周血和手掌大鱼际下;经过1、2、3h后从外周血和淋巴结再次提取其中的单个核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此样本中荧光细胞数量比例,并优选染色浓度、时长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结果 CFSE最佳染色浓度为1 μmol/L,最佳染色时长为15 min;细胞悬液输注1、2、3h后血管通道组中荧光细胞比例平均值依次为2.37%、0.48%、0.01%,而淋巴管通道中荧光细胞比例显著高于血管通道,平均值依次为12.77%、3.31%、0.07%.结论 使用淋巴管道系统进行淋巴细胞的采集示踪,与传统的从血液系统示踪方法比较,可以显著提高可监测靶细胞的数量,可以直观、量化、动态地了解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变化状态,此方法可重复性高,是一种稳定的食蟹猴体内免疫标记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受体骨髓干细胞在大鼠移植肝中向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分化情况及其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Wistar大鼠,受体为雌性SD大鼠。受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2)。其中对照组仅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组于术中经门静脉注射雄性SD大鼠骨髓干细胞0.5mL(1×107/mL)。实验组再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第7、14、21天切取肝脏,并行Sry原位杂交结合vonWillebrand因子(vWF)免疫组化的双标染色,观察受体骨髓干细胞向VECs转化的情况,同时观察术后早期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第7天在肝组织内发现Sry与vWF双染阳性细胞,该细胞于第14和21天在血管壁出现。对照组肝脏病理学检查为急性重度排斥反应,实验组为急性轻到中度排斥反应。结论:受体骨髓干细胞能在移植肝的环境中诱导分化为VECs,表达vWF,并可部分替代移植肝本身的VECs;经门静脉输注受体骨髓干细胞可减轻移植肝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