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互联网正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以其为代表的世界信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医学信息资源作为网络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几乎包括所有医学内容。同时在市场经济下的医疗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其要求医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因而临床教研室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实验研究射频消融能量大小与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牛膝关节软骨退变模型,模拟膝关节镜环境,射频消融气化仪在15、40、70 W的不同能量设置条件下,处理牛膝关节退变软骨1 min,同时设置对照组,共分4组,每组6份标本,随后行软骨组织块培养,HE染色,FDA/PI双荧光染色,GAG释出率.[结果]随着射频消融能量的增加,空泡率明显增加,软骨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GAG释出率明显减少.[结论]随着射频消融输出能量的增加,软骨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软骨基质损伤明显加重,射频消融能量大小与关节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伤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如下优点:①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②便于操作,交互性强;③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界面美观;④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远距离传送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从生物力学上克服了遮挡应力及牵拉分离应力,变外力为生物有效压力,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显著。1990~1998年我科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联骨骨折106例,经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06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其中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17~70岁,平均38岁;骨折类型,其中横形骨折74例,粉碎骨折32例。2.手术方法麻醉完成,摈前横弧形切D达骨折瑞;将骨折处闻膜游离Zmm左右,显露骨折处前面及两侧面,直视下复位,用中钳严密对合固定,手指从两侧扩张部裂口伸入探直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从各领域和不同角度探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因及其作用机制,并探索基因治疗及组织工程结合基因治疗对延缓或逆转早、中、晚期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可能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8-06/2006-01有关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及生物学治疗进展的文章,检索词“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nucleus pulposus,interleukin-1 beta,interleukin-6、interleukin-18,potential therapeutic mode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VIP维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6/2006-08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促炎因子、基因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②有关基因治疗退行性变椎间盘的相关研究。③有关人工椎间盘移植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3篇有关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及生物学治疗进展的文章,57篇符合研究要求(其中35篇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献,22篇涉及基因治疗、人工椎间盘移植方面)。资料综合:①国内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及治疗的研究:从椎间盘营养供应、细胞凋亡、基质酶活性、生物力学等方面研究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有关的相关因素,如丝氨酸蛋白酶在退行性变椎间盘的终板中活性极高,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细胞外基质成分的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还能通过激活其他非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而对软骨基质的降解发挥间接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与MRI检查中的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且突出型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突出型;;突出椎间盘组织可以诱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且与突出类型、病程相关,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腰椎间盘组织退行性变、自发性吸收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等。并探讨相关基因(成骨蛋白1、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延缓或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治疗上的可行性。②国外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及治疗的研究:从以上几方面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因素及机制,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均可降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指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白细胞介素1使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E2和磷脂酶A2增加,减少纤维环中总的蛋白多糖含量;;最近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8是强有力的致炎因子之一,在退行性变的关节软骨及椎间盘软骨终板呈一定表达,遂被认为在椎间盘退行性变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少见报道。同时探索用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人椎间盘细胞,体内转染兔椎间盘细胞,并证实自体同源椎间盘细胞、同源软骨、同种异体的完整椎间盘或活性椎间盘细胞移植可以延缓椎间盘退行性变,又以腺病毒转染SV40基因的方法成功构建了永生化的人髓核细胞株,可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③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影响因子及治疗研究的展望:提供更多的临床样本,探索创新出更多、更细致的思路来综合研究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可能机制和根本治疗方法。结论: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生物学治疗仍处于动物实验研究阶段,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样本及动物试验,并探求出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最热点及最有前途的组织工程方法,才能为在最终应用于人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上提供切实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ADAMTS-4和ADAMTS-5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ADAMTS-4和ADAMTS-5在30例骨关节炎(OA,实验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非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AMTS-4、ADAMTS-5蛋白在实验组患者滑膜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种蛋白在OA组中表达呈正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DAMTS-4和ADAMTS-5蛋白在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滑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进一步发现阳性结果多表达定位于滑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结论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与ADAMTS-4和ADAMTS-5蛋白密切相关,二者可能作为诊断及判断骨关节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7.
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因金属假体存在、局部骨质质量下降,治疗难度大,治疗方式选择存在诸多争议。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相应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2001-02/2009-06收治的9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依据Vancouver骨折分型,A型骨折1例,B1型骨折3例,B2型骨折4例,C型骨折1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钢丝环扎、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观察治疗效果及其不良事件。 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跟踪随防1.1~4.5年,平均随访2.5年,6例患者治疗后获得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2例长柄翻修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的B2型患者和1例钢板固定C型患者骨折未愈合。提示根据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和骨组织质量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及尽量保护骨折端血运是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材料众多,但临床结果差异较大。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医疗条件,疗效肯定,操作可行的材料仍然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髌骨爪置入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02-01/2009-01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治疗的23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143例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87例应用髌骨爪置入内固定治疗。从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关节功能评价4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两组病例均获随访4个月以上。①对于单纯横行骨折,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疗效、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 < 0.01)。②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 > 0.05),髌骨爪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张力带组(P < 0.01),髌骨爪组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张力带组(P < 0.01),髌骨爪内固定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78.9%(P < 0.01)。③应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骨折疗效可靠,明显减低医疗消耗,可作为髌骨横行骨折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杂粉碎性骨折,髌骨爪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显著的优点,应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髌骨爪;疗效  相似文献   
39.
刘京敏  董金波 《医药导报》2013,32(3):339-341
摘要 骨折愈合的机制十分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作用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和相互交叉的。 神经突蛋白可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相关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通过更多实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0.
复习了近几年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分类学归属、家族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目前仍应视为一组异源性疾病。今后的研究不宜按照任何一种单一模式进行。诊断标准还有待统一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