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31.
患者男,20岁.因左眼眼胀4个月,视力下降6 d,加重3 d来我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出现左眼眼胀,未予重视;6 d前发现左眼视物模糊,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左眼视力为1.0,诊断不详,未予治疗;3 d前突然出现左眼上方视物遮挡,并逐渐加重.既往无眼部疾病及外伤史,否认全身病史.眼科门诊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0.8,左眼手动;眼压:右眼1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8 mm 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暗视野显微镜在眼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Nikon E800研究显微镜,透射光模式和暗视野模式下直接观察眼科常见的实验标本,包括培养1周的角膜上皮细胞爬片、小鼠角膜缘血管网、视网膜铺片和玻璃体手术中切取的视网膜前膜组织.结果 显微镜透射光模式观察培养角膜上皮细胞胞浆内结构不清;暗视野模式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微丝的走行和排列方式,细胞立体感明显增强.显微镜透射光模式观察可见细胞层次不清,血管形态不清晰;暗视野模式下观察可见小鼠角膜缘组织血管网立体感强,色彩对比良好,细胞层次清晰,细胞形态和界限明显,血管走行和形态非常清楚.暗视野显微镜模式与透射光模式相比较,可清晰观察到视网膜前膜内增生的新生血管,血管走行和分布规律均可得到较好的显示.结论 暗视野显微镜简便易行,提高对病变的观察和认识,可广泛用于眼科科研工作中.  相似文献   
33.
人角膜细胞的原代培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人角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人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的原代纯培养且形成良好的细胞单层。并对培养的三种细胞的形态进行了描述,可用于对角膜组织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并讨论了在该项工作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4.
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常存在于热带及亚热带的土壤和水中.紫色色杆菌偶尔可引起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严重化脓感染或败血症,致死率极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35.
白化病是由于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眼睛、毛发等色素缺乏的一种遗传病.临床上若患者仅表现在局部眼睛受累,且临床表现又不典型、难于辨别,则易致临床医师误诊.2009年我院诊治先天性眼白化病1家系3例患者,眼部仅表现为单眼虹膜和眼底视网膜色素脱失明显,而无眼球震颤、斜视等其他表现,且遗传方式未表现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而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36.
人工晶体植入角膜内皮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3~6个月,使用接触型内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的变化。其中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IOL植入术后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3.58%,10只眼幼年和青年性白内障IOL植入术后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6.60%。从内皮细胞损失率的角度评价我国目前行IOL植入术的手术水平现状,同时评价可能发生的手术意外造成的内皮细胞失代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37.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 ypio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6例PCV患者7只眼的临床资料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 检查资料。 结果 PCV患者早期眼底仅可见橘红色病变,随病情进展出现出血 、渗出、水肿、浆液性和(或)出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脱离,病程长者可出现视网膜、脉络膜萎缩。FFA检查1只眼病变处脉络膜血管网扩张,6只眼见密度不均的斑点状强荧光,造影过程中荧光渗漏,晚期呈强度不均的强荧光片;ICGA检查5只眼早期显示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末端扩张呈息肉状,晚期脉络膜血管结构不清,息肉状扩张仍然可辨,7只眼均有形态独特的孤立或簇状分布的息肉状强荧光点,晚期仍有染料存留。 结论 PCV患者眼底可见橘红色病变及出血、渗出和RPE脱离,FFA及ICG检查可见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及末端息肉状扩张。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38.
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内皮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使用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摄像观察了糖尿病患者60只眼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与正常人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内皮细胞非六边形的比率,患者组较正常同年龄组明显升高。说明细胞构型紊乱很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9.
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急性期圆锥角膜的视光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治疗急性期圆锥角膜(AKC)的视光学效果,探讨其屈光控制方法。方法 AKC共27例27眼,术时行双极电凝处理、与稳定期圆锥角膜(SKC)24例29眼在同等条件下行PKP术。术后7d,1、3、6、12、15m分别以角膜地形图等方法测得角膜屈光状态与增视效果。结果AKC术后15月UCVA 0.69±0.17,BCVA 0.96±0.17,SimK(43.39±0.52)D,SAI 0.76±0.25,CA (2.22±0.72)D,SE(-1.73±0.14)D,各时间点的检测参数与SK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KC与SKC行PKP术,同样可以获得迅速稳定的视光学效果。  相似文献   
40.
我国自70年代开始戴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以来,国内许多城市先后都设立了软性角膜接触镜销售点。目前戴用人数逐渐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在接触镜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保养不当及匹配不良等情况。现将我们对门诊配戴中美合作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