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胆囊壁厚度在胆囊炎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们对126例因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病发作而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标本与术前胆囊的超声表现进行了对照研究。我们把厚度>3mm作为胆囊壁增厚的标准,将胆囊壁缺血坏死和粘膜出血作为病情严重的指征。结果显示:1.胆囊壁的薄厚在急性及慢性胆囊炎的分布上都无显著性差异;2.胆囊壁局灶性缺血出血和坏死中薄壁和厚壁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3.胆囊薄壁厚壁中局灶性缺血出血和坏死的发生率未显示出差异。因此不能仅凭胆囊壁增厚就作出胆囊炎的诊断,也不能得出胆囊壁<3mm就不是胆囊炎的结论,同时也不能单纯依据超声测量胆囊壁的厚度来估计病情严重程度,不能因为胆囊壁薄就认为病情不重而作为推迟手术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寻找肝病的特异性标志物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肝脏的相关研究中,许多有潜在价值的标记物相继被发现。 目的: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在肝脏发育、再生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7-07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liv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5-01/2007-07 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组,肝脏”,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②蛋白质组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共收集到156篇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肝移植关系的文献,纳入32篇。 文献评价:纳入的32篇文章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的文献3篇,有关健康状态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6篇,有关肝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23篇。 资料综合: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从整体水平出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去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然而目前针对肝病诊断、分期和治疗的策略十分有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疾病以及肝移植的早期预警、诊断、治疗预后以及肝移植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结论:随着蛋白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肝脏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的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分析了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 11例患者 16个直径 3cm以下的结节性肝寄生虫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例患者共 16个结节 ,其中单发结节 7例 ,2个结节 3例 ,3个结节 1例 ;病变形态多不规则 ,5例呈较均匀低回声 ,6例呈混合性回声 ,低回声中混有点状高回声 ,肿块一般边界清楚 ,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周边无低回声暗环。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不丰富 ,11例中仅 1例于病灶内引出低速动脉血流 (12cm /s)。 6例低回声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结节的活检标本镜下为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 ,3例伴组织凝固性坏死 ,2例于坏死组织中找到夏科 -莱登结晶。 5例低回声结节均为较均匀的组织凝固性坏死。结论 肝脏 <3cm结节性寄生虫感染一般表现为肝内的实性病变 ,以不均匀低回声或低回声多见 ,边界多不规则 ,无完整包膜 ,CDFI检查肿块内多无血流信号。上述特征有利于与肝恶性病变区别 ,鉴别诊断困难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以直接或经水囊方式检查12侧家犬鼻中隔和中、下鼻甲软组织并分析其图像。结果:①二维超显示下、中鼻甲和鼻中隔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均以低回声为主,局部可见偏强回声区及血管回声。鼻中隔、中鼻甲和下鼻甲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98±1.09mm、6.37±1.23mm和7.51±2.03mm;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见丰富的血液信号,脉冲多普勒可引出动、静脉频谱,静脉流速5.6~18.4cm/s,动脉峰值流速10.2~41.7cm/s,RI0.23~0.41。结论: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内软组织,其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分辨力高。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模拟与检测离体猪肝植入式微波辐射热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计算机模拟超声引导下植入式微波辐射热场在离体猪肝中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对临床常用的能量输出条件下微波热凝固的范围和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检测。通过实验得到了离体猪肝的模拟参数 ,建立了离体猪肝的计算机模拟热场图 ;在 2 6个猪肝上进行了 496个点次的测温以验证模拟热场的准确性。结果 :微波辐射时离体猪肝温升曲线与计算机模拟温度曲线有很好的一致性的占 88.91% ,猪肝凝固边界温度与计算机模拟的 5 4℃所对应的边界有较好的吻合性。结论 :用计算机模拟离体猪肝微波热场是准确的 ,该方法的确立为计算机模拟活体组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89例,于治疗前后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比较治疗前后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电镜观察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经皮微波凝周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巨噬细胞局部浸润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电镜观察该免疫细胞有伪足样突起,且胞质内可见较多内质网、线粒体及溶酶体。结论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增强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Qontraxt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患者78枚乳腺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ontraxt软件分析造影参数成像图及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8枚乳腺病灶巾恶性病灶47枚,良性病灶31枚。恶性病灶造影参数彩图示造影剂峰值强度高低不等,达峰时间长短不一。而良性病灶造影参数彩图颜色单一,病灶每个区达峰时间较一致。时间强度曲线示恶性肿瘤组峰值强度明显大于良性肿瘤组(P〈0.05),平均达峰值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0.2%、80.6%、74.4%。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2%、90.3%、88.5%。联合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5%、93.5%和92.3%。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造影参数成像图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直径≤5cm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及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8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浓度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接受微波消融小肝癌患者及28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3d、7d及1个月时的血清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小肝癌患者手术与微波治疗后第1天,血清VEGF浓度急剧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第3天血清VEGF的浓度已回升,并且较治疗前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7天,VEGF水平继续上升,并且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VEGF血清浓度降低,并且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在各时间点上的VEGF的血清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微波消融后都会经历一个血清VEGF浓度增高的过程,有可能会促进肝癌的转移复发;微波消融虽为微创治疗,却与手术切除一样,实现直径≤5cm的小肝癌的完全性灭活。  相似文献   
20.
杨敬春  董宝玮 《医学综述》2005,11(4):324-327
我国每年约23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患者死亡数的53%。目前对肝癌患者主要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成为热点。尽管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但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对一些短期建立的肿瘤进行疫苗治疗取得治疗效果,然而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早期结果却不乐观。分析数据提示癌症患者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不能与健康人比较,且肿瘤似乎能发展几种免疫逃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