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董勤 《全科护理》2009,7(27):2494-2495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1]。骨髓抑制即外周血白细胞低于4×10^9/L或血小板低于100×10^9/L或血红蛋白低于110g/L。严重的骨髓抑制往往是化疗被迫减量或停用化疗的最常见原因,所以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恰当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病人血细胞恢复,减少并发症,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2.
针刺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四肢功能恢复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四肢功能恢复作用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7例)和激素对照组(35例)。针刺组取穴以循经远取与局部近取相结合为原则,辅以随症配穴。对照组口服强的松。以四肢肌力、功能评级、感觉评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及神经电生理为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变化,并总结临床疗效。结果:上述各项指标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尤以针刺组改善明显。2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而痊愈率针刺组高于激素组。结论:针刺能有效促进四肢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针刺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效应特点。方法基于近10年的现代实验研究文献,简述Bcl-2、Bax基因与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着重从整体特征、时效特点及不同针刺治疗方案的作用比较等三方面,就针刺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调节作用进行总结评述。结果针刺对Bcl-2、Bax基因的作用具有整体、双向性的调衡特征,能促进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促细胞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增大Bcl-2/Bax比值,达到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针刺对Bcl-2、Bax基因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时效特点,起效快,维持时间较长,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应在脑缺血早期。在总体效应基本趋同的基础上,不同的选穴组方或针刺方法,其调节作用又存在优劣程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24.
通过近30年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耳穴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概要进行了总结论述。分析认为,临床能运用多种耳穴探查法获得特异性信息,这对于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采用耳穴按压或针刺等刺激方法能有效防治肿瘤相关病症,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化疗后引起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癌性疼痛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5.
董勤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2):117-117
高热惊厥与癫痫有密切关系,脑电图对诊断癫痫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儿科1995年1月~1997年8月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58例,对其中15例复发性高热惊厥患儿同期做常规脑电图(REEG)及24小时磁带记录脑电图(AEEG),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AEEG在复发性高热惊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1 病历介绍 患儿、男,10岁,因反复面部及下肢浮肿尿检异常2年,腹胀10天就诊。2年前感冒后逐渐出现面部,下肢浮肿,少尿,尿常规:RBC ,WBC少许,蛋白 。服中药4月余未好转来我院。经检查面部及下肢浮肿,尿检异常外,血白蛋白及C_3轻微降低,血压,心肺肝脾正常肝肾功能及B超未见异常。拟诊急性肾炎,予青霉素,潘生丁及中药治疗20余天,浮肿消退、连续4次尿检阴性出院。  相似文献   
27.
患者,20岁,工人,住院号78989。因双眼及面颜部被液态热沥青烫伤后20分钟急诊入院。体检:急病容,前额及面部被粘稠沥青附着。眼部检查:用毛,眼睑、睑裂被沥青粘附。用力强行分开上下睑缘见角结膜附着大量沥青,泪液涌出,视不见物体。即试用生理盐水、双氧水、乙醇擦拭无效。随即改用60%松节油搽剂以棉签轻擦之,见粘稠沥青速容化稀释並被擦净,並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相似文献   
28.
目的〖HT5”SS〗:研究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HT5W〗方法〖HT5"SS〗: 运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形态; MTT法检测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HT5W〗结果〖HT5”SS〗: 磁性聚乳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外观呈规则球型,其粒径尺寸平均为290 nm。磁性纳米微粒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0 μmol/L纳米微粒组作用24 h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4.6±0.9)%,作用48 h抑制率为(11.4±1.2)%。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肝癌细胞凋亡峰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在S+G2/M期。〖HT5W〗结论〖HT5"SS〗: 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具有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处于G0/G1期的SMMC7721细胞可能为其药物作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9.
腱鞘巨细胞瘤13例报告董勤王建华王革军宁兰1(第一附属医院外科,1.内蒙古监管局中心医院)腱鞘巨细胞瘤是来源于滑膜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病因不清,术前不易诊断,复发率高。我院于1991~1996年底治疗13例,术前诊断5例,占本组385%,7例手术切...  相似文献   
30.
奥沙利铂也称草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3代铂类抗癌药,常与5-氟尿嘧啶加亚叶酸钙或替加氟加亚叶酸钙联合应用,对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除抗癌药物常见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外,以神经系统症状如末梢神经炎、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有报道出现口周、呼吸道、消化道痉挛或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