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4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表皮生长因子增强TPN对放射性肠炎大鼠EGFR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肠炎应用TPN时,肠粘膜由于缺乏肠道营养刺激而萎缩,加重细菌易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促进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蛋白质及DNA合成,调节细胞防御和胃肠道分泌,对维持胃肠道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EGF的许多生物效应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EGF增强TPN对放射性肠炎小肠EGFR及其基因(EGFR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谷氨酰胺代谢及肠粘膜屏障的关系。研究表明,治疗放 相似文献
82.
2014年全球肥胖人口为6.41亿,其中中国为8969万,居世界第一位[1]。2011年我国糖尿病人口9000万,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2]。研究发现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压、冠心病和胆结石的相对风险呈正相关[3],所以肥胖常合并多种相关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寿命[4]。糖尿病不仅让患者肉体和精神上遭到损害且影响寿命,也给家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5]。一系列研究表明,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型及非肥胖T2DM上优于传统的节食运动及药物治疗[6-8],且持续5~15年的相关研究认为代谢手术是能长期有效控制体重、缓解糖尿病的治疗方式[9]。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研究人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受体围手术期 Th1/ 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测定受体围手术期血清 s IL - 2 R,IL - 4和 IL - 6水平 ,并与内镜活检病理结果相比较 .结果 受体术后第 1天出现 s IL- 2 R升高的第 1个高峰 ,并于术后第 12天基本达术前水平 .第 2个高峰出现于第 6 5天 ,并于第 6 7天达高峰 .而受体于第6 7天出现较强烈的排斥反应 ,两天后得到控制 ,s IL - 2 R水平于第 82天达正常水平 .IL - 4和 IL - 6水平未见升高 .结论 s IL - 2 R术后立即的升高可能与手术… 相似文献
85.
手术是结直肠癌唯一可能的治愈性手段,但对于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多数结直肠癌原发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术后仍有一半会复发。化疗和放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复发率,但其对机体的累积毒性不可忽视,且临床上对放化疗耐受的情况时有发生。生物免疫治疗可激发机体针对肿瘤的特异反应,是一种无毒性的理想治疗手段,有望成为继手术、放化疗后一种新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肿瘤疫苗作为一种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策略,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结直肠癌肿瘤疫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样分子(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与小肠、肝、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集的4例活体小肠移植供、受者血液标本及组织病理切片,5例活体肝脏部分移植供、受者及6例活体肾脏移植供、受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HLA配型,针对MICA基因最常见的8个基因型13个等位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统计供、受者间等位基因匹配率,并分析其与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移植病例供、受者HLA配型均为半相合状态.供、受者间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较高者(6/13),其受者显示出相对较轻的临床、病理排斥反应及相对较长的生存时间.而供、受体间MICA等位基因匹配率较低者(≤6/13),其受者则显示出相对较重的临床及病理排斥反应,生存时间亦较短.结论 活体小肠、肝、肾移植中供、受者间MICA等位基因的匹配率高低与移植后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强度间存呈负相关,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作为胃束带术失败后修正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作为胃束带术失败后修正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减少量、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age of excess weight loss%,EWL%)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28±15)min;普外科住院时间(9±3)d;术后3个月(n=14)、6个月(n=12)、12个月(n=10)、18个月(n=8)以及24个月(n=5)患者的平均BMI减少了(4.0±1.4)kg/m2、(6.8±2.1)kg/m2、(9.4±3.4)kg/m2、(11.0±3.4)kg/m2、(12.1±4.6)kg/m2。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无其它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做为胃束带术失败后的修正手术是一种对胃束带术失败的患者创伤较小、手术并发症较少、减重疗效较好的理想修正术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两种代谢手术治疗超级肥胖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1月30例超级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LSG,9例)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组(LRYGB,21例)。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术前术后各项指标、额外体重减轻百分比(%EWL)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代谢合并症的改善情况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EWL上升明显,之后上升缓慢。LSG组少于LRYGB组(P<0.01),提示LRYGB组的短期减重疗效优于LSG组。LSG组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胃切缘出血,再次手术修补。LRYGB组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脱发和骨质疏松,两组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代谢手术治疗超级肥胖及其合并症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