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细胞上的DR4、DR5表达同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搜集我院1999年至2008年临床行活体小肠移植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供肠活检标本(16份)结合临床病历资料及光镜下诊断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8份)、无排斥反应组(8份),同时选取同时期正常小肠标本作为对照组(10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技术测定各组标本浸润NK细胞TRAIL及DR4、DR5的表达情况.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组高NK细胞表达TRAIL,与无排斥反应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64.7±45.6、82.4±36.2、60.1±3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排斥反应组浸润NK细胞DR4、DR5均呈高表达(171.6±39.0、165.0±39.7与172.9±51.4、153.4±48.9),急性排斥反应组低表达(100.2±28.9、37.1±34.3),急性排斥反应组较其他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无排斥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反应组DR5较DR4下调明显(P<0.01).其他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浸润NK细胞DR4、DR5表达水平下调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特别是DR5下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18岁,因短肠综合征于2002年1月3日入院.患者曾于2001年9月因肠扭转坏死行小肠切除术,残余小肠为距Treitz韧带10 cm、长约30 cm的空肠,回盲瓣完整存在;患者当时体质量仅30 kg.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于2002年2月15日行活体小肠移植术.供体为患者父亲,供体和受体的ABO血型均匹配,HLA和DA为半相符.术后第1天即给予抗凝、抗排斥、抗感染治疗及全胃肠外营养(TPN).免疫抑制剂维持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4 mg,每日3次;霉酚酸酯(MMF)0.5 g,每日1次;泼尼松30 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过渡至正常饮食,停用抗凝、胃肠外营养.患者于8月30日出院,继续口服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150例行手术切除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对各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其中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2.3%、34.8%、21.7%。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肿瘤大小、肿瘤包膜、卫星灶、微血管侵犯、PVTT类型、术后病理分级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论对于术前血清AFP≥400 μg/L,肿瘤直径≥5 cm,肿瘤无包膜、有卫星灶及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低。当门静脉癌栓累及到主干时,手术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为阴性对照组(NC组,n=6),糖尿病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PC组,n=6)、参附预处理组(SF组,n=6)、红参预处理组(HS组,n=6)和附子预处理组(FZ组,n=6)。除对照组外各组均行胰腺移植,24只SD大鼠为供体。SF、HS和FZ组在移植前1日及术前30min经静脉分别予受体注射参附注射液(10mg/kg)、红参注射液(9mg/kg)、附子注射液(1mg/kg),NC组和PC组在移植前1日及术前30min经静脉予受体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h血清中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移植胰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含量;用TUNEL法观察移植胰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胰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后SF组、HS组和FZ组较PC组血糖低,血清中TNF-α含量低,NO含量高:再灌注后SF组、HS组和FZ组较PC组移植胰组织中SOD活性高,MDA含量低,MPO活性低,凋亡指数低,Bcl-2表达高.Bax表达低,Bcl-2/Bax比值高。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移植胰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SOD的活性,增加内源性NO的合成,减少TNF-α分泌,减轻嗜中性粒细胞(PMNs)黏附与聚集,上调Bcl-2和下调Bax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对比,探讨腋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行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腋乳入路、胸乳入路各4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腋乳入路组与胸乳入路组术后住院时间[(4.6±1.2)d vs....  相似文献   
48.
张章  董光龙 《医学综述》2008,14(8):1133-1135
自然杀伤(NK)细胞通过活化性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结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和最显著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相关文献,阐述了NK细胞活化性受体与结肠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张章  董光龙  张赟  庄然 《肿瘤》2008,28(5):415-418
目的:探讨CD15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检测CD155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72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和72例正常结肠组织对照中CD155的表达情况。FCM检测结肠癌细胞(Colo 205、SW 480和SW116)的CD155表达情况。结果:CD155在正常结肠组织对照中无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41.18%,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结肠癌组织之间CD155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P〉0.750);CD155阳性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之间无相关性(P=0.665、P=0.768)。FCM检测Colo 250、SW 480和SW116结肠癌细胞的CD15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95.1%和92.7%。结论:鉴于CD155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以利用CD155与NK细胞启动性受体(CD226/CD96)的结合,进一步启动NK细胞对结肠癌的活化杀伤作用,从而为结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