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71.
目的:探讨甘肃武都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亚型分布及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甘肃武都地区4所县级医院病理科保存的宫颈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216例,从组织中提取DNA后,应用基因芯片检测21种HPV亚型,即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进行杂交。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7.03%(188/216),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78%(6/216),HPV16为主要致病亚型,占50.53%(95/188)、HPV58为第二致病亚型,占21.81%(40/188)、HPV33感染率为11.18%(21/188)、HPV18感染率为9.57%(18/188)。单一感染140例,占72.16%(140/194),混合感染54例,占27.83%(54/194)。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占20.62%(40/194),14例为多重感染,占7.21%(14/194),混合感染多为HPV16合并其它亚型感染。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甘肃武都地区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基因芯片可检测出多种HPV亚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宫颈癌致病机制的研究及其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2.
目的 观察FIZZ1在小鼠哮喘模型气道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探讨FIZZ1引起哮喘早期气道重塑的机制.方法 随机将BALB/c小鼠分为哮喘模型组(OVA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小鼠气道上皮中FIZZ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FIZZ1mRNA、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1、E钙粘蛋白的表达,采用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体外原代培养,FIZZ1重组蛋白及FIZZ1-shRNA干预,免疫印迹法检测E钙粘蛋白、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VA组小鼠气道上皮中FIZZ1、FIZZ1mRNA表达显著增强,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1显著增高,E钙粘蛋白明显降低,并且分别与FIZZ1呈正相关和负相关;体外原代培养MLE-12,FIZZ1重组蛋白干预,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1增高,E钙粘蛋白显著降低;FIZZ1-shRNA干预,蛋白表达正常.结论 FIZZ1作为EMT的一个潜在诱导剂,诱导E钙粘蛋白表达减少,而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1表达增加,从而诱导哮喘早期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373.
目的 评价3种方法提取血清总RNA的性能.方法 分别用Trizol法、磁珠总RNA提取法(磁珠法)、柱式总RNA提取法(柱式法)提取血清总RNA.通过测定样品OD260/OD280值评价提取的总RNA纯度、产量;通过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扩增总RNA的管家基因(GAPDH),以观察各方法提取的总RNA用于RT-PCR的效果.结果 3种方法提取总RNA纯度分别为Trizol法(1.83±0.19)、磁珠法(1.94±0.11)、柱式法(1.92±0.12);扩增管家基因GAPDH,其Ct值分别为Trizol法(19.37±3.51)、磁珠法(18.33±1.11)、柱式法(18.85±1.20).结论 磁珠法、柱式法明显优于Trizol法,磁珠法与柱式法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74.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HIF-1α、HIF-2α的表达与VEGF、MVD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在40例CCRCC组织标本中,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HIF-2α和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染色阳性28例,HIF-2α染色阳性25例,VEGF染色阳性24例。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HIF-1α、HIF-2α分别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HIF-1α、HIF-2α或VEGF阳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未发现HIF-1α、HIF-2α和VEGF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在CCRCC中HIF-1α、HIF-2α与VEGF表达相关,并可能诱导VEGF的过度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而且与CCRCC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但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5.
目的 探讨氧气对PC1 2细胞缺氧复氧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25 h;阳性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1h后,用氧气饱和的RPM1-1640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缺氧复氧组:细胞缺氧1h后复氧24 h;氢气组:细胞缺氧1 h后,州氧气饱和的RPM1,1640培氧基复氧24 h.PC12细胞加入含Na2S2O4终浓度为5.0mmol/L的RPMI-1640培养液,5% CO2培养箱37 ℃孵育1h;更换正常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制备PC1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采用WST-1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活化转录因子4(ATF4)mRNA和C/EBP同源蛋白(CHOP)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细胞相对增殖率降低,MDA浓度升高,caspase-3、ATF4 mRNA和CHOP mRNA的表达七调,氧气组ATF4 mRNA和CHOP mRNA的表达上调(P<0.05);正常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间细胞相对增殖率、MDA浓度、caspase-3 、ATF4nRNA和CHOP mRN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氧复氧组比较,氢气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升高,MDA浓度降低,caspase-3、ATF4 mRNA和CHOP 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氧气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降低细胞凋亡,减轻PC1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376.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血清瘦素与气道和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 方法 对124例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包括92例哮喘患者(46名超重患者,46名非超重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分别作为哮喘组(包括超重哮喘组和非超重哮喘组)、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其中57例哮喘患者测定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及有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哮喘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哮喘组瘦素水平高于非超重哮喘组,17.7(11.1,27.4)vs 10.2(7.8,14.9)ng/mL, z=3.577, P<0.001。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低度正相关(r=0.285, P=0.031),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关。调整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过敏性鼻炎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OR=1.091, 95%CI:1.004~1.186, P=0.039)。非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中度正相关(r=0.496, P=0.005),而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r=0.094, P=0.640)。 结论 超重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超重哮喘患者。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77.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KO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8.
目的:探讨九江地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本地区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各证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活动度指标(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各证型比较,在病程上,肝肾阴虚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血尿酸水平上,肝肾阴虚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血沉、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上,湿热蕴结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程及疾病活动度指标与该病中医证候有相关性,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79.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s, CC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建库—2022年3月有关FNS与CC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NOS量表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24例患者采用FNS治疗,374例患者采用CCS治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FNS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股骨颈短缩长度、Harris评分结果均优于CCS组(P<0.05);CCS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FNS组(P<0.05);FNS组股骨颈短缩,内固定失效发生率均少于CC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传统CCS比较,患...  相似文献   
380.
目的 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79例(182髋)采用FN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96例,女83例;年龄20~59岁,平均53.7岁;低能量致伤106例,高能量致伤73例。骨折Garden分型:Ⅱ型40髋,Ⅲ型78髋,Ⅳ型64髋。Pauwels分型:Ⅰ型23髋,Ⅱ型66髋,Ⅲ型93髋。术前合并糖尿病21例。根据末次随访时有无ONFH,将患者分为坏死组和未坏死组,对两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致伤机制、术前骨密度、术前合并糖尿病、骨折Pauwels分型、Garden分型、股骨头后倾角、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物取出与否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ONFH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79例(182髋)患者术后获随访20~34个月,平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