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非性功能障碍的1 69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经直肠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的异常发生率为49.29%(836/1 696)。其中射精管异常发生率为31.72%(538例),包括射精管囊肿458例(27.00%),射精管钙化或结石35例(2.06%),射精管囊肿并结石28例(1.65%),射精管扩张并结石8例(0.47%),射精管扩张7例(0.41%),射精管管壁增厚2例(0.12%)。精囊腺异常发生率为32.02%(543/1 696),包括精囊腺先天缺如290例(17.10%),精囊腺先天发育不良127例(7.49%),精囊腺扩张81例(4.78%),精囊腺结石25例(1.47%),精囊腺囊肿11例(0.65%),精囊腺囊壁增厚9例(0.53%)。输精管末段异常发生率为8.20%(139/1 696),其中输精管先天缺如或发育不良109例(6.43%),输精管末段扩张11例(0.65%),输精管钙化或结石11例(0.65%),输精管管壁增厚8例(0.47%)。结论 对男性不育症者采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对射精管、精囊腺及输精管末段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病变进行诊断,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2.
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睾丸切除术后复发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方法8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复发实施超声引导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2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45 Gy,2例先行外放疗,外放疗剂量为40~45 Gy.粒子活度0.35~0.40 mCi.随访3~29个月,连续3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即为生物化学失败(biochemical failure).结果粒子治疗前后PSA分别为(7.53±7.64)ng/mL 和(1.25±1.19)ng/mL,统计学处理明显下降,t=2.297,P=0.038.2例生物化学失败,生物化学控制率(biochemical control rate)为6/8例,1例出现1级泌尿道并发症,1例出现2级泌尿道并发症.1/8例患者粒子发生移位,但是并没有引起临床相关并发症,没有粒子移位到肺.结论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 125 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前列腺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是一种较理想的补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将3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无肝纤维化(S0)~肝硬化(S4)5期,按炎症分级为G1~G44级。比较慢肝患者不同G/S分期之间门、脾静脉血流的差异。结果:不同G分期之间Drpv、RPVFV差异有显著性,且随分期增高值明显增大。不同S分期之间Dpv、Drpv、Dspv、VsSPV、VmSPV差异有显著性。S1~3分期内Dpv、Drpv随S分期增高而增宽;S1~4分期内Dspv随S分期增高而增宽;S0~4分期内VsSPV、VmSPV随S分期增高而降低。慢肝不同程度之间Drpv、Dspv、RPVFV差异有显著性,且随慢肝程度越重数值越大。VsPV与VsRPV、VsLPV、VsSPV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6、0.377、0.442。PVFV与RPVFV、LPVFV、SPVFV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2、0.334、0.370。结论: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慢性肝炎不同G、S分期相关。动态测定门、脾静脉速度及血流量可以反映慢肝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34.
组织多普勒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弹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TDI评价颈总动脉弹性的可行性及获取健康成人CCA壁运动指标的正常值.方法分别对105例健康人连接ECG,并行右CCA超声检查,记录CCA的TDI曲线,并应用MedArchive Viewer软件测量CCA壁运动的时间、速度、加速度等相关指标.结果男性CCA弹性大于女性,以前壁为著;≤40岁组弹性比≥40岁组明显好.前后壁几乎同时运动,但方向相反,前壁运动幅度较后壁大.结论获得了健康成人CCA壁运动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应用TDI评价颈总动脉弹性技术可行,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患者 ,2 9岁。孕 34周 ,初产 ,非近亲结婚 ,孕期未服用过任何药物 ,无疾病史。常规超声检查见 :胎儿头位 ,双顶径 8.4cm ,头颅光环完整 ,脑中线无偏移 ,于颅枕部小脑区可测及 5 .0cm× 2 .6cm液性无回声区 ,形似“锚状” ,小脑形态偏小 ,被挤压于囊腔两侧 (图 1)。于胎儿四腔心切面观可见房间隔中部连续中断宽达 0 .5cm(图 2 ) ,各瓣膜形态结构及大动脉位置关系未见异常 ,心率缓慢 ,为 90次 /min ,节律尚规整。胎儿肝脏切面可测及两簇团状强回声 (图 3) ,大者直径达 1.0cm ,后伴声影。胎儿脊柱、四肢及其他胸腹腔脏器发育未见…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实验性损伤猪胰腺组织时超声声窗的B型超声影像表现及不同状况下超声声窗上组织损伤情况,对HIFU治疗前超声声窗进行评价。方法对7头家猪进行了HIFU损伤胰腺的实验,并根据HIFU治疗中超声声窗的B型超声影像表现将声窗状况分为"好、中、差"3级。由于评价为"差"的1头猪出现了明显的声窗组织损伤,故暂不进行HIFU治疗,而先行洗胃、排气后重新评价,直至达到"中"以上再行治疗。HIFU治疗结束后观察超声声窗上各组织器官大体损伤情况及病理表现,与治疗前超声声窗影像学分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适合HIFU治疗的声窗评价标准。结果对评价为"差"的1头猪行HIFU治疗后出现腹壁Ⅲ度组织损伤;评价为"中"的1头猪治疗后也出现了声窗上组织损伤,表现为腹壁Ⅱ度烧伤、胃后壁非穿通性溃疡。其余除治疗结束时腹壁有轻度发热外,未发现明显的声窗组织损伤。在各实验动物中均可见到靶目标胰腺的组织学损伤。结论利用B型超声影像评价HIFU超声通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对声窗状况差不可行HIFU治疗者,可采用一定处理方法待评价为"中"或"好"时再进行,评价为"中"者可能出现非靶目标区的损伤,应谨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静脉频谱改变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60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肝静脉,全部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将其频谱改变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的肝静脉频谱波型表现为双向、单向和连续平坦(门静脉样)三种类型;按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S0-S1)、中度(S2~S3)和重度(S4),轻度和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双向波型定为正常波形,单向、连续平坦波型定为异常波形;在正常与异常波形之间,各相邻纤维化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仅S1与S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纤维化(S0)为对照组,有纤维化(S1~S4)为病变组,异常波形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17.3%(97/559),特异性90.7%(39/43),诊断准确性为34.2%(136/602),假阳性4例(9.3%),假阴性462例(82.6%)。S波峰值流速在单向与双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波峰值流速在S0、S1、S2、S3分别与S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0~S3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分析,a波峰值流速以8cm/S为界值,诊断S4的敏感性为40.6%,特异度为51.3%。结论 单向频谱峰值流速不一定降低。肝静脉频谱形态及a波峰值流速对肝纤维化分期S3及以下各期无明确诊断意义,对S4期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a波峰值流速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频谱形态,诊断中应重视a波峰值流速的变化。在慢性肝病中,超声检测肝静脉频谱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在皮肤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共55个经病理证实为皮肤纤维瘤病灶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包括病灶的位置、形状、深度、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变化、边缘、病灶血供等。结果病灶以四肢(60.0%,33/55)多见,其次为躯干(29.1%,16/55)、颈部(10.9%,6/55)。超声表现为多数病灶呈椭圆形(60.0%,33/55),位于真皮层内(72.7%,40/55),长径为(9.61±5.22)mm,内部呈均匀低回声(80.0%,44/55),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54.5%,30/55),侧缘与真皮分界不清(98.2%,54/55),累及皮下软组织时下缘与皮下脂肪分界不清(100%,15/15),并多呈锯齿样表现(80.0%,12/15)。病灶大部分表现为乏血供(70.9%,39/55),累及皮下软组织的病灶内出现血流信号的比例(40.0%,6/15)高于局限于真皮层内的病灶(25.0%,10/40)。结论皮肤纤维瘤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临床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病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0)57例,病例组403例(其中S1、S2、S3、S4或肝硬化分别为118例、97例、112例、76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回声形态在各纤维化分期之间的改变,将观察的结果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慢性肝病肝实质形态分为细颗粒、较粗颗粒、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共五个级别。S0、S1期中,多表现为细颗粒、较粗颗粒,S0与S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2、S3、S4期中,分别以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62.9%(61/97)、70.5%(79/112)、69.7%(53/76),S0~S1与S2、S2与S3、S3与S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7.8%(354/403),特异性分别为87.7%(50/57),诊断的正确率为87.8%(404/460)。经Spearman相关分析,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909。结论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总的来说以青少年居多。据报导急性典型性阑尾炎的临床正确诊断率约70%~80%。当其发生在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时诊断尤其困难,单凭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很难正确诊断,因此能否适当采用医学影像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影像工作者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