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海水浸泡对烧伤犬止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对烧伤犬止血功能的影响和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体重12~15kg,建立Ⅱ度烧伤犬模型,随机分二组非浸泡组(C组)和海水浸泡组(Ⅰ组),每组10只.Ⅰ组在海水中浸泡4 h后捞出,C组不浸泡海水.分别检测伤前(T0)、伤后4 h(T1)、7 h(T2)、10h(T3)、20 h(T4)、28 h(T5)混合静脉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的浓度,并计算TXB2/6-K-PGF1α比值.伤后28 h处死犬,取肺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CEC计数与T0比较,C组T1~3、Ⅰ组T1~5时增加(P<0.01或0.05);Ⅰ组T1~5时高于C组(P<0.01或0.05).TXB2/6-K-PGF1α比值与T0比较,C组T1~2、Ⅰ组T1~5时增高(P<0.01或0.05);Ⅰ组T1~5时高于C组(P<0.01或0.05).t-PA浓度与T0比较,C组T1~2、Ⅰ组T1~5时下降(P<0.01或0.05);Ⅰ组T1~3时低于C组(P<0.05).PAI-1浓度与T0比较,C组T1、Ⅰ组T1-4时升高(P<0.01或0.05),Ⅰ组T1~4时高于C组(P<0.05).C组可见肺泡毛细血管及小血管轻度充血,未见血栓形成;Ⅰ组可见广泛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大量的红细胞及白细胞沉积.结论海水浸泡可导致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止血功能进一步紊乱.  相似文献   
72.
马永达  葛衡江  陈力勇  张亚莉 《重庆医学》2007,36(13):1303-1305
目的 观察冰冻病毒灭活血浆(S/D血浆)对机体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四肢、脊柱手术,并估计失血量在500ml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8~60岁.分段随机法随机分为3组:S/D血浆组(SDP组,n=20)、普通新鲜冰冻血浆组(FFP组,n=20)、10%羟乙基淀粉组(HES组,n=20).所选择病例均采取全身麻醉方式,术中连续监测直接桡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间断监测中心静脉压.在失血量达400~500ml时开始在各组输注实验药物,输注量为8~10ml/kg,在60min内输注完毕,术中根据红细胞压积(Hct)考虑是否输注红细胞.各组在输注试验药物前、输注完毕后60min和120min采集血样.检测PT、APTT、TT、INR、FIB、TEG、PLt.采用SPSS11.0软件对各组间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3组患者PT、APTT、TT、INR、FIB在输注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3组患者R、K值在输注后均下降,Angle值在输注前后无明显变化.输注SDP及FFP后,MA值明显升高(P<0.05),血凝块的强度和血栓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HES组MA值则在输注后明显下降(P<0.01).结论 输注血浆制品及羟乙基淀粉后机体呈现凝血速度加快的趋势;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及新鲜血浆后,机体血凝块的强度和血栓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输注羟乙基淀粉后,血凝块的强度及血栓的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3.
昂丹司琼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热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昂丹司琼全身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痛阈的影响.方法 手术制作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分三部分实验:①CCI手术前2 h单次给药;②术后第7天单次给药;③持续每天单次给药.三部分实验大鼠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昂丹司琼组(0.5、2、8 mg/kg)(n=8)、盐水对照组(n=8)和假手术组(n=8),并均在术后的35 d内观察大鼠热痛阈的变化.结果 术前2 h单次给予昂丹司琼对CCI大鼠痛阈的下降没有影响;术后第7天单次给予昂丹司琼能短时间拮抗CCI大鼠的热痛阈下降;持续每天单次给予昂丹司琼,在所观察的35 d内,剂量相关性的拮抗了CCI大鼠的热痛阈下降.结论 全身应用昂丹司琼能有效拮抗CCI大鼠模型热痛阈的下降,持续给药比单次给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4.
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20例)及林格组(20例),术中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及林格氏液1000ml,采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等,以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6%羟乙基淀粉组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减轻围术期血凝状态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2 8h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EC)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非浸泡组除不浸泡海水外 ,余检测时相及指标同浸泡组。结果 非浸泡组于致伤后 4h和 7hCEC、vWF升高 (P <0 .0 5 ) ,而浸泡组于伤后 4、7、10、2 0、2 8hCEC和vWF均持续增高 (P <0 .0 5 ,P <0 .0 1)。组间比较 :CEC从伤后 4h至伤后 2 8h ,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 ,vWF于伤后 7h至伤后 2 8h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0 .0 1)。结论 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可引起全身EC急性损伤 ,并且这种损伤比单纯弹烧复合伤 (不浸泡 )更严重 ,更持久。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创伤大鼠痛觉过敏及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以截肢作为创伤模型。大鼠创伤后分别腹腔注射维拉帕米10mg/kg(A组n=8)、芬太尼30mg/kg(B组n=8)、芬太尼30mg/kg 维拉帕米10mg/kg(C组n=8)、生理盐水2ml(D组n=8);正常对照组不创伤、不用药(E组n=8)。于创伤后15min、30min、1h、2h观察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痛阈变化,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腰段脊髓后角I、Ⅱ层Fos蛋白的表达。结果:(1)创伤后大鼠发生痛觉过敏;(2)维拉帕米可抑制创伤部位周围皮肤的痛阈下降及脊髓后角I、Ⅱ层Fos表达,并加强芬太尼的作用。结论:维拉帕米通过对脊髓伤害传入刺激所引起的中枢敏化的抑制,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对丙泊酚静脉注射引起的疼痛缓解程度。方法:选择120例ASAI~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分段随机法分为4组:I组在施行丙泊酚诱导之前60s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4mL;Ⅱ组在施行丙泊酚诱导之前60s给予利多卡因40mg;Ⅲ组在施行丙泊酚诱导之前60s,给予托烷司琼2mg;Ⅳ组在施行丙泊酚诱导之前60s给予托烷司琼4mg。所有药物均配成4mL液体,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托烷司琼和利多卡因一样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发生率,托烷司琼2mg与利多卡因40mg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托烷司琼4mg减轻静脉注射痛效果最好。结论:在丙泊酚注射之前60s,利多卡因40mg,托烷司琼2mg,托烷司琼4mg的缓慢注射均可降丙泊酚静脉注射痛的发生率,而托烷司琼4mg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发展极为迅速.为了手术的微创治疗效果,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经成为单纯性肾囊肿手术治疗的首选.我院采用单孔三通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18例不干扰腹腔,保留了后腹腔镜手术的最大优势,而且创伤更小[3].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麻醉手术前快速输入10%羟乙基淀粉(10%HES 200/0.5)溶液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循环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交通事故致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30例(失血量10-30ml.kg^-1),于输液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3ml,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粘度(30.S^-1),高切全血粘度(200.s^-1),Hct,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全程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统计术中异体血液制品用量,结果:输注10%HES溶液后患者全血粘度明显降低,Hct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 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及心率明显减慢(P<0.05或P<0.01),术中输异体血量明显少于失血量。结论:输入15-20ml.kg^-1的10%HES溶液能降低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全血粘度,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优化病人的血液流变状态;迅速提高平均动脉压,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灌注,预防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0.
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应激反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经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排除探查病例)166例,其中冷冻治疗107例,未行冷冻治疗59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主观感受、额外镇痛药的需求、术后血浆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以及术后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冷冻组术后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7d疼痛视觉评分以及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照组血浆中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则显著高于冷冻治疗组(P〈0.01,P〈0.05)。结论开胸术中进行肋间神经冷冻术能显著降低术后疼痛与应激反应,减少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对于术前已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这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